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用金属摩擦带。金属摩擦带有铁、铜、锌等合金材料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具有强度高、韧性大、耐磨、不易老化、受温度影响非常小、摩擦制动效果好,寿命长等优点。另外,属定型产品,在已加工好的4个装配孔中,有3个为椭圆孔,1个圆孔(见图2),椭圆孔是为了随夹板孔安装时调整孔距,不需要再重新加工,直接更换即可。这样,更换新件便于与旧夹板良好的配合,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2.现场安装与调试。摩擦带制动的对象是减速器内齿轮,其与摩擦带弧面配合部分,内齿轮突出端图纸标注的尺寸Φ120—0.23。运用1个周期(5年),一般磨耗量在0.1- 0.2mm。而信号工厂在制造金属摩擦带时是按照标准图纸上的尺寸加工的,这样新旧零件配合在一起效果一定不理想,摩擦电流就会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现场反复试验研究,采用如下办法解决不配套的问题。
(1)首先取一对备用夹板,将原石棉摩擦带拆除,更换上新金属摩擦带,然后与车站联系要点,将夹板更换在运用电动转辙机上。更换完成后,在尖轨和基本轨之间夹有大于4mm铁片或其他抗挤压的金属物,然后与车站联系定、反位操丛道岔,使电动机正、反转来研磨摩擦带。需要注意,初次转换道岔时,必须将电动转辙机摩擦力调整小一些,防止烧损电机,随着电动机空转,摩擦带与减速器内齿轮突出端相互磨耗、磨合,听减速器转动声音在匀速状态后,再逐渐加大摩擦力,观察面是否达标,直至达标为止。研磨摩擦带时间不宜过长,正、反转各磨1分钟左右后,万用表电流档测定,当摩擦电流稳定后,应停止电机空转磨合。不达标可再次研磨。
(2)当用万用表测定摩擦电流稳定后,将夹板再重新卸下后,清除内齿轮突出端和摩擦带上磨耗残物,清除干净后,再重新安装上即可。由于残物在摩擦带与内齿轮突出端之间,会造成摩擦电流忽高忽低不稳定的现象存在。
四、应用效果
通过在铁运处集配站、客运站、新桥站、青町站60组电动转辙机上安装使用120个金属摩擦带,经过一年的试用,新摩擦带与旧部件配合良好,检测摩擦电流稳定,电动转辙机运行稳定,一年来没有因为摩擦电流变化而引起故障。降低维修成本支出,减少了维修工作量。达到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目的。为集团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的使用和技术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