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真寺文化浅论(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西、博通古今的学者。他们还以“以儒诠经”的独特尝试,促进了伊期兰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近代的马明心、马来迟、马果园、马启西等一批著名阿訇,既是某一派别的宗教领袖,又是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他们不但主持日常的宗教活动,而且还常奔走呼号,传经布道,活跃于穆斯林社会。遇到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时往往振臂一挥,率领穆斯林群众进行反抗,为振奋民族精神、维护民族生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唐宋时期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极为繁荣。后来由于经堂教育的薄弱和消失,伊斯兰文化也随着销声匿迹。今天,我们在那里只见一些断壁残垣和博物馆里的文化珍品,而不见穆斯林文化活生生的载体。从中也可以反证出经堂教育的历史作用。
三、经堂教育是中国伊斯兰宗教教育与中国教育的结合,它促进了伊斯兰教育的民族化。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穆斯林的宗教教育,除了其共同特点外,还有其自己的特点,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民族文化传统,语言和环境等。中国内地穆斯林的宗教教育,在回族等民族共同体形成之前,共性的东西居多,因为那时多数经师、阿匐来自境外,他们受的教育自然是传统的伊斯兰教育。然而,在十四世纪回族形成之后,回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密切相关,同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教育随之孕育而生。经堂语和“小尔锦”的作用是宗教民族化的一种具体体现。胡太师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回族形成后的新变化。
胡登洲“课习儒学”使伊、儒贯通一家,以儒论经,更好地阐扬伊斯兰教义理。实现了两种文化的结合。十七世纪开始兴起的汉文译著活动是中国穆斯林宗教教育的继续深人和发展。汉文译著活动的参加者多是具体教育培养出的杰出人材,是胡登洲的再传弟子,他们能采取“以儒诠经”的方法建立起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哲学体系。事实证明,伊斯兰教育的本地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堂教育为在中国宣传和弘扬伊斯兰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倡兴,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经师、学者、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它还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育与中国教育的结合,它促进了伊斯兰教育的民族化。
经堂教育做为中国清真寺教育文化的主要形式,也受到了时代的冲击,当今,中国清真寺教育也在逐步地发生着变化。除少数地区仍坚持经堂教育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清真寺教育都从课本、内容、授课形式上做了大幅的调整。河南、陕西、山西以及西北地区的清真寺引进了阿拉伯国家大学的教材,并开授阿语语文等课,有的清真寺还实行了课堂制,有的清真寺还开设了电脑、英语等课,并聘请教授或留学归国的学生任教,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个师傅带十几个徒弟的形式,实行多师多课,逐步向正规教育靠扰。这些都是清真寺教育面临时代的挑战进行改革调整的尝试。相信随着时代的前进,清真寺的教育也会逐步趋于完善,与社会接轨,并不断地培养伊斯兰教人才,为伊斯兰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注人新的血液。
建筑文化
建筑艺术与建筑风格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非常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一种文化,中国清真寺的建筑恰恰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一个见证之一。中国清真寺建筑大体可分为两大体系:一类是以木结构为主、羽翼式造型的中国清真寺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基本上是中国特有的建筑型制;另一类清真寺建筑则更多地保留了阿拉伯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是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创建或重建的。明代的清真寺,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而清代则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大发展的高峰时期,中国清真寺的特有建筑型制正是在此时完全形成的。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具有以下特点:
一、布局完整。中国清真寺绝大多数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并且往往是一串四合院制度。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若干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每一进院都有自己独具的功能要求和艺术特色,而又循序渐进、层层引深,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陕西西安化党巷清真寺、北京东四清真寺、牛街礼拜寺、郑州清真寺、安徽寿县清真寺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作。院落的循序渐进,使清真寺显得深造尊严;建筑物的井然有序,突出了清真寺的严肃整齐和丰富性;整个艺术形体的重重叠落,又加强了主要建筑高大雄伟的姿态和巍峨气势,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注重总体艺术形象的特点。
二、中国化的建筑类型
内地清真寺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型制,一般都具有中国的特点,这些特点突出表现在大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上。
中国式的庙门制度、中国传统楼阁式的邦克楼、中国大木起背式的礼拜殿、勾连搭的建筑结构等都是已经民族化的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形式。
三、中西合壁的建筑装饰
