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化一词的提出,文化全球化一词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对这一概念需从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文化全球化的含义等几个方面来界定。另外,英语作为应用极为广泛的语种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其存在状态与走向也应予以关注。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文化/英语
【正文】
一、众说纷纭“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80 年代在西方报纸上出现的。90年代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一词被广泛地引用到各个领域,与此相关的概念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一般有以下几种理解:
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
第二,全球化不单指经济生活全球化,而且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
第三,全球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都从各自的领域作出解释。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
第四,应当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描述的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深刻变化,这样的变化并不是新现象。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全球化的表现(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术动态课题组,《世界经济全球化研究现状》,载《人民日报》,1998年8月22日。)。
不过把全球化的概念理解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全球化可进一步理解为行为主体的发展并建立起全球网络这样的过程。
全球化含义的不同,对其理解也就不同了。有人提出:(1 )全球化是带有全局性、超国界、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2 )一体化带有制度趋同的意思,实际上不可能出现一个单质世界,所以可提全球化,不可提全球一体化。(3)不加定语的全球化是不准确的, 因为只有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是一种现实趋势。其他如文化、宗教、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虽有相互影响和吸收,但不可能实现全球化(注:张宝珍《经济全球化要研究的十大问题》,载《世界经济》,1998年9期,第25页。 )。
二、文化全球化的意义
费孝通先生在描述20世纪的局面时说:“20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战国世纪”,“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注: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载《读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1期,第8页。)。 这种形成的过程,我就将之定义为“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提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第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狭隘的民族文化保护主义和殖民主义。
第二,它拓宽了文化分类的范围。
第三,它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并对我们的建设事业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这为文化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实现全世界的和平和共同发展的理想是这一过程的理论基础。
三、对文化全球化的认识
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我们不妨将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称之为“全球化文化”(globlized cultures)。对全球化文化特性的认识就是对文化全球化的把握。
第一,全球化文化不是某一种文化的扩张和垄断,如人们担心的“美国化”、“中国化”。也不是世界上的主要文化,如“儒家文化”、“西方文化”。而是包括一切文化的整合体。
当今世界存在着各种文化群体,他们在世界融合的过程中为了维护各自的特征、自我肯定和认同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产生多种多样的担忧和抵抗。这些矛盾和冲突不是表现为某一两种文化的对抗,也不只是与主要文化有关。例如,“日本化”对韩国的威胁就要比“美国化”大得多。而柬埔寨更害怕“越南化”,斯里兰卡害怕“印度化”。各种“文化圈”,如“中华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从某方面来说是一种想象性的群性,从另一方面来说则制造了文化间的“壁垒”,形成更大范围的文化垄断。我们所说的全球化文化涉及的是一切文化。
第二,全球化文化不是建立在土地疆域划分基础上的一种文化,而是建立在文化主体——人的基础上的文化。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Toynbee )为解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提出“挑战与回应”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该民族对其所生成环境所作的挑战的一种回应(注: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09页。)。也就是说, 每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对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重大的作用。人们从地理环境的不同归纳出东西文化的差异。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扩大和日益复杂,文化的差异更加明显。即使同一社会的成员,由于个体的不同也存在着文化差异。而不同的民族国家、不同疆哉的人也能有着同样的文化观。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差异和依存关系,人的神圣性和普遍人性便成为能维持人类共同性和一致性的文化理念。如“民主”、“自由”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化文化真的会由这些理想而统一或同化,因为这些文化理想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处于本土化的进程之中,从而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我们所说的“全球化文化”中的“全球”更强调一个极为广大的人群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
第三,全球化文化的表征是一种动态的流动,而不是静态的文化形态。它主要表现为世界范围内各个文化群体间人员、技术、资金、意识形态的相互融通。
这种流动中,人们最注意的是意识形态的渗透。如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种全球化的意识形态的流动不是一个简单的观念输入、输出的过程,而必须通过“跨文化”的翻译。这个翻译过程就是一个“文化消化”的过程。当前,全球化意识形态流动中,主要是“自由”、“民主”、“权利”、“平等”等基本价值观念的流动。
第四,全球化文化不是否定世界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差别,也不是无视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对立。
文化全球化中弱势文化并不是处于受损害、遭消解的被动地位。全球化文化不是强势文化同化弱势文化的文化。也不是弱势文化被同化的文化;既不是强势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以“世界”为处所的一体化文化。全球化文化是多向文化流动而产生的多元、多重组合形式。不同的流动方式就有不同的文化存在场所。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说,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全球化文化是一种复数的文化。但互不相关、互不流通的各种民族文化即使并存于世,也不能称其为全球化文化。在这种相互的交流中,各种文化的地位是平等的,应充分发扬所有文化的优点,从而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局面。
对此点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随着“文化商品化”程度的加深,各商业大国的文化随着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份额的扩大而影响范围增大。某些西方国家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加强本国文化的渗透,从而达到“文化殖民化”的目的。但历史表明殖民主义不可能解决文化共存的问题。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吸取当地文化的优点,创造和谐的局面是我们文化推广的目的所在。
四、文化全球化中的英语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个方面,而并非它的全部。语言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文化的发展可以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前提。
毋须置疑,英语的应用席卷全球,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语”。根据英国文化委员会所做的名为“English 2000”的大型调查数据表明:全球以英语为母语者为3.5亿;到2000年, 全世界的英语学习者将超过10亿;英语教学工业(the English teaching industry )每年给英国带去70多亿英镑的有形和无形收入(注:姜亚军《英语姓什么》,载《读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1期,第141页。)。
英语的不断国际化必然会产生英语的迅速本土化。“新加坡英语”、“中国英语”、“日本英语”等纷纷出现,“English ”也得到了许多英语研究专家的认同,“英语是所有英语使用者的共同财富”得到人们的共识。但问题在于谁是“标准英语”呢?当Oxford Englishes, King's English变成一种方言,地位与“Chinglish”相当, 英语会不会分裂成互不相通的语言呢?
