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乐显应宫与郑和信仰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直至1992年福州修建长乐国际机场才偶然出土。当时由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部与福州市文物考古队联合发掘,发表了《长乐漳港大王宫遗址清理简报》。[6]早在几年前,有人通过对泥塑神像和长乐历史的研究,推测这座庙宇可能就是郑和在长乐修建过的第三座妈祖庙,“巡海大神(臣)”可能就是后人塑造的郑和。这将是国内首次发现的被神化了的郑和彩绘塑像。消息传出,迅速引起海内外的关注。2003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和福建师大历史系的几位历史、文物专家专程来长乐考察,从塑像形成时间、雕塑手法、人物特征、服饰特征,以及当地历史、庙内供奉诸神的特点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考证,一致认为,这尊塑像大约形成于明万历年间,头戴嵌金三山帽,身着簇新蟒龙袍,腰系玲珑白玉带,脚穿文武皂朝靴,完全是明代宦官特有服饰,确实就是统率庞大舟师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显应宫(又称大王宫),于清光绪年间因海啸而沙埋于地下。长乐显应宫地宫特指出土遗址部分共有5座神台,供奉着大王及夫人、临水夫人、马将军、天妃和巡海大臣(神)5组、计有50多尊彩泥塑像。其中位于前殿左侧神台上的,是根据民间传说定名为“巡海大臣(神)”的一组彩塑,共有10尊,与前殿右侧的天妃彩塑组群置于完全对等地位,颇为引人注目。要了解巡海大臣(神)彩塑到底为何方神明,关键是对为首的塑像进行认定。这组彩塑居中是一男性,高130厘米,坐姿,显然是这组神像中的主体塑像。塑像面如满月,表情慈祥,坐姿优雅端庄,身穿红色圆领袍服,胸前、两袖均有贴金纹饰,左手置于膝上,右手扶在腰间所束带上,脚下是一双皂色靴子。有专家认为此人身份特殊。

据《长乐漳港大王宫遗址清理简报》称,出土的泥塑目前可计算的有44尊。女性塑像14尊,男性塑像30尊。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No.01,女性立像,怀抱幼子,发髻梳在头的后顶部,身着对襟宽袖长袍,袍内再穿拖地百折裙,人体曲线处理为腹部挺出的弓形。此神像当为保佑生育的临水夫人。No.03,女性坐像,高93公分,正如报告所说,该像是这组塑像的主体,头戴金冠,身著圆领对襟宽袖长袍,穿护肩并披巾,手为作揖状,腰佩玉带衣着,以贴金、红、黑为主,间有少量绿色。原无脸部,后补塑。这个塑像与湄洲岛上明代所塑的妈祖整体形象极其相似,可以确认为妈祖神像无疑。No.13女性坐像,高126公分,面部表情既高贵又显得专注,耳垂较长,面部也很丰满,是整个遗址中大王的夫人。头戴金冠身著长袍,内穿百折裙,腰配玉带,斜口领,衣着以红、绿和贴金为主,衣纹的皱折和袖的地方最为流畅。No.14是男性坐像,高130公分,方脸大耳垂,目光显得深邃和蔼,头戴帽,黑色,镶嵌金边,身穿圆领长袍,腰佩玉带,脚穿船形鞋,是该宫2个大王中主要的一位,右手扶于腰带,左手自然放在左膝上,衣饰中以贴金和红色为主,间有绿色装饰。此人应当就是郑和。再如No.38, 女性立像,高100公分,面部表情较为随和,外穿对襟长袍,内穿拖地裙,衣纹的塑造非常流畅,衣饰以贴金为主贴金以作出绣衣的效果,双手抱印一方。此女性当系妈祖的掌印官。余下40个塑像多与各地天后宫中塑像相似。

