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可自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并兼顾计算机等级考试,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各系部可根据专业特点配套编写上机练习指导书,突出实用性。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培养高职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课程。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是先理论后实践,但在实操时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导致实践受阻,为了优化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本文详细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运作方案,旨在能够设计一套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运作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
一、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各个专业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在社会各个领域当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也有明显的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包含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教育,其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呈现的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对此,研究全新的教学方式有着显著的教育意义。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以先理论后上机的交替形式为主,在理论课程中,多媒体理论并不能贯穿于整个课程,在剩余的时间又不能让每一位学生进行练习。对此,在机房上机操作时,基础较好的学生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但是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其可能会因为忘记了理论知识而进行盲目操作,或者是用很长的时间完成一个实践任务,又或者是不停地向教师询问,但是教师又无暇顾及所有的学生。在这样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相反,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同样也没有任何的教育效果,普遍呈现浪费教育时间的现象。因此,研究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运作方案势在必行。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运作方案
3.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内容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分为三个细致的模块,分别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基本能力三大模块;(2)编制实训课程的教材,构建实验性任务以及综合性实用性实训项目;(3)按照高职教育的教育需求精炼教材内容,对理论性知识的掌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将原本的教学时间进行压缩,将压缩出来的时间用于综合性应用项目的训练上;(4)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分清楚实践与理论的界限,明确理论是为实践教学提供质量保障的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5)使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以任务推动案例进行教学,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掌握综合应用技能和计算机基础技巧为目的;(6)改善原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教学的考核以期末考试评分、过程作业评分以及教师相结合。评分的过程中尽可能以学生的优势为重点,优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7)设计并实施注重实践训练、过程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对学生所独立掌握的创新能力、技能应用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为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用技能以及素质能力打下殷实基础。
3.2教学内容的体系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计算机基础技能、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三个方面,教学内容的体系设计详情见表1。由表1可以发现,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根本能力,围绕着多媒体应用技术、图像编辑以及Internet应用能力为主,构建综合应用实训项目体系以及实验任务,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操作能力,在提升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
3.3教学考核要求
在课程完成之后组织学生参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一级考试。考核方式:上机考试,上机考用时90分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
四、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实验内容、基础知识以及综合性应用一体化;另一个是实践、理论教学的交替性。使用任务驱动、案例教育、实践培养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在每一堂课中提出明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促使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理论教学:根据教学案例,按照教学实训项目的设计需求和任务,将所教育的知识概念以及操作技能体现在任务当中,保障案例的代表性,确保案例能够包含所有的知识点内容,并且保障案例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借助演示软件进行辅导教育,促使学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完成对知识内容以及操作技能的基础认识和记忆,突出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而服务的理念及作用;实践教学:根据任务驱动,在每一次理论课程完成之后,教师都需要按照学习的内容、实践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上机操作任务,并要求学生独立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并明确评定学生成绩的标准,要求学生在上机之前设计出符合自己的设计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有目的性的进行学习,从而感受完成实践任务的喜悦感。在形式上以项目案例式进行任务驱动,由浅入深,力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项目案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被广大学生接纳,从而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课程,是一体化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项目,在一体化教学中应当非常注重教学所需要的课程方案,在制作一体化的课程运作方案时,需要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注意优化教案、教材以及教学的环境,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康世瑜,张文清.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163-164.
[2]李娜.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0):23-27.
[3]张福林.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索[J].电子世界,2013(12):147-150.
[4]苏亚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SWOT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0)
[5]谭朝贵.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7)
[6]谭洪梅.浅谈任务驱动法在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