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思路与史学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就是一个一个历史故事的看法,是一种误解,是对史学的浅薄认识。科学的史学研究 ,视野开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视野,指看问题的角度,就是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 。这个角度可以是很小的,小到自己的家庭、学校或小地区,也可以是很大的,大到全 国、全世界、甚至宇宙。角度不同,看事物的结果也不同,可以是事物的全部、整体, 也可以是局部、部分;可以是事物的本质,也可以是一些表象。任何人,不管承认不承 认,自觉不自觉,看问题,研究事情,都有自己的视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视野开 阔,才能看得全面、深刻。英国大科学家法拉第只上过两年小学,小时卖报当学徒,由 于求知欲望强烈,22岁时当上大化学家戴维的实验助手,他跟随戴维到欧洲大陆国家参 观访问,大大扩展了眼界,开阔了视野,为法拉第奠定了电磁学的实验基础,因而,有 人说欧洲是法拉第的大学。观察一座山脉,只有站到山颠之上才能看清它的走向。认识 复杂的历史事件,也应尽量站到时代的高度,才能洞悉它产生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获 得对国内国际重大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超越自身的局限,抛弃个人恩怨,排除感情用 事,站到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高度,把握时代的特征,拓展观察整个事态演变的视野 。史学研究,如果只看到局部、部分、表象,其历史认识就往往狭隘、偏颇、表面和谬 误。视野不开阔,容易固步自封,抱残守阙,排斥新的或相异的东西,在学问上难有大 的突破。视野开阔,就会感到知识不足,需要不断充实提高,吸取各种新知识新见解, 使历史认识不断扩展、全面、深化和更新。在研究中碰到困难时就可找到新的途径,形 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提出新见解,即,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由于视野开阔,往往出 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视野开阔不开阔,不是指研究的事物本身的大小,而是指观察事物 的角度。研究的问题有大有小,但看问题的角度要大,站的要高。看小事物,也要站在 大角度,愈是大事物,愈要大角度,才可能看清楚事物的本来面貌。
史学研究,具体对象有大有小,大事物又是由很多小事物组成。因此,要做微观研究 ,即研究历史上存在的具体的人、事、地、物等,对这些局部、细部研究的愈细致、周 全、准确,就愈能正确认识由这些局部、细部构成的历史大厦。没有具体的可靠的史料 的基础,就不可能构筑成功汇通古今中外的世界通史巨著。还要做宏观研究,即研究历 史事件特别是那些牵动面大、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必须从广阔视野、历史全局去考察 历史的内在联系,认识寓于历史事实之中,隐于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的本质。如果只对 历史事件孤立地进行研究,而不从更大角度、更大范围观察它,不从自身的发展以及它 和周围世界的联系上观察它,那对个别事件也无法取得真正科学的认识。一切关于历史 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论判断,都是宏观考察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是对于人类 历史进行宏观考察的科学结晶。
微观研究,宏观研究,对于史学研究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论对小事物做微观研究,还 是对大事物做宏观研究,都要视野开阔,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 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的《资本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光辉著 作,都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典范。郭沫若的古史研究就是两者结合的范例。 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金文甲骨文做了深入细致的考证研究,通过对先秦时期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的剖析,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从无阶级的原始社会经奴 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证实了中国历史具有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共性,证实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只搞微观研究,不做宏观研究,就不 能完成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而不做微观研究,则宏观研究没有基础,只能是空中楼阁 。譬如,要认识武汉,靠步行只能看到武汉的很小部分,上黄鹤楼和龟山电视塔就比步 行能看到武汉的更大范围,坐汽车火车轮船也可看到武汉很大部分,但这些都难看清武 汉全貌和它的战略地位,如果从飞机从卫星上看武汉就大不一样了。因此,认识武汉, 既要步行和坐汽车到一些重要的地方即武汉的局部细部去观察,又要坐飞机考察武汉三 镇的全貌。总之,只有坚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史学研究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
