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和谐文化建设对社会思潮的引导和价值(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戈氏作为苏共的领导者,从来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者。人道主义是他的世界观的核心,折衷主义是他的主要方法⑥。所以,他在纠正勃氏在文化建设上的“左”倾教条主义时,不是以马列主义为武器,而是用“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来纠正教条主义,结果诱发了右倾机会主义,加上“公开化”、“民主化”,不加限制地引进西方文化,干什么都以西方为真理,经济政策抄用西方的经验,搞什么“500天计划”采用“休克疗法”;政治上放弃共产党执政地位搞多党制;文化上向西方全面开放,大胆引进资本主义文化,并与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上的“西欧派”及“斯拉夫派”结合,既造成了苏共党内思想严重不纯,使苏共丧失了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又使文化资本主义化,特别一些反动的社会思潮快速地侵入并成为主导文化,迅速瓦解了苏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在一场静悄悄的文化“和平演变”过程中苏共社会主义文化崩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摧毁了,最后导致苏共亡党了、苏联垮台了。
苏东的剧变对我们研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作用有极大的教益,苏东悲剧告诉我们,改革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戈氏在对苏联的历史反思中,在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完成排斥了马列主义的主导和指导作用,把“主导”降为“多元”,用其所谓的“思维”来指导,其结果必然如此。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发展马列主义,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使我们党不但防止了苏东悲剧的发生,把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而且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在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中,繁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一反一正的经验教训,对我们的启示如十六大报告所说:“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⑦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理性吸取苏东剧变的教训,搞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其关键点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⑧抓住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这一关键,充分发挥"一主"的积极引导作用,在主导文化的统领下,使多元文化无法形成错误的社会思潮,使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三、改革和发展关键阶段要求发挥和谐文化引导作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搞市场经济的国家,当人均GDP达到一千至三千美元时,社会发展就进入一个西方学者所说的“黑洞时期”。我们称之为既是“黄金发展阶段”,又是社会矛盾凸显的“并存期”。我国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并存期”。对此十七大报告指出:“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⑨由于3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组织形式等都在发生变化,进入多元化时代。“多元化”是“并存期”的最鲜明特征,文化多元是其最突出的现象。文化多元化在社会主体上体现的最为充分和明显。社会主体在文化选择上的多元化、价值导向的多维化、思想观念的多样化、认知判断的多变化、道德意识的功利化、生活理念的个性化等,在这样的多元文化场和文化主体下,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前提性的工作就是构建和谐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一主”的巨大作用,以整合凝聚功能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形成共识。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⑩只有这样才能使多元文化不能形成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思潮,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以主导文化的积极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功引导社会思潮,其着力点、切入点必须解决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多”,社会思潮上的“多”,价值选择上的“多”。实事求是地说,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了攻坚阶段,此时出现多种多样的文化及思潮是正常的。每个社会主体在民主的环境中敢于表述自己的意识和价值选择,人们敢言、直言,不论对与错有什么说什么,只要不出格都是允许的。当然也有一些群体有特殊性,其中有些偏激,甚至是错误的。我们对此要加强正面教育,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以积极的引导。要努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灌输力度,使之与党中央的战略思考保持一致,形成共识。
再如,对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公平问题,也引发了不同层次人、不同利益集团人的争论和不同的见解。其见解谁对谁错,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是什么,都各持一词。具体化一点,如有些人说,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已达到了0.46。一般说来0.4就已达到了分配不公警戒线的边缘。有的人据此对党的政策、方针等提出否定。再就是城乡差距问题,1978年是2.6:1,改革初期是缩小了,1985年达到1.8:1,2004年拉大到3.2:1,2005年达到3.22:1,2006年达到3.28:1。其原因何在?人们的认识和评价也不一样。有的说是改革不到位、市场经济发育不够所造成的,解决的办法自然是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有的则认为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造成的,还有的说是某些改革政策的失误,是利益结构的严重扭曲所形成的。
再如,由于出现了空前的就业难压力,一些怀旧的心理和认识在一些人中出现,有的说目前党的就业政策是错误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这说明有些人还是从个人利益的视角看待党的政策,没认识到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公平竞争,没有看到竞争已极大地推进了社会发展和人的进步。还比如,我们在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调研中,接触了一些国有大型企业的职工,了解其文化心态和认识。实事求是地说,改革之初的热情及企盼已在这些人中失去正当性,有的甚至认为,改革就意味着失业下岗,就是地位和生活水平下降,及家庭生活成本、上学成本的增加。再加社会上腐败及社会不公的现象,正在日益瓦解改革在普通群众和一些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有些人不满、发泄、非议等也随之而出。这就是我们在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必须面对、必须回答、必须解决的众多不和谐的“思情”。可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是多么重要,任务是多么艰巨。
[注释]
①⑨⑩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第34页、1-2页、34页。
②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第237页。
③《真理报》1990年7月15日。
④⑤陈立骅等著《苏联兴亡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675页、878页。
⑥梁耘健、郭飞主编《苏联演变与经济改革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第278页。
⑦⑧《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