福建长乐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开洋之地,亦为其迈出国门第一步的地方。庞大舟师“屡驻于斯,伺风开洋”,可以说下西洋与长乐有着密切关系。郑和对长乐具有重要影响,不言而喻。在长乐,不仅有郑和当年亲自树立、保存完好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而且有下西洋影响下形成的“十洋街”,长乐人对郑和极为崇拜,在二刘村,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地名晦翁岩被命名为“三宝岩”。显应宫所在的仙歧,滨海生态环境使当地居民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明后期“倭患”的严重更促使人们纪念和崇拜与海洋相关的神祇。将郑和塑像供奉在寺庙中,与天妃并列,是长乐民间信仰、崇拜和纪念郑和历史功绩的产物。长乐人对郑和极为崇拜,在二刘村,晦翁岩被命名为“三宝岩”,而福建地方祠祀群集、广供神祇,在长乐仙歧出现对郑和的供奉,应该说是不奇怪的,也是合乎一般民间造神过程的。中国是一个具有雕塑艺术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国家,民间流传的许多古代彩塑遗产,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显应宫彩塑不仅具有雕塑的立体感,而且加上色彩,使人物栩栩如生,显示了郑和的风采。“巡海大臣(神)”彩塑组群与天妃彩塑组群置于对等地位,说明延至明万历年间,虽然不过150年左右,坊间已经将郑和神格化,并提高到与天妃并列的高度。

另据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编《泉州市区寺庙录》,在市区7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2个农场、1个乡约60万人口中,有636个民间信仰神庙,共祀182个主神(截至1996年6月统计数字),其中就有郑和神灵崇拜。这也说明长乐显应宫的郑和信仰崇拜并非孤证。[7]

四、华人华侨与东南亚各国的“郑和信仰”

 

处在明代初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尤其是处于我国东南经济发达且人口增长迅速的江浙闽粤一带,人们素来就有向海外移民的传统;由于郑和七下西洋,则进一步推动了闽粤人民向南洋地区的迁徙。郑和船队下西洋使海道畅通,到南洋一带去的移民更多了。当时中国移民在南洋地区约有几十万人,他们在当地奉公守法,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各项实业。比如爪哇的新村、苏鲁马益、吕宋的马尼拉都有成千上万从闽粤去的商人经商贸易。旧港也有很多华侨。华侨主要的经商地点有:吕宋、占城、真腊、暹罗、爪哇、旧港、满剌加、锡兰、苏门答腊等处。他们中有的是商界的垄断者;有的拥有巨大的船队;有的被一些王国委任为港务官员参与海外贸易的管理,或作为海外贸易使节,指导王室海外贸易事务。随着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交通越发畅达,国际贸易频繁,江、浙、闽、粤等地有大批民众移居海外。据明代张燮的《东西洋考》记载,在爪哇、加里曼丹、菲律宾、马来半岛,有成千乃至上万的华侨。明查继佐《罪惟录》记载“其地曰涧内者,中国人贾以数万名压冬,间有削发长子孙者”。张燮《东西洋考》“吕宋”条解释“华人既多诣吕宋,往往久住不归,名曰压冬。”侨居各国的闽粤移民比明代之前成倍增长。如爪哇“新村番名曰革儿昔,原系沙滩之地,盖因中国之人来此轫居,遂名新村,至今村主广东人也。约有千余家,各处番人多到此买卖,其金子诸般宝石一应番货多有卖者,民甚殷富”。[8]“升斗之法,截竹为升,为一姑剌,该中国官升一升八合。每番斗一斗为一捺黎,该中国官斗一斗四升四合”。[9]闽粤移民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度文明带到南洋各地,他们辛勤劳动,和当地人民开发那里的资源,对南洋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的贡献。当地官员十分重视郑和船队的到来,“凡中国宝船到彼(指满剌加),则立排栅,如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返。”[10]华人所建村落散布于东南亚各国,据明慎懋赏《海国广记》载:在爪哇“有村曰杜板,仅千家,二头目主之,人多闽广流寓者。鸡、羊、鱼、菜甚贱。又东行半日入北马头曰廝村,中国人成聚落,遂名新村,约千余家,居民环接,编茭樟叶覆屋,铺店连村,各处番舶,至此互市金宝番货”。[11]类似记述比比皆是。如明人罗曰絅《咸宾录》载:“番舶幅凑,多广东漳泉人。土沃宜稼穑。谚云:一季种谷,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三季生金。言米谷盛而为金也。市用钱布并烧炼五色珠。”[12]明代闽粤沿海居民在东南亚各国定居,此即明证。

另据明费信《星槎胜览》“龙涎屿”载:“其龙涎初若脂胶,黑黄色,颇有鱼腥之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