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浒传》中卢俊义形象及其悲剧成因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摘要:卢俊义是剥削阶级,同时也是受官僚阶级压迫的受害者,是一位具有特色的悲剧性人物。本文通过研究卢俊义的形象及悲剧成因,揭露《水浒传》中“官逼民反”的思想,哪怕是剥削阶级,没有政府的支持,依旧无法保存财产。

  关键词:《水浒传》 人物形象 悲剧成因 启示

  《水浒传》虽是小说,却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封建社会残酷的阶级斗争提供了一面镜子。卢俊义就是其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人物。

  一、《水浒传》中卢俊义的悲剧命运

  卢俊义是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外号“玉麒麟”,棍棒武艺天下无双,其枪、棒、拳被称为“河北三绝”,北京大名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浪子燕青原是他的仆人。《水浒传》中卢俊义初见吴用时说的话是:“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1]其人家世清白,恪守封建礼教,坚决维护封建正统秩序。卢俊义在被“框上梁山”之前的具体行动是其阶级出身和思想意识的体现。

  宋江仰慕卢俊义,为壮大梁山声势,欲将其诓上山。吴用与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与哑童子,前往卢俊义府上为其算命。吴用听到他出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大惊失色,说卢俊义“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说其若要避灾,则需前往东南千里之外,并在墙上题下“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士手提三尺剑,反时须斩逆臣头。”的藏头反诗。

  卢俊义中计,欲前往泰安州避祸。途经梁山时中埋伏,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卢俊义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也未强迫,将其放回。待其回到家中,发现他的妻子贾氏已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奸夫淫妇诬陷卢俊义勾结叛匪,卢俊义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众好汉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上得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与宋江都是“梁山泊总兵都头领”。忠义堂前亦竖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的大旗。

  招安之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参与指挥了征辽、讨方腊等战,屡立战功。后被高俅毒酒所伤,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纵观卢俊义一生,起初,卢俊义是河北大名府的富豪,开着当铺,放高利贷剥削平民,属于剥削平民的地主阶级;后被宋江陷害,被骗上梁山,成了梁山阶下之囚;之后坐上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与宋江平起平坐;最后被高俅毒害,坠江身亡。其一生经历可谓大起大落,而每次起落的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含义。

  二、卢俊义的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

  卢俊义在《水浒传》中是“忠义无比”、“出身富豪”、“才能出众”、“文武双全”的形象,他虽受官僚阶级压迫却依旧效忠于北宋朝廷。而后作者却使其“落草为寇”,成为梁山主要首领之一,如此戏剧性的转折自有其特殊的思想意义。

  (一)被“诓上梁山”

  《水浒传》中大多英雄都是受到官僚阶级压迫,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而卢俊义却是身为地主阶级,虽受官僚阶级压迫,却不至“落草”,前文提到,宋江仰慕卢俊义的名号,为了壮大梁山的声势,才想将其诓上梁山。

  宋江是一名心怀“诏安”心思的梁山水泊领导者,其吸引的多是末路英雄,在他领导下的梁山也并没有高举义旗、招兵买马、推翻北宋朝廷的想法,只待朝廷赦免众人罪状,就顺从诏安。梁山好汉们大多也渴望凭借自己的武艺,博得个封妻荫子,而不是以草寇之名终其一生。所以当时的梁山是没有能力也不愿与官府对抗的,但是为了能在官府的围剿中存活下来,梁山需要文武双全、德高望重之人坐镇;其次,若“剥削世家”和“卫道士”都能“造反”,这对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会造成巨大震动,同时也可以为梁山增加号召力。而卢俊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宋江选中,因此开始了其悲剧的人生。倘若吴用没有骗其上山,卢俊义更可能继续以“剥削世家”的地主阶级身份在大名府过着安定、富裕的生活。

  (二)被官僚阶级压迫

  卢俊义本是大富豪,属于剥削阶级,但与封建官僚阶级和一般地主阶级相比,他有其特殊性。首先,卢俊义有权无势,其通过发放高利贷积累财产,但没有利用这些财富进入当时封建官僚统治集团,不属于统治阶级,就会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其次,卢俊义还是一个卫道之士,他“奉公守法”,积极拥护封建制度,他通过开当铺剥削人民财产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是合理合法的。这两点使卢俊义平时与官僚阶级没有明显利害关系,阶级利益基本一致,但一旦发生利害关系,卢俊义就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当李固向梁中书高发卢俊义已在梁山做了第二把交椅时,梁中书立刻与卢俊义翻脸,对其进行迫害,对高发内容的真假,统治阶级并不在意。若卢俊义真的投靠梁山,那便要影响王朝统治,对自身利益产生威胁,必须除去;若卢俊义被陷害,官府也可以装作不知,然后肆无忌惮的搜刮卢俊义家族世代累计的巨额家产,何乐不为。

