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比语言能力本身更重要。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学习尤其是翻译非常关键的要素,这可以从词汇和交际话语两方面着手。
关键词: 文化意识 交际话语 跨文化交际
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于1971年指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他还认为仅仅学习某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怎样使用那种语言,即必须掌握使用那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必须懂得什么时候使用何种语体和语言的形式,怎样以适当的方式表示客气、友好等。而且在与外国人的交际中,他们并不会因为你对语音或句法方面的错误而笑话你。相反,违反讲话规则常常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比语言能力本身更重要。
我们日常英语学习时,过于注重了语言能力的学习,忽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传统知识,忽视语言的使用不仅受本身结构的制约,而且受社会文化规则的影响。所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英语学习中,尤其是翻译中应该备受重视。
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从词汇和交际话语两方面着手。
一、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起着重要的传递信息的作用。各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都在词汇中有相应的反映。中西方词汇和差异主要源于:
1.宗教信仰
《圣经》对西方语言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仅《圣经》中被引入辞典的就多达七百余条,如“raise Cain”原意为“惹恼该隐”。据圣经旧约全书所述,该隐是人间第一对夫妻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他有一次发怒,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上帝记下了该隐的这一罪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该隐成了一切邪恶的代名词。因此,“生了该隐”无异于唤醒了鬼魂,或召来了暴徒。
2.文学作品
《大学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police were rather angry because Jeremy was hardly trusted and the author cried wolf.”“cry wolf”出自《伊索寓言·牧童和狼》,这里指“说假话”。
“There’s the rub, for it is a claim that can be neither wholly admitted nor wholly dismissed.”“there is the rub”源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其翻译应为“疑难所在”。
3.历史事件
My point is that it has been a Pyrrhic victory. In no country in the world are politicians held in greater or more open division than they have here. Pyrrhic是古希腊北部伊庇鲁斯的国王。公元279年他与罗马人在Asculum交战,虽然赢得胜利,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Pyrrus victory”指“损失惨重的胜利”。
Bushlip.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竞选时曾发誓:“Read my lips, no more tax.”然而他上台不久,他就提税,“bushlip”可译为“出尔反尔”。
Let’s do a Clinton.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不知何时起有了言而不信的名声,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Let’s have a complete reversal.”
4. 俚语
“It’s a steal.” 不能译为“这是偷来的。”而应是“这是个便宜货。”
“a big wheel in the car company”不能译为“汽车公司的一个大车轮”而应是“有影响的人物。”
“You are deeply nuts.”应译为“你真是疯了。”
The weather forecast was all wet: instead of storm, we had a sunny day. “all wet”的正确含义是“完全搞错了”。
5. 成语
He is a man of moods. Don’t get his back up. 由于猫发怒时拱起背,“get one’s back up”在这里转义为惹恼某人。
That country’s economy is going to the dogs.“go to the dogs”这里译为“每况愈下”。
They sold the secrets to the Russians for a song. “for a song”切忌译为“唱一首歌”,而应为“非常廉价地出售”。
It is really once in a blue moon that she was so beautifully dressed. 据说,太阳和月亮有时会呈蓝色,但同时呈蓝色的时候极少。所以“Once in a blue moon”在这里引申为“千载难逢”。
二、交际话语
在交际中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就会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一些交际用语是不能用母语的模式来释义或应答的。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来说,交际话语的差异表现为:
1. 寒暄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习惯说:“你去哪儿”、“你吃了吗”或是“慢走,多保重”,但对西方人说,则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或是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一般直呼其名,如Tom, Mr. Liu, etc. 搭讪的方式一般多谈天气,如Nice day, isn’t it?在他们看来,见面问人去向有打探别人隐私之嫌;问人吃了没有,意味着你将邀请对方吃饭;另外,快走不礼貌吗?我身体好,为什么要“take care”?
2. 礼貌用语
比如去朋友家做客,主人问:“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我们不能按中文方式回答:“Thank you”,而应该说“Yes , please.”表示接受,“No, thank you”表示谢绝,含糊的“Thank you”会使人不理解你到底是要还是不要。
当别人向我们说“Thank you”时,我们习惯回答“不用谢”、“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但这种礼貌用语会使对方很尴尬。因为“That’s my duty”是值班人员的用语,“Never mind”会让对方认为你不愿意接受谢意,其回答应是“You are welcome”或“It’s my pleasure”。
3.交际话语的情境性
在《走遍美国》第一集第三幕中Richard送Alexandra只送到房门口便说再见,在中国人看来是不礼貌的,而西方人送客的习惯就是如此。
综上所述,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从词汇和交际语两方面着手的,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外语书籍、报刊、看外文电影、听外语歌、与外国朋友交流等各种方式增强自己对西方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西方文化知识更加丰富,使自己的翻译水平日趋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海运,方如玉.英语成语来龙去脉(修订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2]汪家丽.英语成语故事汇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