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级学院网络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实现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论文关键词:网络建设 二级学院 网络应用系统 校园网络 网络规划

  论文摘要:概述了二级学院网络建设的意义,提出了二级学院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并以实例介绍了二级学院网络的构建和设计实现,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充分利用了校园网络资源,还提高了学院的教学与管理水平。根据二级学院的特点,二级学院网络应该提供多样的网络服务和具有广泛的资源共享功能,其应用系统规划应该考虑与整个校园网的关系问题,既不能重复开发功能相同的系统,而且还要共享一些数据资源,做好数据接口,以实例提出了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0引言

    校园网络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高校几乎全部都己建立校园网,其中拥有1000 M主干带宽的学校己占调查总数的70%左右,2005年一些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院校率先升级到万兆校院网。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高等院校由原来的校系二级办学体制,变为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二级学院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由于二级学院是教学的第一线,所以传统的校园网(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行政办公和图书资料共享)和系里的机房己越来越不适应现有二级学院的办学体制,己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信息化进展。

  1 二级学院网络建设的意义

  1.1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

    校园网络的设计与实施往往要从长远发展出发,购置大量的先进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等硬件设施,按照校园网络规划,网络建设一般分期实施,那么不断的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成为了网络建设的重要课题。我校校园网是以三层网络模型设计的,即核心层、分布层以及接入层,其中二级学院通过分布层设备与学校主干网连接,该层设备具有三层交换功能,可作为各子网内部虚拟网的路由设备。故在二级学院内部虚拟网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应用平台,以提高设备和网络的利用率。另外,校园网的数字资源诸如数字图书馆、教务信息管理、人事信息管理、资产信息管理等等是学校的共享资源,二级学院也应该基于这些共享资源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数字资源,进一步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

  1.2提高二级学院教学与管理水平

    对于教学来讲,二级学院是教学第一线,应该努力提高教学的信息化水平,由于二级学院校园网与学校的主干网不同,应更多地考虑教学,因此,在网络建设时可充分考虑将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上的优势发挥出来,例如:开发网络课堂,学生作业网络化,实施网上动态考试等,这些都是二级学院网络所必须具有的功能。

    对于管理来讲,二级学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使得其在行政办公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应该应用网络完善电子院务、设备管理等网上办公系统。

  2二级学院网络的规划和设计

    根据二级学院的特点,考虑二级学院网络建设应该提供多样的网络服务和具有广泛的资源共享功能。如为全院师生提供Web. E-mail . FTP等网上常规服务,还应能提供视频服务,开展网上教学,为学生开放第二课堂(网络课堂)等。应具有很高的网络传输速率和很好的互联性,能方便地接入校园主干网,访问校园网上的信息,并能向校园网开放,以实现全校各学院间的资源共享。根据学校校园网的特征,进行二级学院网络规划与设计。

  2.1组网方案

    二级网络使用三层结构,整体接入校园网,由控制中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工作站接入交换机分层连接,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采用以太网技术,主干采用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桌面采用快速以太网。以千兆交换设备构建主干,实现百兆交换到桌面,主干支持第三层交换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并且便于网络管理员进行日常维护;实验室间划分虚拟子网(VLAN),保证网络内部数据的安全,并降低主干数据量的压力:控制服务的优先级和质量,可以根据特定的地址、协议来划分优先级,满足重要应用的带宽需求。

浅析二级学院网络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实现

    层次化设计具有以下特点:①可扩展性:因为网络可模块化增长而不会遇到问题;②简单性:通过将网络分成许多小单元,。降低了网络的整体复杂性,使故障排除更容易,能隔离广播风暴的传播、防止路由循环等潜在的问题;③设计的灵活性:使网络容易升级到最新的技术,升级任意层次的网络不会对其它层次造成影响,无需改变整个环境:④可管理性:层次结构使单个设备的配置的复杂性大大降低,更易管理。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