  卢俊义被妻子和李固陷害后,在梁中书严刑拷打下形成冤狱的情节,充分反映了当时官僚阶级的黑暗,以及他们绝不放过任何压榨人民财富机会的贪婪程度。

  (三)卢俊义自身性格的局限性

  腐朽无能的政府通常会体现出欺软怕硬的特点,北宋政府也不例外,而卢俊义面对统治阶级表现得十分软弱,这也是卢俊义人生悲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俊义在梁中书的留守司堂上表现得非常温驯,甚至屈辱。上堂以后,其首先申诉:“小人一时愚蠢,被梁山泊吴用假作卖卦先生来家,口出讹言,煽惑良心,掇赚到梁山泊,软监了两个多月。今日幸得脱身归家,并无歹意,望恩相明镜。”等到申诉不通,就“跪在厅下,叫起屈来”。最后被梁中书严刑逼供,屈打成招,没有一句反抗的话。在同一回里,石秀只身一人前去营救卢俊义,跳酒楼、劫法场,尤其在留守司公堂之上,石秀被押在厅下,睁圆怪眼,高声大骂:“你这败坏国家、害百姓的贼!我听着哥哥将令,早晚便引军来打你城子,踏为平地,把你砍做三截!先教老爷来和你们说知。”听到石秀的这番话,梁中书不仅没有大怒而对之加以重刑,而是“沉吟半响”后,连刑法都没有动,就把石秀收监了。石秀与卢俊义的两种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卢俊义缺少如石秀一般的革命精神,卢俊义单枪匹马与梁山为敌,为的是向朝廷“邀功请赏”,而石秀所体现出来的是光明磊落、舍己救人的革命精神。卢俊义的这种软弱性格,为其后来成为梁山领袖,在其和宋江两位投降主义的领导者领导下,梁山起义失败埋下了伏笔。

  三、卢俊义的悲剧命运的启示

  (一)梁山集团不能算作农民起义

  卢俊义是被宋江“诓上梁山”,上梁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走投无路,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无法被政府认同,而不是自发的参与。上梁山也是为了等待机会,接受朝廷诏安,将功补过,为朝廷效力。农民起义有一重要要求,那就是以推翻现政权、重新建立自己的政权为目标。梁山英雄之所以聚会水洼,如前文所说主要是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并非有意要以梁山泊为根据地建立新政权。其本质上与朝廷的利益一致,他们提出“替天行道”的口号,其目的是除暴安良,攘除奸邪,本质上是维护朝廷统治,这从接受诏安后梁山英雄平定方腊叛乱中也可看出。梁山英雄渴望建功立业,得到朝廷的封赏,而不是破而后立、取而代之。

  (二)北宋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官民对立而不是阶级对立,当时社会基础是民,这里的民指没有官位的老百姓,既有地主,也有平民、奴仆之类,当然还有少数下层官吏。官是指政府各级现任官员和候补官员以及退休的绅士。卢俊义与官僚阶级一样也属于剥削阶级,其与梁山大多数英雄所处的阶级不同,他既不像李逵等属于流民阶级,也不像林冲、杨志等原本属于封建官僚阶级,却一样上了梁山,与封建官僚阶级对抗,虽然封建官僚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各种矛盾,但社会的基本矛盾依旧是官民对立。

  四、结语

  《水浒传》中卢俊义的形象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失败的艺术形象。虽然在形象塑造的逻辑结构上存在一些争议,但是该人物形象仍能很好的反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个拥有“第一等长者”的身份,“忠义无双”的品格,“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理想人物形象一生遭受多次迫害,最后被迫害致死,一方面体现了北宋政府的腐朽统治,另一方面体现了梁山起义投降思想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传[M].长春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2]施耐庵.水浒传[M].长春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3]李忠明.论《水浒传》梁山聚义的起因、性质和结局[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0月30日.140-147页.

  [4]李忠明.论《水浒传》梁山聚义的起因、性质和结局[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0月30日.140-147页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