应当指出的是,宏观研究决不是只有研究世界通史或世界某个断代史才能进行。历史 是多层次的,所谓全局、整体,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整个世界史,某个断代史,可以 看作全局、整体,某一国别史、某一地区史、某个专门史,甚至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可以作为全局、整体看待。放开视野,纵观全局,从一个大角 度来观察这个细部,从整体看这个局部,考察它的产生发展和结局,认识它在世界全局 中的地位作用。
影响视野开阔的,是各种局限性。首先是时代的局限性和认识上的局限性。一个时代 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什么境界,决定了人们的视野所能达到的境界。人们认识的世界范围 ,决定了视野开阔的程度。研究世界史或世界的某个断代史,视野应该是整个世界。希 腊的希罗多德写的《历史》,在他看来就是当时的世界历史,司马迁写的《史记》也是 他当时所知道的世界的历史。比起同时代的史学家来,他们的视野是比较广阔的,但他 们写的毕竟不是当时的整个世界。希罗多德的世界,除了他所在的希腊及爱琴海诸岛, 还包括埃及、腓尼基、小亚细亚、叙利亚、巴比伦、伊朗、里海沿岸及部分内地、地中 海中部的南意大利和西西里,这就是他所知道的世界。司马迁的世界(即"天下")除秦 汉时期中国疆域所及的地区之外,东边包括朝鲜,西边包括大宛、大夏、安息和条支, 即今中亚、伊朗、叙利亚一带。由于他们并未看到当时世界的全部,因此不可能写出真 正的世界史。这是时代局限性和认识局限性所带来的。此外,还有阶级的种族的局限性 。希罗多德和司马迁写的世界史都有主体或中心,有附从或外围,前者以希腊,尤其是 雅典为主体、中心,希腊以外被一概视为异帮蛮族,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是附从、外围;后者以汉天子统治 的中国为主体、中心,以外都是蛮夷、附从、外围,应接受中国教化。这就是阶级的种 族的局限性的结果。在中世纪的欧洲,史学依附于基督教神学,僧侣史学家的基督教世 界实际上就是基督教的欧洲,在他们的著作中,世界和欧洲几乎是同义语,他们并非对 基督教世界以外的世界完全无知,但他们却加以否定,这是阶级和种族偏见所致。到了 近代,这种欧洲中心论仍然支配着西方史学。生活在19世纪的黑格尔,他知道全世界, 知道中国、印度、伊朗、埃及,但他认为只有所谓希腊精神,才真正是世界历史的开始 ,地中海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将中国、印度置于世界历史之外,视波斯、埃及为向世界 历史的过渡。从此,欧洲中心论成为一种自成体系的史学理论。在西方颇有影响的"剑 桥三史"(《剑桥上古史》、《剑桥中世纪史》、《剑桥近代史》)的作者,不过是把祖 先关于世界历史的种族、阶级偏见承袭下来,以巨大篇幅来宣扬欧洲这个主体、中心, 反映了向外扩张的西方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只有克服各种局限性,才能视野开阔。今天,时代局限性已越来越小,资本主 义已将世界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通运输及通讯手段的现代化, 已使世界各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为缩小,整个世界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阶级的种 族的偏见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也还存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来说,认识 上的局限性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史学研究,具体对象有大有小,大事物又是由很多小事物组成。因此,要做微观研究 ,即研究历史上存在的具体的人、事、地、物等,对这些局部、细部研究的愈细致、周 全、准确,就愈能正确认识由这些局部、细部构成的历史大厦。没有具体的可靠的史料 的基础,就不可能构筑成功汇通古今中外的世界通史巨著。还要做宏观研究,即研究历 史事件特别是那些牵动面大、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必须从广阔视野、历史全局去考察 历史的内在联系,认识寓于历史事实之中,隐于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的本质。如果只对 历史事件孤立地进行研究,而不从更大角度、更大范围观察它,不从自身的发展以及它 和周围世界的联系上观察它,那对个别事件也无法取得真正科学的认识。一切关于历史 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论判断,都是宏观考察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是对于人类 历史进行宏观考察的科学结晶。
