浅析发展生产力的多维路径及其生态伦理审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论文关键词 发展生产力 多维路径 生态为人们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提供了活动平台;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为尊重人们的知情权、话语权和社会归属需求疏通了人文渠道;与之相应,在精神文化和伦理领域,“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注: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23(1).),在全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过程中,多重利益主体必将随之而相互过渡、相互融通与相互提升,片面的、单一的利益主体将代之以全面的、综合的利益主体,从而促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社会人文利益与生态环境利益彼此统一起来。在更加广阔和无限发展的视阈中看问题,个人利益也好,集体利益也好,都必须受制于或融于生态环境利益。?
坚持发展生产力的人道原则、生态原则与可持续原则,就须下大气力转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根本上走出以下的认识误区与实践误区:?
(一)走出自然资源无限论的误区。有限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其中,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一次性消耗的特点,消耗与丧失是直接同一的,因此值得人们格外地加以珍惜;可再生资源本身的再生过程也是有条件的,人们须尊重和创设这些条件,而不能无视或破坏这些条件,比如绿色植被是能源转化的重要中介,破坏植被无异于生态过程的釜底抽薪。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超越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不能违背自然界本身的运行程序或自然法则,否则,就必然遭受自然界的惩罚。?
(二)走出人类中心论的狭隘价值论误区。在“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长期争论中,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内含着不同的狭隘“工具论”倾向:前者试图让自然界单方面地充当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后者则试图让人类消极被动地充当满足自然界需要的“工具”。这样两种相反的“工具论”的深层理论预期在于,试图殊途而同归地走出“全球问题”带给人类的深度困境。这样一来,两种恰正相反的狭隘“工具论”的对立形式,集中表现为用一种“片面性”去克服另一种“片面性”,双方各自坚守着不同的“中心”,于是,“强化中心、贬斥外围”,“强化统一、取消差异”,便是双方共同的“用价值要素取代价值系统”的片面化思维方式。事实上,人文价值也好,自然价值也好,它们都是广义价值系统的构成要素,这些不同的价值要素,究竟谁对于整体价值系统起关键作用,将始终依据不同的条件发生着变换或转化,不存在固定的绝对不变的“中心”。按照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在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与环境、要素与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从来不存在所谓的绝对“中心”,一旦人为地预设了这样的“中心”,人的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便必然遭到严重地限制与扭曲,从而也就难以取得理论思维的实质性推进和实践活动的开放式拓展,这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是特别值得警惕的。大量事实证明,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所谓发展生产力,终究都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走出“先发展,后治理”的末端治理误区。?
由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工程,其中已知因素与未知因素共存,涉及许多至今尚属未知的深层领域,以至于有些环保动机、环保行为不仅未能取得预期的环保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引起破坏环境的实际后果。例如,我们行政推行的火葬制度,其利弊关系就是很值得进行认真分析和审视的,学术界已经有论者对此做出过精到的研究(注:参见王国进、窦德才:《火葬未必是最佳的殡葬取向》,载《社会》1997年第12期。作者认为:火葬焚烧尸体“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的良性循环,消耗大量的能源、燃料,将其燃烧变成CO2和SO2等有害气体,同时产生了很多的烟尘,造成了大气的污染”。);此外,按照生态论原则,土地产出的有机物,经过一定的新陈代谢环节之后,其废弃物还需还给土地。但是,在现代化的各大城市中,处理人畜粪便的办法却是以所谓环境卫生的要求,通过下水道设施将其排出,不仅不归还给土地,而且严重污染水源,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切断新陈代谢的本来链条,破坏生态环境。国内有专家研究指出,目前城市环境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问题:拔出野草,清扫落叶,不适当地处理垃圾,引起城市土地荒漠化;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种草只选色绿的,甚至不惜高代价地跨时空引进异地品种,用人工“恢复自然植被”的办法搞绿化,结果破坏了本地的草木资源;在城市绿地建设中还出现了“灯光工程”,安装射灯,为植被照明,不仅增加了“光污染”和“温室效应”,而且干扰了植物的“暗反应”,搅乱了昆虫和鸟类的栖息地;个别城市出现了“硬化河床”工程,治理河道,把河床硬化,结果破坏了天然河床的“过滤”功能,引起严重的水质污染(注:参见李皓:《我国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问题和出路》,载《新华文摘》2001年第10期(179-180)。)。凡此种种,致使环保动机与环保后果严重相悖,如果不对此加以认真反思和矫正,后患无穷。当前,武陵山域内的个别农村,也学着城市搞环境建设,甚至出现硬化地面的失当做法,破坏了环境,妨碍了农村的庭院经济。?
追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大致经历了三种经济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线性经济模式”。这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在这里,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一次性的,在持续不断地消耗资源中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第二种是生产过程的“末端治理经济模式”。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同步运行,迫使人们逐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便设法采取措施治理被经济活动所污染与破坏的环境。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要求技术水平高,治理成本大,从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周期内计算,成本与收益的正负价值相抵消,预期效益常常不能令人满意,甚至往往会出现“负效益”的最终结果。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人们经过反思前两种经济发展模式,逐步把经济活动组织提升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经济运行序列,使物质能量得到合理、充分而持久地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方式对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和末端治理经济模式的根本性扬弃与超越,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次革命。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是“低消耗、少污染、资源重复利用”,提倡节约能源,变废为宝。?
当我们走出了上述误区,就有望避免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性原则,有望避免在人类主体与非人类生命体之间作出价值论的“从一选择”,有望避免先发展、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有望避免支付不必要的历史代价。 ??
上一篇:试谈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
下一篇:启蒙现代性与历史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