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视野中的文化批评(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的分类与文化实际状态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表现在性别、族群、宗教或者文化层面等不同分类面临霸权的不同抵抗,也表现在文化具有其核心性与历史性。一旦我们将文化研究的对象着眼于不同的分类,我们将发现 ,日常生活的资源,并不很容易地可以为通行的理论和社会发展的叙述所解释,因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明显差异性的价值和经验,而且这一领域更应该是关于权力与反抗的宏大的文化形式与战略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总之,文化批评要摆脱目前的表述危机,笔者以为,必须注意西方的理论的本土化过程,在西方理论与中国当下社会现实之间寻求切合点,以避免概化的理论体系与复杂的国家和社会内部的多元文化的不相适应所造成的“双重殖民化”,在面临中国文化的复杂而多样性的时候,运用历史、文化与权力的维度进行研究,可以避免平面化分析所产生的无深度叙述。
[i] 参见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182-270页、第306-313页。
[ii]钟敬文:《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iii]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iv] 关于中国民俗学研究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参看高丙中:《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载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v] 参见(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
[vi]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vii]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102页。
[viii]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ix] 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x]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第5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1页。
[xi]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30页。
[xii]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200页。
[xiii] 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68页。
[xiv]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思想史论(1918-19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xv]《汉书·艺文志》。
[xvi]《荀子·王制》。
[xvii] 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3页。
[xviii] 胡适:《胡适文集》(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2页。
[xix] 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xx] 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载《天涯》1999年第1期。
[xxi] Prasenjit Duara,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pp.3-16.
[xxii] 马萨尔·萨林斯:《何为人类学启蒙?》,载《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5页。
[xxiii] 马萨尔·萨林斯:《何为人类学启蒙?》,载《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5 页。
[xxiv] 参见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的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9页。
[xxv] Prasenjit Duara,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xxvi] 参见《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文论报》2000年5月15日总第514期等相关论文。
[xxvii] 克里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34页。
[xxviii] Marshall Sahlins, “Cosmology of Capitalism: The Pacific Sector under The ‘World System”’, Culture, Power, and History,Nicholas Dirks et al ed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p.413。
[xxix] 参见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180页;(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97页。
[xxx] 参见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xxxi]同上,第228页。
[xxxii] 陈志迅、林雨松、凌帝江,2000,“一场‘风光’的婚礼” ,《湛江日报》2000年6月18日第一版。
[xxxiii] 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xxxiv]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xxxv] Nicholas B.Dirks,Geoff Eley,and Sherry B.Ortner ,“Introduction”,Culture, Power, and History,Nicholas Dirks et al ed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p.37。
[xxxvi] Nicholas B.Dirks,Geoff Eley,and Sherry B.Ortner ,“Introduction”,Culture, Power, and History,Nicholas Dirks et al ed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p.22。
总之,文化批评要摆脱目前的表述危机,笔者以为,必须注意西方的理论的本土化过程,在西方理论与中国当下社会现实之间寻求切合点,以避免概化的理论体系与复杂的国家和社会内部的多元文化的不相适应所造成的“双重殖民化”,在面临中国文化的复杂而多样性的时候,运用历史、文化与权力的维度进行研究,可以避免平面化分析所产生的无深度叙述。
[i] 参见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182-270页、第306-313页。
[ii]钟敬文:《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iii]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iv] 关于中国民俗学研究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参看高丙中:《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载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v] 参见(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
[vi]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vii]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102页。
[viii]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ix] 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x]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第5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1页。
[xi]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30页。
[xii]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200页。
[xiii] 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68页。
[xiv]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思想史论(1918-19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xv]《汉书·艺文志》。
[xvi]《荀子·王制》。
[xvii] 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3页。
[xviii] 胡适:《胡适文集》(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2页。
[xix] 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xx] 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载《天涯》1999年第1期。
[xxi] Prasenjit Duara,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pp.3-16.
[xxii] 马萨尔·萨林斯:《何为人类学启蒙?》,载《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5页。
[xxiii] 马萨尔·萨林斯:《何为人类学启蒙?》,载《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5 页。
[xxiv] 参见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的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9页。
[xxv] Prasenjit Duara,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xxvi] 参见《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文论报》2000年5月15日总第514期等相关论文。
[xxvii] 克里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34页。
[xxviii] Marshall Sahlins, “Cosmology of Capitalism: The Pacific Sector under The ‘World System”’, Culture, Power, and History,Nicholas Dirks et al ed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p.413。
[xxix] 参见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180页;(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97页。
[xxx] 参见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xxxi]同上,第228页。
[xxxii] 陈志迅、林雨松、凌帝江,2000,“一场‘风光’的婚礼” ,《湛江日报》2000年6月18日第一版。
[xxxiii] 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xxxiv]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xxxv] Nicholas B.Dirks,Geoff Eley,and Sherry B.Ortner ,“Introduction”,Culture, Power, and History,Nicholas Dirks et al ed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p.37。
[xxxvi] Nicholas B.Dirks,Geoff Eley,and Sherry B.Ortner ,“Introduction”,Culture, Power, and History,Nicholas Dirks et al ed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