在获得每年70亿英镑的同时,英国没有忘记如何坚守这一肥硕的自然资源,加强了对英语“标准”的控制。但曾在“日不落帝国”日落之时救了英国一命的美国则加紧了对英语的争夺。它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后盾和现代化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式英语”(American English)。甚至迫使戴安娜王妃不能讲纯正的“皇家英语”, 查尔斯王子不得不站出来说:“英国英语比美国英语好。英国人疾呼:英语发生危机了(注:姜亚军《英语姓什么》,载《读书》,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第11期,第141页。)。
但英语在广泛推广的同时也背上了“语言入侵”、“文化侵略”和“精神污染”的罪名,当越来越多的华人对好莱坞、麦当劳、迪斯尼眉飞色舞,而对《红楼梦》、《三国演义》一无所知之时,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还我河山”。
几十年来一直推广英语的菲律宾于1993年7月8日推出了一个双语政策,规定学校使用两种语言教学。品质教育、社会学、艺术等使用加禄语(Philipino),以弘扬本国文化和表现本土生活方式, 英语则用于自然科学教学和国际交流。(注:姜亚军《英语姓什么》,载《读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1期,第141页。 )。但这样一来就真能保住其传统吗?
英语又将何处去?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文化/英语
【正文】
一、众说纷纭“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80 年代在西方报纸上出现的。90年代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一词被广泛地引用到各个领域,与此相关的概念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一般有以下几种理解:
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
第二,全球化不单指经济生活全球化,而且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
第三,全球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都从各自的领域作出解释。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
第四,应当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描述的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深刻变化,这样的变化并不是新现象。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全球化的表现(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术动态课题组,《世界经济全球化研究现状》,载《人民日报》,1998年8月22日。)。
不过把全球化的概念理解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全球化可进一步理解为行为主体的发展并建立起全球网络这样的过程。
全球化含义的不同,对其理解也就不同了。有人提出:(1 )全球化是带有全局性、超国界、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2 )一体化带有制度趋同的意思,实际上不可能出现一个单质世界,所以可提全球化,不可提全球一体化。(3)不加定语的全球化是不准确的, 因为只有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是一种现实趋势。其他如文化、宗教、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虽有相互影响和吸收,但不可能实现全球化(注:张宝珍《经济全球化要研究的十大问题》,载《世界经济》,1998年9期,第25页。 )。
二、文化全球化的意义
费孝通先生在描述20世纪的局面时说:“20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战国世纪”,“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注: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载《读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1期,第8页。)。 这种形成的过程,我就将之定义为“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提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第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狭隘的民族文化保护主义和殖民主义。
第二,它拓宽了文化分类的范围。
第三,它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并对我们的建设事业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这为文化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实现全世界的和平和共同发展的理想是这一过程的理论基础。
三、对文化全球化的认识
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我们不妨将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称之为“全球化文化”(globlized cultures)。对全球化文化特性的认识就是对文化全球化的把握。
第一,全球化文化不是某一种文化的扩张和垄断,如人们担心的“美国化”、“中国化”。也不是世界上的主要文化,如“儒家文化”、“西方文化”。而是包括一切文化的整合体。
当今世界存在着各种文化群体,他们在世界融合的过程中为了维护各自的特征、自我肯定和认同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产生多种多样的担忧和抵抗。这些矛盾和冲突不是表现为某一两种文化的对抗,也不只是与主要文化有关。例如,“日本化”对韩国的威胁就要比“美国化”大得多。而柬埔寨更害怕“越南化”,斯里兰卡害怕“印度化”。各种“文化圈”,如“中华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从某方面来说是一种想象性的群性,从另一方面来说则制造了文化间的“壁垒”,形成更大范围的文化垄断。我们所说的全球化文化涉及的是一切文化。
