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语言及其心理归因(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笔者认为,输入障碍、开放性、虚拟性等网络特点是网络语言产生的直接原因,经济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等社会思潮是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原因,而青少年发展进程中固有的特质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心理原因。只有当青少年群体用他们特定发展阶段固有的特质反思社会文化并面对网络传播特点的时候,网络语言才得以产生。
“青少年特质”这一概念是Copeland于1974年提出的,指的是青少年对发展压力的反应所导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异性。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正在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在这一过渡阶段他们会面对许多来自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如何解决好由这些需求引发的心理压力是青少年在这一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海文赫斯特1951年提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青少年发展任务表,该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青少年的需求和他们所面临的压力。这些发展任务包括:接受个体的生理和性别角色;建立起与异性和同性的新的同伴关系;从情感上独立于父母;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选择职业并为其做准备;发展合格公民所需要的智力技能和概念;获得社会公认的责任行为模式;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准备;建立与个体环境相和谐的价值观。根据青少年的发展任务反映出的心理需求,我们可以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做如下心理归因:
1. 自我意识
从心理归因分析,笔者认为,自我意识是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身心成长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对自己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的高涨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表现为强烈地卷入自我甚至自我中心。他们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他们有异常强烈的被人关注的需求,这种需求以至于使他们相信:别人的目光和思想总会集中在自己身上,因此他们长时间在镜子前留连,每一颗青春痘,每天的发型,每一件衣服,都如此重要。当网络的交流环境剥离了现实交往的这些物质外壳的时候,他们便在网络交流的唯一工具网络语言上进行个性化创造,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昭示自我的存在,满足自我意识高涨的需求。网络语言内容和形式上标新立异、直观形象、自由叛逆、委婉含蓄、幽默诙谐等特点无一不是青少年高涨的自我意识在网络交际中的表现。
2. 性意识
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影响青少年时期行为最重要的原因。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性能量)是人行为的源动力。伴随着生理的成熟,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并迅速发展。他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变得关注外表和穿着,热衷打扮,在虚拟的网络交际中,他们张扬个性、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从性心理的角度对青少年的这些行为进行归因,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是想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表现,达到引起异性注意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并不一定是青少年自己所清晰意识到的。
3. 丰富的想象
由于神经系统的调控功能尚不完善,青少年体验到的冲动和情感往往比其他年龄段丰富和强烈,对立的情绪反应可能会突然甚至几乎同时发生,情感变化很快,也很强烈。青少年时期丰富的想象正是源于这种丰富而强烈的情感体验,他们通过想象控制冲动,也给自己带来某种程度的满足。再加上青少年时间自我意识的高涨所特有的叛逆心理,使这一时期的想象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创造性特点。网络语言的兼容性、形象性、创造的随机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是网络交际中青少年网民丰富想象的体现。
4. 从众心理
与青少年对父母、老师、传统和权威的反抗叛逆相反,他们对同辈群体却表现出极强的从众行为。青少年的从众行为除性格原因外多源于归属的需要。归属感是因为认知到自己和某一群体有共同点而在心理上把自己归入该群体,希望获得该群体的接纳、关注、鼓励和支持,成为其中的一员。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情感和经济独立的发展任务,使青少年的归属群体从家庭(父母)转向社会。因为和同辈群体面临着共同的发展任务,有着相同和几乎同等强度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青少年自然地选择同辈群体为自己的归属对象。为了和同辈群体保持一致不被排除在外,他们有时甚至不惜放弃自己坚持的信念,表现出极强的从众行为。这是网络语言能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流行的原因。
网络语言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语言是青少年心理需求在网络交际中的反映,是社会思潮、网络特点和“青少年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仅看到网络语言的不良倾向及其对现代汉语的消极影响而武断地诟病指责其实是无视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做法。在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途径和方法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深入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对其正当的心理需求,社会应尽可能提供一个能全方位满足其心理需求的现实环境;对青少年不正当的心理需求,社会要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引导和帮教体系。笔者认为,这才是规范网络语言,消除网络语言不良影响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8-02-15.
[2]赵均.网络语言概说[J].现代传播,2005,(02):96-98.
[3][美] Prout,H.T等主编,林丹华等译.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G].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2002.
上一篇:基于调试嵌入式系统方法研究
下一篇:浅析中国3G政策背后的利益博弈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