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赋》撰年疑案新断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谁是谁非,暂且勿论。我们先排列出尽可能多的原始材料,必要时以按语略加相关说明。
  材料一,《晋书•左思传》曰:“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已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序曰:‘余观《三都》之赋,言不苟华,必经典要,品物殊类,禀之图籍,辞义瑰玮,良可贵也。有晋徵士故太子中庶子安定皇甫谧,西州之逸士,枕籍乐道,高尚其事,览斯文而慷慨,为之都序;中书著作郎安平张载、中书郎济南刘逵并以经学洽博,才章美茂,咸皆悦玩,为之训诂。其山川土域、草木鸟兽、奇怪珍异,佥皆研精所由,纷散其义矣。余嘉其文,不能默已,聊藉二子之遗忘,又为之略解。只增繁重,览者阙焉。’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注:《晋书•左思传》,见《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第2册,总第1522页。)
  按,关于左思创作《三都赋》的情况,上引唐修《晋书》本传记载最为完整、详细。左思产生这一创作欲望的时候,正当其妹入宫。构思结撰十年,其间担任了秘书郎,访问过张载。赋成以后请皇甫谧为序。其后,张载、刘逵、卫权等分别为作注解,加之张华赞叹不已,于是都下竞相传写,洛阳一时纸贵,以至于使陆机为之绝倒。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正史人物传不惜篇幅,详叙一篇作品产生的始末,包括创作欲望、命题构思、资料准备、设计谋求创作的环境与条件、访问专家、冥思苦吟情形、赋成求序细节、学者专家的热情,以及读者的轰动效应和文坛上的巨大影响等等,如此泼墨如云地交代来龙去脉和戏剧性情节,确实不多见。然而左思荣幸非常。太康“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只有左思事迹入于《晋书》之《文苑传》。
  材料二,《世说新语•文学》曰:“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注: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246-247页。)
  按,这里提到的两个人物值得注意。一是皇甫谧,一是张华。皇甫谧卒 于太康三年(282),时年六十八岁,《晋书》有传。他的著作很多,本传谓“谧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又据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卷四著录,皇甫谧撰有《南都赋注》。以此可以看出,皇甫谧也热衷于诗赋创作,尤其对“京都”题材的赋作感兴趣,那么,左思《三都赋》撰成以后向他求序,原是在情理之中的。张华(232-300)在平东吴、建殊勋以后不久,受到自以大族出身为荣的荀勖的忌恨离间。于是,“(太康)三年春正月……甲午,以尚书张华都督幽州诸军事”(注:《晋书•武帝纪》,见《二十五史》,第2册,总第1256页。)。正月甲午日即正月十八日。张华虽然功著,但当时朝中实际地位不算很高,尤其在受武帝冷落的时候。皇甫谧确实是个大名士,武帝尝借与他两车之书,而他一生却是自甘寒素,数辟不就,数征不起。如果说史载之事,即左思赋成后示之张华,而张华建议左思询求高名之士如皇甫谧者之事属实,那么在时间上看,这只能是太康三年(282)正月十八日以前的事。


  材料三,《世说新语•文学》注引《左思别传》曰:“思字太冲,……及长,博览名文,遍阅百家。司空张华辟为祭酒,贾谧举为秘书郎。谧诛,归乡里,专思著述。齐王jiǒng@①请为记室参军,不起。时为《三都赋》未成也。后数年疾终。其《三都赋》改定,至终乃上(止)。初,作《蜀都赋》云:‘金马电发于高冈,碧鸡振翼而云披。鬼弹飞丸以léi@②@③,火井腾光以赫曦。’今无鬼弹,故其赋往往不同。思为人无吏干而有文才,又颇以椒房自矜,故齐人不重也。”《思别传》又曰:“思造张载,问岷、蜀事,交接亦疏。皇甫谧西州高士,挚仲治宿儒知名,非思伦匹。刘渊林、卫伯舆并蚤终,皆不为思《赋》序注也。凡诸注解,皆思自为,欲重其文,故假时人名姓也。”(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246-247页。)
  这一材料,一是涉及到《三都赋》撰成与改定,二是涉及到《三都赋》序注到底谁人所为。
  今查《文选•三都赋•蜀都赋》,其有句曰:“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shū@④忽而曜仪。火井沈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注:《文选》卷四,中华书局,1977年,75页。)此四句文字与上引《左思别传》所载相较,显见有所改易。又,《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四引张骘《文士传》所引《蜀都赋》文字,与《左思别传》相较亦有改易。可见,《三都赋》被竞相传抄流播者非只一种版本,应有初稿、再稿、三稿等等。所谓当“齐王jiǒng@①请为记室参军”,“时为《三都赋》未成也”云云,应是从定稿的角度而言。其《三都赋》改定,至终乃止。撰成与改定,无疑是两回事,但一旦遇见死抠字眼的人,那道理未必于他能讲得通。而如果此君既死抠,又为了成见或是宿怨,那非把大家抠糊涂不行。《左思别传》之作者究竟何许人,今不可考知。其乃“不重”左思之“齐人”乎?抑亦“《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而令“思意不惬”之人乎?未可知也。沈玉成先生尝谓此君“厚诬古人,迹近今日之所谓‘人身攻击’”(注:沈玉成:《〈张华年谱〉、〈陆平原年谱〉中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1992年3期。)。此言得之。
  再说第二个问题。因为《三都赋》序注问题,《左思别传》中又提及张载、挚虞、卫权、刘逵诸人。
  张载前后三为著作郎,第一次在咸宁年间,第二次在太康年间,第三次在惠帝末、怀帝初。左思移居洛阳以后,一面构思《三都赋》,一面兼做秘书郎工作。此间张载因受知于傅玄,而起家佐著作郎,这就是说,咸宁以后,左思与张载已是在朝僚友。并且,左思与张载还有一共同之处,即:貌陋至丑。这在《世说新语》中有所描述。当时潘岳与夏侯湛则因“美容止”被誉为“连璧”,出则同游,洛阳女子萦手于道,投以花果。而左思、张载出游,洛道老妪唾之,顽童掷之。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左思与张载的共同语当更多一些。再一点,张载之父张牧在太康时期及以前,在蜀中任职十数年,为蜀郡太守、益州刺史、西夷校尉等职,关于张载“随父入蜀”,“随父在蜀”,“至蜀省父”,累见述于史传。所以张载旅蜀经历非止一次,其较早“随父入蜀”,“随父在蜀”大约在咸宁后与太康初之前,甚至有比这个时间更早的可能。这就是说,太康三年以前,左思完全可以访岷、邛之事于张载。左思自泰始八年(272)移居京都,到永兴元年(304)举家适冀州,久居洛阳长达三十余年。惠帝永熙元年(290),陇西王司马泰代石鉴为司空,左思为司空祭酒。张载太康中第二次为著作郎后,此时为太子中舍人,不久,迁乐安相、弘农太守。那么,太康初左思赋成之后,至张载出任地方之前,大约十年的时间里,张载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