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社会发展的文化驱动力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论文关 键 词:。就形成创新思维的外在动因而言,一是仰仗于大量信息量的轰击。为诱发创新思维,必须设法增加信息量,加速信息传递速度,让研究者置身于广阔的信息交流场中,接受大量高质量信息的轰击。二是依赖于“群体激智”。一般说来,创新思维是群体激智的产物,创新需要能启发思想、引起联想的事物和机会。思维者如果脱离外界,离开文化、学术交流,在封闭的场合冥思苦索,是很难有创新思维的。
  其次,创新需要内在于主体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创新思维产生于多种思维方式的长期交融,是多种思维方式综合起作用的整合思维。其中,既有逻辑思维式的理智,又有形象思维式的构画,还有灵感思维式的直觉;既有类比、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又有超越这些方法的发散、收敛、统摄等。这就决定了创新思维的主体需要良好的思维素质。此外,创新思维的主体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和敏捷的思路。凡此种种,都内在于创新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中。
  3、知识经济需要文化交融
  文化力量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知识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文化的粘合力。其一,文化可以控制物欲。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往往是对人的消费欲望的不断刺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欲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作用;然而,如若片面强调追求消费,失去精神的平衡和文化力量的控制,物质消费的无限膨胀就很可能破坏人的身心和谐,将原本应具有道德情操的人变成物欲横流的消费动物。文化的作用正在于通过道德理想和人格力量将人的情感、欲望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以社会的合理规范来节制人们可能无限扩张的欲望,以保持面对现代经济的高尚境界、纯洁心灵。其二,文化可以提升经济主体的合作、和谐精神。现代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经济越发展,竞争越激烈;然而,竞争社会也离不开合作,企业之间、各种社会阶层和集团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谐相处,往往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可贵亲和力。文化的融合作用正在于促成这种合作,推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和谐。其三,文化可以化解人和自然的冲突和矛盾。现代经济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却刺激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无穷索取,因此,尽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空前增多,人类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却也达到空前的程度。文化的力量正在于引导人们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人以理性指导、伦理规范,把经济发展控制在“天人合一”的大前提下,保持经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力量,在现代社会,文化创新更是社会经济尤其是现代知识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20世纪末,西方学者尼科•斯特尔在其著作《知识社会》中描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物质经济——货币经济——符号经济。他认为,从物质经济向后两种经济的转换,也是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凸现的过程,到符号经济形态,大部分财富体现为信息、知识、专门人才的掌握及创造性运用上。此时,“符号商品——也就是知识——的运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更加突出的因素。”[2]斯特尔在此描述的经济发展过程正是日益凸现文化在经济运行中作用的过程。这说明,强调文化对经济的驱动力作用是符合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的。
  
  文化国力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决定了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环境、资源、人口方面,还应包括文化层面,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如若没有相应的文化环境的形成、人的精神世界的完善,这种发展是不完满的。20世纪的社会发展现实已经向我们展示:光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而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人的精神境界,只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导致精神疾病和道德危机,甚至伴随吸毒、色情、性病泛滥等。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不仅要有强盛的经济国力,也要有强盛的文化国力。发展文化应作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因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文化体现出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大部分行为,特别是社会行为,都是在文化环境中发生的。诚如一位西方社会学家所言:“我们必须把个体理解为生活于他的文化中的个体;把文化理解为由个体赋予其生命的文化。”以致于我们可把人的本质界定为文化的表现形式。正是文化才使现代人更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更注重提升自己,推进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而一国一民族的文化传统,则能给这一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带来归属感、安全感、自豪感。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继承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又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因素,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综合国力是国家拥有的整体实力,是包括自然资源、经济、军事、政治、科技、教育、外交、国民素质、民族意志力、凝聚力等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因而,综合国力包括物质和精神两种力量。文化是精神力量的代表,它以精神财富的形式,以对别国进行文化辐射的影响力来显示综合国力。当今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知识力量和文化力量的竞争。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强国、军事强国;更表现为教育强国、思想强国、文化强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文化事业的强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表现为:其一,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既表现为一种精神动员,又表现为一种团结、凝聚力。在历史上,推动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正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包括民族自强意识、爱国主义热情、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等。其二,文化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三,文化提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层次,缺乏文化含量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必然是低质量、低效益的活动。其四,文化不仅仅是手段,也是目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文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中,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已明确把“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质量”这一重要内容列入。《“十五”纲要》指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抵制不良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3]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也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这关系到“一个社会是否和谐”。[4]
  所有这些都说明,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我们不能忽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驱动力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对保证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奈斯比特. 大趋势. 新华出版社,1984:21
  [2]尼科•斯特尔. 知识社会.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27
  [3]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求是,2002 (22):14
  [4]文汇报,2005. 6. 27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