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延安时期中共构建和谐边区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延安时期,边区的生产力水平不高,但在边区却“鲜有赤贫,主要原因是边区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采取卓有成效的社会政策来救助弱势群体,如“改造二流子”运动,安置移民、救济难民,抚恤残疾人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和社会分配不公上。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出现导致各种矛盾激化,势必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多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建设,对广大农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此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2][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9.525.760.

  [3]立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3.

  [5][6][9][10][11][12]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编(1940年-1941年)[Z].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 ,355.355.355.205.193.491.

  [7][8][1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8.793.931.

  [13]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编(1973年-1939年)[Z].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374.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