微观研究,宏观研究,对于史学研究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论对小事物做微观研究,还 是对大事物做宏观研究,都要视野开阔,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 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的《资本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光辉著 作,都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典范。郭沫若的古史研究就是两者结合的范例。 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金文甲骨文做了深入细致的考证研究,通过对先秦时期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的剖析,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从无阶级的原始社会经奴 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证实了中国历史具有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共性,证实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只搞微观研究,不做宏观研究,就不 能完成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而不做微观研究,则宏观研究没有基础,只能是空中楼阁 。譬如,要认识武汉,靠步行只能看到武汉的很小部分,上黄鹤楼和龟山电视塔就比步 行能看到武汉的更大范围,坐汽车火车轮船也可看到武汉很大部分,但这些都难看清武 汉全貌和它的战略地位,如果从飞机从卫星上看武汉就大不一样了。因此,认识武汉, 既要步行和坐汽车到一些重要的地方即武汉的局部细部去观察,又要坐飞机考察武汉三 镇的全貌。总之,只有坚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史学研究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
应当指出的是,宏观研究决不是只有研究世界通史或世界某个断代史才能进行。历史 是多层次的,所谓全局、整体,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整个世界史,某个断代史,可以 看作全局、整体,某一国别史、某一地区史、某个专门史,甚至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可以作为全局、整体看待。放开视野,纵观全局,从一个大角 度来观察这个细部,从整体看这个局部,考察它的产生发展和结局,认识它在世界全局 中的地位作用。
影响视野开阔的,是各种局限性。首先是时代的局限性和认识上的局限性。一个时代 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什么境界,决定了人们的视野所能达到的境界。人们认识的世界范围 ,决定了视野开阔的程度。研究世界史或世界的某个断代史,视野应该是整个世界。希 腊的希罗多德写的《历史》,在他看来就是当时的世界历史,司马迁写的《史记》也是 他当时所知道的世界的历史。比起同时代的史学家来,他们的视野是比较广阔的,但他 们写的毕竟不是当时的整个世界。希罗多德的世界,除了他所在的希腊及爱琴海诸岛, 还包括埃及、腓尼基、小亚细亚、叙利亚、巴比伦、伊朗、里海沿岸及部分内地、地中 海中部的南意大利和西西里,这就是他所知道的世界。司马迁的世界(即"天下")除秦 汉时期中国疆域所及的地区之外,东边包括朝鲜,西边包括大宛、大夏、安息和条支, 即今中亚、伊朗、叙利亚一带。由于他们并未看到当时世界的全部,因此不可能写出真 正的世界史。这是时代局限性和认识局限性所带来的。此外,还有阶级的种族的局限性 。希罗多德和司马迁写的世界史都有主体或中心,有附从或外围,前者以希腊,尤其是 雅典为主体、中心,希腊以外被一概视为异帮蛮族,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是附从、外围;后者以汉天子统治 的中国为主体、中心,以外都是蛮夷、附从、外围,应接受中国教化。这就是阶级的种 族的局限性的结果。在中世纪的欧洲,史学依附于基督教神学,僧侣史学家的基督教世 界实际上就是基督教的欧洲,在他们的著作中,世界和欧洲几乎是同义语,他们并非对 基督教世界以外的世界完全无知,但他们却加以否定,这是阶级和种族偏见所致。到了 近代,这种欧洲中心论仍然支配着西方史学。生活在19世纪的黑格尔,他知道全世界, 知道中国、印度、伊朗、埃及,但他认为只有所谓希腊精神,才真正是世界历史的开始 ,地中海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将中国、印度置于世界历史之外,视波斯、埃及为向世界 历史的过渡。从此,欧洲中心论成为一种自成体系的史学理论。在西方颇有影响的"剑 桥三史"(《剑桥上古史》、《剑桥中世纪史》、《剑桥近代史》)的作者,不过是把祖 先关于世界历史的种族、阶级偏见承袭下来,以巨大篇幅来宣扬欧洲这个主体、中心, 反映了向外扩张的西方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只有克服各种局限性,才能视野开阔。今天,时代局限性已越来越小,资本主 义已将世界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通运输及通讯手段的现代化, 已使世界各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为缩小,整个世界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阶级的种 族的偏见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也还存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来说,认识 上的局限性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