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浅论(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3. 打造品牌,彰显特色。城市文化特色不外乎民族特色、历史特色和风情特色等几个方面。因此,在城市文化培育、弘扬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一要突出建筑特色。从规划开始,就走差异化道路,突出湖北本地特色,使城市在空间布局、道路设计、建筑风格上与众不同,强化市民对城市历史的记忆。二要突出自然特色。湖北许多城市自然特色鲜明,有山有水,有河有湖,山水园林特色突出。要因地制宜,做足山、河、湖、水、桥的文章。三是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湖北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这是打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宝贵资源。要继承城市历史文脉,围绕人文资源定位城市建设风格,设计城市建筑景观。要注意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对历史原貌加以保护。四是突出艺术特色。要加强城市道路、广场、特色建筑物的艺术设计,加强城市雕塑、城市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的建设、加强对演出团体的支持,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加强对市民艺术素质的培育,使城市形成浓厚而独特的艺术氛围。
  4. 和而不同,彰显个性。湖北文化南北兼有、东西共存、多彩多姿,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从艺术角度讲,文化百花齐放、百花争艳,当然很好。但是,从思想角度讲,各演各的戏,各唱各的调,达不到统一,形成不了合力,又是一件坏事。湖北城市文化需要有特色,有个性,但也不能杂乱无章,要统一在荆楚文化的旗帜下。兼收并蓄、多元共存;崇尚创新、敢为人先;爱国忧民、忠贞报国;笃信儒学、崇文重教这是荆楚文化的主旋律,是湖北先民留给我们后世的珍宝,是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力量源泉,各个城市都要加以弘扬。武汉市作为省会城市、华中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要根据“率先建成文化强市”和“湖北文化中心示范区”的目标,在都市文化发展上科学规划。适度超前、提高品位、形成特色,努力成为全省文化集聚、辐射的中心。其他城市又要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各地实际,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文化街区等方面注重地方特色,体现人文内涵,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和谐就是差异性与同一性的有机统一。
  5. 人本理念,公众参与。城市是市民的居所和精神家园,城市建设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对市民的关注与关心。无论是文化硬件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不断挖掘、发现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并努力为市民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同时,要大力强化市民对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参与意识,努力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要强化市民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城市文化特色是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的大事。从根本意义上说,市民既是珍贵文化特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特色的传承者。优秀的城市文化可以促进居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能够使居民具有强烈的城市主人意识,从而积极参与城市的文化建设。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着力塑造具有责任心、进取心、自信心、包容心的文明市民,不断增强城市居民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进而提升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6. 挖掘内涵,打造品牌。名牌城市崛起之路是漫长而艰难的,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寻找自己的主题文化。一个没有主题文化的城市,就像一艘没有舵手的船,永远找不到自己航行的方向,而反观那些在历史中形成了主题文化的城市,却在风浪中走到今天,而且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第一,要创造有国际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体系。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的确立,必须借助于如电视、报纸等有一定覆盖面的颇具影响的新闻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外省有很多城市在中央电视台做城市文化的公益广告,而湖北省一家也没有,这一缺环应尽早补上。第二,经常性地举办一些高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持续蓬勃发展的城市经济等。近年来许多城市的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市的节庆活动,利用自己城市独特的节庆活动提高本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本市与众不同的城市形象,如宜昌国际旅游节、武汉杂技节、荆州龙舟邀请赛等。第三,设立专门的“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为城市硬件和软件建设提供咨询、规划和监督。今天在城市文化建设领域,有着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需要运用“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理论展开实践。例如如何在武汉、荆州、襄樊等大型古代城市遗址特别集中的城市,设立“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特区”,给予特殊保护政策的课题;如何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实现以汉阳钢厂等为代表的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课题;如何面对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有利时机,实现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课题;如何借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举办经验,在湖北省开展“荆楚文化之都”活动的课题,等等。
  7. 生态建设,天人合一。一个文化特色鲜明、底蕴丰厚的城市,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生机活力的城市,在生态文明方面走在其他城市的前面。现在某些城市的示范社区、康居工程建设项目,从生态角度看,绿化还不够,这里既有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也有技术、规划、设计问题,还有经济、资本、利益问题。可以说,没有绿色生态的城市,是一个苍白而机械的城市,很难是一个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和谐的文明城市。我们很难想象,广阔无际的北方草原与江南水乡的城市会具有完全相同的生态环境文化。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文明起源和生态类型,城市的建筑与社区也应有不同的风格与文化内涵。湖北省的城市应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寻找生态文明,在生态中缔造物质文明。生态活力孕育了文化活力,造就了经济活力,经济活力又进一步为城市充实了文化活力和生态活力。生态文明与城市文化呈现出互动互融的发展。在这方面,武汉市可以率先垂范:武汉是“江城”特色鲜明,更享有“水都”的美誉,水是武汉城市的依托,水文化也是武汉的文化特征。水文化应成为武汉的重要文化标志,应成为武汉的城市文化特色。在明确定位这个文化特色之后,在加强滨江滨湖水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在长江、汉水两岸开辟治水文化主题区、码头文化主题区、龙文化主题区、抗洪文化主题区、长江水文化主题区、桥文化主题区,在东湖建设水文化博物馆和水文化主题公园,等等。
  特色在凝固的历史中形成,也将在历史的延续中酝酿。城市文化特色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积累和发展,需要一个较长过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形成和完善。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明确发展方向和特色定位,培养城市风格,塑造城市特色,正成为世界性的课题而倍受关注。以人为本、文化丰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特色之路是湖北省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美]朱克英.城市文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4]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特色城市构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7]丁力.试论西安城市文化特点及其建设[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8]蔡云辉.论城市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4).
  [9]朱雪梅,王国光.立足城市文化,建设特色广州[J].城市开发,2003,(10).
  [10]展宝贞,战秉聚.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理论学习,2003,(5).
  [11]李传义.近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华中建筑, 2003,(5).
  [12]孙世强,孙路.浪漫三峡 风流宜昌——论城市文化品牌[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5).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