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是中国清真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清真寺建筑的鲜明特点之一。不少清真寺都成功地将伊斯兰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融汇贯通,把握住建筑群的色彩基调,突出伊斯兰教的宗教内容,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装饰手段,取得富有伊斯兰教特点的装饰效果。
中国很多著名的清真寺,都以其精美的彩绘艺术见长。如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山西太原古寺、北京东四清真寺、牛街礼拜寺、通州清真寺等,其后宫殿乃至龛上的彩画艺术精美绝伦,显得极其富丽堂皇。一般而言,华北地区多用青绿彩画,西南地区多为五彩盒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西北地区喜用蓝绿点金。何种颜色的彩画都源于中国传统。而这些彩画的共同之处又在于不同动物、人物图文、全用花卉、几何图案或阿拉伯语书法为饰,这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一个显著特色。
四、庭园处理富有中国情趣
中国清真寺大多具有浓厚生活情趣的庭园风格,反映出中国穆斯林不避世厌俗,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他们在寺院内遍植花草树木,设置香炉、鱼、缸、立碑悬匾、堆石叠翠。园林味十足,给人以赏心说目的感觉。
五、中国清真寺的伊斯兰教特点。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无论其式样如何繁多,也无论其如何吸收大量中国传统建筑手法,都必须严格遵守伊斯兰建筑的一些原则,具备伊斯兰建筑的某些基本特点。
从主要建筑设置方面,一般都有礼拜殿、邦克楼、望月楼、沐浴室、米合拉布、敏拜尔构成,方向上,大殿一律建在座西朝东方,大殿内绝对不供奉偶像,也绝不用动物图形为饰。
以上种种伊斯兰原则,使中国千姿百态的清真寺具有共同的特色,在中国宗教建筑之林中别具一格。
二、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在中国,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也不少。这类清真寺,多分布在新疆等民族地区,内地则或是早期的某些古寺或是近年来的新建寺。
中国早期清真寺采用砖石结构,平面布置,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上,基本都取阿拉伯式样,是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建筑物,这些清真寺的建造,一方面为中国古代建筑增。添了新方式、新内容;另一方面,也为作斯兰教建筑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新建和重修的清真寺,有不少都在门楼设计上吸取了穹顶式的阿拉伯风格,如北京下坡清真寺、临夏南关大寺等。
无论是中国传统风格为主的清真寺,还是以阿拉伯风格为主的清真寺,都是中阿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带有浓厚的伊斯兰教风格,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中国清真寺的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伊斯兰教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代表了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融汇与贯通,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清真寺文化是一个涵盖很广的综合体,它包含了教制文化、教育文化、建筑文化等许多方面,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特点,它是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铁国玺 金德成
唐宋时期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极为繁荣。后来由于经堂教育的薄弱和消失,伊斯兰文化也随着销声匿迹。今天,我们在那里只见一些断壁残垣和博物馆里的文化珍品,而不见穆斯林文化活生生的载体。从中也可以反证出经堂教育的历史作用。
三、经堂教育是中国伊斯兰宗教教育与中国教育的结合,它促进了伊斯兰教育的民族化。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穆斯林的宗教教育,除了其共同特点外,还有其自己的特点,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民族文化传统,语言和环境等。中国内地穆斯林的宗教教育,在回族等民族共同体形成之前,共性的东西居多,因为那时多数经师、阿匐来自境外,他们受的教育自然是传统的伊斯兰教育。然而,在十四世纪回族形成之后,回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密切相关,同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教育随之孕育而生。经堂语和“小尔锦”的作用是宗教民族化的一种具体体现。胡太师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回族形成后的新变化。
胡登洲“课习儒学”使伊、儒贯通一家,以儒论经,更好地阐扬伊斯兰教义理。实现了两种文化的结合。十七世纪开始兴起的汉文译著活动是中国穆斯林宗教教育的继续深人和发展。汉文译著活动的参加者多是具体教育培养出的杰出人材,是胡登洲的再传弟子,他们能采取“以儒诠经”的方法建立起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哲学体系。事实证明,伊斯兰教育的本地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堂教育为在中国宣传和弘扬伊斯兰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倡兴,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经师、学者、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它还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育与中国教育的结合,它促进了伊斯兰教育的民族化。
经堂教育做为中国清真寺教育文化的主要形式,也受到了时代的冲击,当今,中国清真寺教育也在逐步地发生着变化。除少数地区仍坚持经堂教育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清真寺教育都从课本、内容、授课形式上做了大幅的调整。河南、陕西、山西以及西北地区的清真寺引进了阿拉伯国家大学的教材,并开授阿语语文等课,有的清真寺还实行了课堂制,有的清真寺还开设了电脑、英语等课,并聘请教授或留学归国的学生任教,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个师傅带十几个徒弟的形式,实行多师多课,逐步向正规教育靠扰。这些都是清真寺教育面临时代的挑战进行改革调整的尝试。相信随着时代的前进,清真寺的教育也会逐步趋于完善,与社会接轨,并不断地培养伊斯兰教人才,为伊斯兰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注人新的血液。