第二,全球化文化不是建立在土地疆域划分基础上的一种文化,而是建立在文化主体——人的基础上的文化。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Toynbee )为解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提出“挑战与回应”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该民族对其所生成环境所作的挑战的一种回应(注: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09页。)。也就是说, 每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对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重大的作用。人们从地理环境的不同归纳出东西文化的差异。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扩大和日益复杂,文化的差异更加明显。即使同一社会的成员,由于个体的不同也存在着文化差异。而不同的民族国家、不同疆哉的人也能有着同样的文化观。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差异和依存关系,人的神圣性和普遍人性便成为能维持人类共同性和一致性的文化理念。如“民主”、“自由”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化文化真的会由这些理想而统一或同化,因为这些文化理想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处于本土化的进程之中,从而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我们所说的“全球化文化”中的“全球”更强调一个极为广大的人群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
第三,全球化文化的表征是一种动态的流动,而不是静态的文化形态。它主要表现为世界范围内各个文化群体间人员、技术、资金、意识形态的相互融通。
这种流动中,人们最注意的是意识形态的渗透。如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种全球化的意识形态的流动不是一个简单的观念输入、输出的过程,而必须通过“跨文化”的翻译。这个翻译过程就是一个“文化消化”的过程。当前,全球化意识形态流动中,主要是“自由”、“民主”、“权利”、“平等”等基本价值观念的流动。
第四,全球化文化不是否定世界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差别,也不是无视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对立。
文化全球化中弱势文化并不是处于受损害、遭消解的被动地位。全球化文化不是强势文化同化弱势文化的文化。也不是弱势文化被同化的文化;既不是强势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以“世界”为处所的一体化文化。全球化文化是多向文化流动而产生的多元、多重组合形式。不同的流动方式就有不同的文化存在场所。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说,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全球化文化是一种复数的文化。但互不相关、互不流通的各种民族文化即使并存于世,也不能称其为全球化文化。在这种相互的交流中,各种文化的地位是平等的,应充分发扬所有文化的优点,从而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局面。
对此点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随着“文化商品化”程度的加深,各商业大国的文化随着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份额的扩大而影响范围增大。某些西方国家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加强本国文化的渗透,从而达到“文化殖民化”的目的。但历史表明殖民主义不可能解决文化共存的问题。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吸取当地文化的优点,创造和谐的局面是我们文化推广的目的所在。
四、文化全球化中的英语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个方面,而并非它的全部。语言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文化的发展可以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前提。
毋须置疑,英语的应用席卷全球,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语”。根据英国文化委员会所做的名为“English 2000”的大型调查数据表明:全球以英语为母语者为3.5亿;到2000年, 全世界的英语学习者将超过10亿;英语教学工业(the English teaching industry )每年给英国带去70多亿英镑的有形和无形收入(注:姜亚军《英语姓什么》,载《读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1期,第141页。)。
英语的不断国际化必然会产生英语的迅速本土化。“新加坡英语”、“中国英语”、“日本英语”等纷纷出现,“English ”也得到了许多英语研究专家的认同,“英语是所有英语使用者的共同财富”得到人们的共识。但问题在于谁是“标准英语”呢?当Oxford Englishes, King's English变成一种方言,地位与“Chinglish”相当, 英语会不会分裂成互不相通的语言呢?
在获得每年70亿英镑的同时,英国没有忘记如何坚守这一肥硕的自然资源,加强了对英语“标准”的控制。但曾在“日不落帝国”日落之时救了英国一命的美国则加紧了对英语的争夺。它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后盾和现代化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式英语”(American English)。甚至迫使戴安娜王妃不能讲纯正的“皇家英语”, 查尔斯王子不得不站出来说:“英国英语比美国英语好。英国人疾呼:英语发生危机了(注:姜亚军《英语姓什么》,载《读书》,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第11期,第141页。)。
但英语在广泛推广的同时也背上了“语言入侵”、“文化侵略”和“精神污染”的罪名,当越来越多的华人对好莱坞、麦当劳、迪斯尼眉飞色舞,而对《红楼梦》、《三国演义》一无所知之时,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还我河山”。
几十年来一直推广英语的菲律宾于1993年7月8日推出了一个双语政策,规定学校使用两种语言教学。品质教育、社会学、艺术等使用加禄语(Philipino),以弘扬本国文化和表现本土生活方式, 英语则用于自然科学教学和国际交流。(注:姜亚军《英语姓什么》,载《读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1期,第141页。 )。但这样一来就真能保住其传统吗?
英语又将何处去?
上一篇:透视挑战鲁迅的三种手法
下一篇: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