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从《茶经》的著述过程来看,陆羽的务实与笃行思想,可以说表现到了极至。《茶经》完成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其间,陆羽曾先后到过唐时期的三十二个州,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评茶鉴水,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初稿。以后,还经过大量的考证和研究,对初稿作了大量的补充和修改,最后才完成这部伟大的著作。

  五、爱国与忧民的思想。陆羽着《茶经》远不止让人们“益知饮茶”,他的理想还表现为爱国忧民、匡时济世方面。从陆羽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的形成可以看出,他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陆羽生活在我国的中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思想活跃,使少年陆羽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灾难,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了解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也使他自己陷于痛苦的思考之中。他的思想和精神一度也处于极度的矛盾与困惑当中。积极和颓废交织在一起,激发和决定了陆羽对人生和事业的价值取向。陆羽《茶经》正是要通过茶饮程序的规范,提倡一种道德、礼教之外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来净化社会秩序。

  茶书以“经”而名,不排除陆羽对纷乱社会感到无奈后寄托情思的一种理性选择。陆羽在青少年时期所写的文章,都是针对时弊,“多所讽喻”。他写的《四悲诗》虽没流传下来,而从题目来看,则是有感于当时形势痛心疾首的忧患之作,表达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忧虑,在当时也是一爱国精神的自然流露。

  《茶经》中对煮茶风炉,也要刻上“灭胡”和“伊公羹,陆氏茶”等字样,也表明了他济世忧民的政治向往和抱负。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则是他淡泊名利,对待事业的精神和人生价值追求的表白。陆羽就是以他出众的才华和独特的人格志向,成就了传统文化思想在茶饮中的凝结,创立了泽被后人的茶道精神,才使得茶文化之花,千古流芳,永开不败!

  综上所述,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既是丰富的,又是精湛的。既体现出了深邃的理性,又表现出了崇高的德性。重德崇俭思想是追求道德自觉的崇高价值,确立人生行为的准则和最高的理想人格。和合宽容思想是确立人对事物的友爱、包容的原则和态度。人本乐道精神是确立以人为本,真、善、美统一的道德美感境界。务实笃行思想是重视实际、面向现实、奋发向上的处世生活态度。爱国忧民思想则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心。

  这些思想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是辩证的统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待个体感性生命的存在与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维系社会的稳定、繁荣和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虽则如此,但我们无意为茶圣陆羽再冠之以哲学家的称号。我们只是想从哲学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陆羽《茶经》的思想价值。而这种认识不是外加的,也不是牵强附会的。任何形态的茶,都是具体的、物质的,而任何茶学、茶道、茶艺,即茶文化,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它们是对物质茶的抽象,是精神上的产物。“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则器之道”。

  陆羽《茶经》问世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而其中睿智的哲学思想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仍然是璀璨夺目的。目前,社会的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紧张,人们在功利生活中,难免产生浮躁、庸惰、焦虑、内心冲突等消极心理,心灵复归清静、恬淡和振作,是人们所企求的心理需要。

  茶的俭淡、精清、恬静、冲和的特质,与此种心理需要正相契合。进一步研究探讨陆羽《茶经》的思想内涵,满足现实社会处境下人们的心灵渴求,引导人们追求品茶的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为人生旅途的“绿色栖所”:茶香飘处,收敛奢欲,洗心滤尘,奋发向上,人伦和谐,其乐融融!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