建筑文化
建筑艺术与建筑风格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非常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一种文化,中国清真寺的建筑恰恰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一个见证之一。中国清真寺建筑大体可分为两大体系:一类是以木结构为主、羽翼式造型的中国清真寺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基本上是中国特有的建筑型制;另一类清真寺建筑则更多地保留了阿拉伯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是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创建或重建的。明代的清真寺,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而清代则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大发展的高峰时期,中国清真寺的特有建筑型制正是在此时完全形成的。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具有以下特点:
一、布局完整。中国清真寺绝大多数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并且往往是一串四合院制度。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若干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每一进院都有自己独具的功能要求和艺术特色,而又循序渐进、层层引深,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陕西西安化党巷清真寺、北京东四清真寺、牛街礼拜寺、郑州清真寺、安徽寿县清真寺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作。院落的循序渐进,使清真寺显得深造尊严;建筑物的井然有序,突出了清真寺的严肃整齐和丰富性;整个艺术形体的重重叠落,又加强了主要建筑高大雄伟的姿态和巍峨气势,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注重总体艺术形象的特点。
二、中国化的建筑类型
内地清真寺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型制,一般都具有中国的特点,这些特点突出表现在大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上。
中国式的庙门制度、中国传统楼阁式的邦克楼、中国大木起背式的礼拜殿、勾连搭的建筑结构等都是已经民族化的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形式。
三、中西合壁的建筑装饰
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是中国清真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清真寺建筑的鲜明特点之一。不少清真寺都成功地将伊斯兰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融汇贯通,把握住建筑群的色彩基调,突出伊斯兰教的宗教内容,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装饰手段,取得富有伊斯兰教特点的装饰效果。
中国很多著名的清真寺,都以其精美的彩绘艺术见长。如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山西太原古寺、北京东四清真寺、牛街礼拜寺、通州清真寺等,其后宫殿乃至龛上的彩画艺术精美绝伦,显得极其富丽堂皇。一般而言,华北地区多用青绿彩画,西南地区多为五彩盒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西北地区喜用蓝绿点金。何种颜色的彩画都源于中国传统。而这些彩画的共同之处又在于不同动物、人物图文、全用花卉、几何图案或阿拉伯语书法为饰,这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一个显著特色。
四、庭园处理富有中国情趣
中国清真寺大多具有浓厚生活情趣的庭园风格,反映出中国穆斯林不避世厌俗,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他们在寺院内遍植花草树木,设置香炉、鱼、缸、立碑悬匾、堆石叠翠。园林味十足,给人以赏心说目的感觉。
五、中国清真寺的伊斯兰教特点。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无论其式样如何繁多,也无论其如何吸收大量中国传统建筑手法,都必须严格遵守伊斯兰建筑的一些原则,具备伊斯兰建筑的某些基本特点。
从主要建筑设置方面,一般都有礼拜殿、邦克楼、望月楼、沐浴室、米合拉布、敏拜尔构成,方向上,大殿一律建在座西朝东方,大殿内绝对不供奉偶像,也绝不用动物图形为饰。
以上种种伊斯兰原则,使中国千姿百态的清真寺具有共同的特色,在中国宗教建筑之林中别具一格。
二、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在中国,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也不少。这类清真寺,多分布在新疆等民族地区,内地则或是早期的某些古寺或是近年来的新建寺。
中国早期清真寺采用砖石结构,平面布置,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上,基本都取阿拉伯式样,是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建筑物,这些清真寺的建造,一方面为中国古代建筑增。添了新方式、新内容;另一方面,也为作斯兰教建筑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新建和重修的清真寺,有不少都在门楼设计上吸取了穹顶式的阿拉伯风格,如北京下坡清真寺、临夏南关大寺等。
无论是中国传统风格为主的清真寺,还是以阿拉伯风格为主的清真寺,都是中阿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带有浓厚的伊斯兰教风格,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中国清真寺的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伊斯兰教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代表了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融汇与贯通,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清真寺文化是一个涵盖很广的综合体,它包含了教制文化、教育文化、建筑文化等许多方面,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特点,它是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铁国玺 金德成
上一篇:文化帝国主义的几种理论形态
下一篇: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