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三、我院《旅游文化学》精品教材建设的特点
  
  1.我院主编的《旅游文化学》的编写定位于高职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教学,对多年来形成的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剪裁,既强调了旅游文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又注重了其实践性与实用性;
  2.精心安排的案例分析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
  3.每章给出若干应用实例,提倡从实用性和实践性的角度学习,并通过一个综合案例将书中所有基本理论要点贯穿起来。
  4.辅导教材由学习辅导、习题解析、实践指导三个模块组成,系统全面地解决了学习旅游文化学的各种实际问题。作者积多年潜心教学之结晶,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旅游文化学的知识要点,以通俗易懂的笔触对重点难点进行多角度深入讲解。精选了大量习题,兼顾题目的深度和广度,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提高读者运用旅游文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我院牵头联合其他三所高校联合编写这本教材质量较高。由于单独一所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特别是某些专业的专业课师资)相对不足,所以,这本教材我们是多所高职院校的力量联合编写,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以做到集中力量,避免重复,节约资金,提高发行量。

  6.建立教材建设资金的滚动发展机制。高职院校教材建设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本校的教材建设专项资金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专项资助。教育主管部门可考虑设立全省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基金,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并努力使教材建设基金滚动发展有针对性地支持地方高等学校教材建设事业,对于符合社会需要、有发展潜力、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教材进行扶持,使优秀的教材能够脱颖而出,使教材的编写者、教材的投资者和教材的使用者都能获益,并通过教材收益的合理分成,使基金获得滚动发展、保值增值,增加教育主管部门对教材建设工作进行指导、调节的经济实力。
  7.建设成“旅游文化学”立体化建设教材包。至此,我们建成了旅游文化学立体化建设教材包。包括主教材、网络课程、多层次的辅助教材(三部)、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1)编写《旅游文化学》精品课程及多层次辅助教材。在广泛调研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基础上,按着先概论、再分类教学的规律和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研制的先进教学内容编写成校内讲义,经三年教学实践修改成《旅游文化学》,为了强化教材功能,方便教学,我们还出版了多层次的《旅游文化学学习指导》和《旅游文化学解题指导》等辅助材料。(2)研制优秀的“旅游文化学网络精品课程教案”,研制出版优秀的电子版系列教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成果日新月异,要有大量的信息涌入课堂;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依靠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逐步实现研究型、开放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承载丰富的教学内容,在率先研制出“旅游文化学CAI——教学材料库”之后,又出版“旅游文化学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和“旅游文化学电子教案”。电子教案实现开放式制作,不仅包括优秀教材的内容,还包括大量的相关教学资源,如动画、谱图、演示实验等。这为教师组织个性化教案提供了基础素材,也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起到了“向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人才素质培养与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改革优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旬刊),2005.10
  [2]训敦云,刘英.旅游文化学结构探析.中国旅游报,2008-2-27:10
  [3]符太浩."旅游"与"文化"结合是宏观旅游体系构建的核心——兼论我国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的构想.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94
  [4]林宪生.旅游文化概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