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旧联新,获得共鸣。要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某种共识,以至产生共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联系,善于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联想与想象,以形成“以旧联新”的思维习惯与能力——既会将同一诗人的类似作品相互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强化感受的目的,又善于用甲诗人的作品来补充丰富乙诗人的作品,进而自觉而自然地渗透自身的见闻感受、知识储备、文学修养来涵咏、深发。例如月亮,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吟咏的对象。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柳永却因它而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人世沧桑、自然永恒这一点的认识上,诗人与读者岂不是始终相通的吗?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要善于启发学生联想,就能使学生把新获取的信息与原有的储存信息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作品那丰富深远的艺术境界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三、知人论世,提高文学素养,获得真挚感动
方智范、邓乔彬等人提出:“以审美经验为本的鉴赏式批评,也可以从品评具体的作家作品入手,来体现批评家的批评观念和理论主张。如在古代词学批评材料中,我们看到陆游以‘天风海雨逼人’[3]评东坡的豪雄词风,清代谭献借‘金碧山水,一片空蒙’(《复堂词话》)状浑雅词境,其中包含着一种理性评价和价值标准,而那种侧重感悟与体悟的艺术审美精神,形象化的评点方式,又把读者带入了可以意会,而难以词达的境界,通过美感的导引,让读者去发现美,把握美,对培养读者的审美悟性和机趣不无助益。”[4]所以让学生品位宋词,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词写作的背景。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词内容的基本情调,有了审美经验学生才能掌握。
任何一个作家艺术风格的形成,都和他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抛开作家所生长的社会环境去评论他的作品,这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以辛弃疾词为例,之所以犹如神龙摆尾,不主故常,“莫知其所出,莫知其所入”,随所变态,这和他坎坷的人生遭际是分不开的。当然,也和整个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妥协投降的朝廷风气是分不开的。周济评辛词:“有英雄语,无学问语。”(《介存斋论词杂著》)指的正是这点,这也正是辛弃疾超出其他文人的地方。两宋一般词家,他们所写的战争词,或写别人的战争经历,或写自己的理想愿望,都缺乏切实的战争体验,只有辛弃疾所写的战斗,是自己切身的经历;所写的豪情,是他在战争中迸发出来的激情。因而,辛弃疾词中的豪言壮语,是用杀敌报国的刀光剑影描绘出来的,是在血与火的战斗洗礼中熔铸出来的,而不是“吟诗作赋北窗里”,搜索枯肠雕饰出来的。所以周济说:“后人以粗豪学稼轩,非徒无其才,并无其情,稼轩故是才大,然情至处,后人万不能及。”(《介存斋论词杂著》)让我们把他和苏轼作一比较,这样的认识就会更明确。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是这样区别苏辛的:“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词从苏轼开始发生了重大变革,他不仅在词中大力描写自己的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游猎等生活场景,而且注重向内心世界的开拓,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思索,流露的是一种乐观、旷达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而辛弃疾较苏轼则更进一步,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的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开始和诗一样,可以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词风远比苏轼更加激越豪迈。苏轼在词中不止一次地浩叹:“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种“任运随天,随世浮沉”的宿命论思想,其基调始终保持在达观、适运这样一层平面上。可辛弃疾就不一样了,他的词中暗蕴着一股不屈不挠的刚健豪气:“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苏轼也曾向往雄姿英发的周郎,但想得更多的却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那是文士常有的伤感;而辛弃疾在凭吊赤壁时,却是“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霜天晓月·赤壁》),则显露出英雄壮士、血性男儿的本色。应该说只有到了辛弃疾那里,豪放词派才最终形成。他把民族矛盾的烽烟血泪、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偏安一隅的屈辱和爱国之心抑郁不舒、壮志未酬、沉痛苍凉的心境熔铸在词中,词的面貌全变了,它和诗一样,真正变成一种“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的抒情文体,把豪放词的创作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境界。
在词作中抒发感情是诗人写作的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均融入其中。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就很难真正领悟宋词的意境。提倡对作者和时代背景作恰当的介绍,一定要把握住度,要有效。宋词教学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要想真正的读懂一首作品,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作品,有时就很难把它读透。因此,在初次接触这位诗人的作品时,不妨多花点时间介绍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其人其事上。
词是一种充满神性和灵性的诗歌艺术。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指引,学生一下子是很难把握的。宋词教学与其说是知识传授,不如说是个体生命之间的心灵交流,所以,作为审美中介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之上,引导学生以赤子之心融入诗歌的境界和氛围中去,理解诗人的境遇及其对天道与人道的体悟,寻觅现实生活中所残缺的人性、人情美。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8.
[2]张玉能.美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陆游.跋东坡七夕词后.渭南文集,卷二十八.
[4]方智范,邓乔彬.中国词学批评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