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1-17

  摘要:计算机软件人才在软件技术的发展,推广和应用上,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做一番探讨,以促使高职院校的软件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计算机软件人才在IT行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对IT行业的发展,有着根本的促进作用。但是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不适应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缺陷。既表现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在培养目标和师资力量的储备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致使高职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受到很大的影响,学生的竞争力普遍不高。可见,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亟需改进。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作为为社会输送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依然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习惯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同,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依然严重。表现在对软件人才的培养上,也自然是重视程度不高,无法有效理解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目标模糊,致使学生的就业能力脆弱,贻误了学生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习惯于把自己和本科院校相比较,没有把学生的工作和就业当成首要目标,而是像高等院校那样把学生作为深造的对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生前景。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计算机软件的学习有其特殊性。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软件教学违背了计算机的内在规律。现在的高职院校,依然是采用专业课,基础课,公共课的教学形式,这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不但不能起到根本的促进作用,对于计算机软件这一门能动性很强的学科而言,反而是拖累,有害无益。另外,教学模式习惯以老师的灌输为主,不能发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考核上,注重以笔试而不是更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知识的考核方式为手段,都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软件技能。强化课程设置,从信息科技相关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调查,即使调整,使学生学到最为实用,最符合企业需求的知识,保障学生的就业率。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人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在毕业之后,能够快速地融入工作环境,成为为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学多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致使计算机软件的课程设置盲目,偏重理论,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尽管丰富,工作技能却表现不佳,为和企业的顺利对接,制造了非常大的麻烦。

  (三)师资力量匮乏

  在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影响至关重要。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引荐和招聘,依然是以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为主。这意味着很多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并非来源于计算机行业的公司或企业的一线岗位,致使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实践思维,软件素养和操作能力值得怀疑,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技能。可以想见,由于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薄弱,学生的计算机软件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不利于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发展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要尊重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从各个方面促进学生软件能力的发展。要革新教育模式,就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融洽和谐的教学生活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得到保障。在教学上,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解决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计算机软件的学习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学校和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做到学历教育和认证教育的有序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参加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信息产业部和劳动部门的各种认证考试,保障学生在毕业之时,都能人手两三个认证证书,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的特点是抽象性,虚拟性,模糊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把不好理解不好掌握的知识,变为可观可触可感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计算机软件的学习需要强大的思维作基础,发散思维以及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注重运用启发和举一反三的教学手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重视计算机软件教师的培养

  在国际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一切竞争形式都以人才竞争为主要表现。有鉴于此,培养有竞争力的软件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责任。二高素质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专业化强,理论修养深厚,社会实践丰富,同时在教书育人上,又道德高尚,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和开发,依托于高深的理论知识,教师方方面面的修养,都要能够匹配软件发展的要求。除了在引进机制上创新,吸引具有国际眼光,实践能力一流的教师进入高职院校,还要不遗余力的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增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特点是日新月异,教师的软件修养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软件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一毕业就能无缝对接社会的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也考虑到计算机软件人才重技能轻素质的特点,高职院校要在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上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条件,关心爱护每一位老师的学习和健康,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专业定位要准确

  高职院校要树立市场意识,解决好计算机软件专业口径宽窄问题,适当设置复合型专业,为学生的就业拓宽渠道。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要处理好软件专业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满足现实的教学需要,一方面也要有大局有视野,要顾及到未来软件产业的发展。专业定位要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以及职业认证统一结合起来,紧紧以软件应用为导向,以培养能够独立开发软件的人才为最终培养目标。

  (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高职院校的建立初衷,即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是高职院校的命脉所在。计算机软件作为技能性非常强的一门学问,更要以学生的就业为第一考量,从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对高职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科学构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编程能力,开发能力,就业与生存能力。在素质结构上,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养和道德素养,在一个人的竞争力已经越来越不取决于单一的某一项优势的今天,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抗打击能力,以及优秀的与人交际能力,更能保障学生将来的就业和人生发展。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就业率,还要关心学生的就业质量,把学生就业的顺畅感,幸福感作为教学的重要考量,从根本上杜绝“只生产不售后”的教学观。

  (六)教材建设要跟上

  计算机软件的教学教材,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选择最能适应社会发展,最能代表当今信息技术前沿的教材作为教学蓝本,彻底淘汰上世纪的教材体系,不能把本科院校的软件教材拿来作为高职院校的学习教材来使用,因为二者无论在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深度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错用教材不但会造成教师的迷茫,也因为没有把学生当成高职院校的学生来看待,而贻误了学生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软件教材要注重强调应用性,理论上不不必过于高深,主要以够用为度。按照大纲要求和时代发展组织教材内容,将知识点融入到实际项目的开发中去。师资力量雄厚的高职院校可以自己进行教材编写,这样更能紧贴实际,也能充分结合学校自己学生的特点,使教材更有说服力和适应性。

  三结束语

  随着软件产品生产制造和应用的日益发展,计算机软件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高职院校要立足学校建校之本,不忘初心,以学生的前途发展为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在培养模式上不断改进,创新,注重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是合格的,有竞争力的,从而为国家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范娟.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05):132-133.

  [2]胡大威.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设想[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62-65.

  [3]韩雪.高职计算机软件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179+184.

  [4]梁倩.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08):107-108.

  [5]金静梅.高职嵌入式ACC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02):49-50.

  [6]韩永国,兰景英.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16):7-10.

  [7]陈宝国,廖倩.加快教育方式转变与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12(02):39-41.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