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汉文化板块:大而不强。西汉文化因王朝存续时间长、国力强大等因素,文化资源遍及我省各地,更因人们对汉民族血统与身份的认同,有关文物、遗迹、文化风俗等均有着较深厚的民间基础,得到最广泛的大众认可与接受,文化内涵的传承延续至今、从未断续。我省汉文化产业于2006年正式启动,先后建设了汉长安城遗址公园和以汉阳陵景区为代表的汉代皇帝陵多个项目,汉中的刘邦足迹、拜将台等文化之旅项目,规划耗资600亿的汉城湖景区、昆明池休闲景区复建等等,几乎都是大手笔投资,目前已成规模。但深入分析,迄今为止的汉文化产业板块仍呈现出“大而不强”的态势。一方面,汉文化的旅游影响力完全不能在全国乃至于世界形成应有的品牌竞争力,更缺乏领头羊项目;另一方面,已有的开发主要还停留在表面的器物形态、景区规划上,没有真正彰显出汉文化的宏大内涵,因而亦不能真正释放出汉文化本身蕴含的强大吸引力。而事实上,汉字、汉服、汉礼、汉族……这些文化元素每一个都凝聚着巨大的文化魅力,更不要说我们还拥有数量可观、规模宏大的资源载体,因此要真正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汉文化系列项目,有待于开发的空白还非常之多。
4.唐文化板块:繁荣虚浮。唐文化是迄今为止我省历史文化资源中保护最好、开发最强、影响最大的板块。近年来,四个板块中对唐文化的开发着力最多、投入最大、涉及面最广,其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都已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挖掘、保护和开发,陆续出现了展示盛唐气象的国家5A级景区曲江遗址公园、大雁塔广场、大唐不夜城、大唐西市、大明宫遗址公园、大唐华清城等龙头产业,不乏精品工程;围绕唐十八陵的规划也是起点高、视野广,前景十分看好;还先后排演了多出反映大唐文化的剧目,如长恨歌、霓裳羽衣舞等。此外,伴随着唐文化旅游方面的斐然成绩,唐文化研究也在同步跟进,涌现了很多好的影视、文学、学术等力作。但仔细审视,我们也会发现,唐文化的产业发展虽然面面俱到、气势恢宏,但综合了各景区的建设、各种演出的内容,竟然颇多雷同,几乎千人一面,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从文化开发的内涵要求看,目前之所有项目都未能深刻地挖掘出唐文化之宏大蕴含,形式繁荣而内容虚浮,难以实现对其富有正能量的文化精神进行大力宣扬之愿景。
三、推动陕西周秦汉唐历史文化产业板块全面升级思路建言
开发周秦汉唐文化资源,必须立足高、放眼宽、格局大,要充分适应当前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求。周秦汉唐见证了华夏民族的成长、壮大,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库。这几个时代不但具有个性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也是一脉传承的,其时代特色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文化的主体。将这些文化基因活化,对周秦汉唐时代社会生活进行文化解读与创意再现,形成特色项目,融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旅游休闲,是我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抓手和项目突破点,这对于做好、做大、做强陕西文化产业并使之参与国际竞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承接地气,人民精神生活提升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十三五”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决定着陕西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四大历史文化产业板块的升级,无疑将对陕西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和优化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针对当前陕西周秦汉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打造陕西周秦汉唐文化板块,提升文化板块的层次和内容,建设国际一流的文化发展平台。
1.周秦汉唐中国精神的分块体现与凝聚提升。对周秦汉唐文化的时代精神要有意识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抽象提炼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中国精神,用物质载体的形式将四大文化内涵一一呈现出来。(1)建设大型龙头产业项目———风情小镇。首先,建设符合各自风格和特色、重点体现各个时代内涵的风情小镇。小镇的建设要能够表现每个时代的文化特点,给游客以视觉的冲击力,引发游客内心深处的文化情怀,最后上升为核心价值观的升华和内化。其次,统筹规划周秦汉唐风情小镇,要打破原有景区各自为政、分别建设的模式,避免各小镇之间内容重复、特色模糊、风格不清晰等问题,通过四个风情小镇的有机联系、层次表达,准确阐释其传承关系和联系纽带,既各自独立,展示时代的风采;又相互联系,有机整合为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全面展示中国精神。(2)学术并进,形成产、学、研一条龙。尽快全面设立相对应的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分中心,开拓中华传统文化学术视野下的学术平台,努力打造全球交流平台。通过正确认识承载周秦汉唐文化精神的资源载体,从形成背景、构成要素、理论基础、社会价值等多方面加强分析、研究,从中抽象出蕴含的民族性、时代性特征,将之贯穿、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实践中。
2.“一带一路”进程中周秦汉唐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经济新的开放战略、新的发展战略,是新常态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新机遇、新引擎,[5]这一战略也为陕西对外开放、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应借其东风,实现四大产业在多领域的跨界融合。(1)挖掘、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周秦汉唐文化,实现时代对接。周秦汉唐文化涉及领域广泛,具有诸多开创性文化成就,也都是在开放、交流中吸收、融化而得到完善和发展的。一方面,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根基,需要在保护中继承、继承中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文化也是世界遗产,来自于世界,作用于世界,是中国和世界联系的纽带。在“一带一路”进程中,文化联系更容易拉近各地区之间的距离,有关联的文化也更容易在各国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因此要积极地搭建文化桥梁,实现各地区之间的互通共融。(2)要壮大周秦汉唐产业,须文化与经济联袂并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既承担着公共宣传服务的义务,也肩负着促进经济、推动发展的责任。因此,周秦汉唐文化板块在建设、升级中既要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文化精品,也要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使其既能吸引来、也能留得住游客,更要浸入游客的内心,实现产出效益最大化。(3)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在四个板块的建设实践中。在文化的保护、建设、开发、经营等环节中始终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是时代要求。要呈现出优美的环境、和谐的人居状况,始终坚持绿色、循环、低碳,要总结、宣传、培育与各板块相适宜的生态文化,建立文化板块(景区)的生态保护法规条例,做好生态保护预案,预防生态事故的发生。
3.新常态格局下周秦汉唐文化产业板块的结构升级。新常态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此形势下,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其发展既能保持换档期国民经济发展的中高速增长,也能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鉴于此,四大板块应打造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基地,以此提升整体板块功能,将现有的单一功能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争创学术研究、文化旅游、产业服务、综合治理等各项领域的综合标杆。(1)创建国际一流的旅游景区。在全国构建独具特色的大型景区,使其维持或占据国际国内相关资源的唯一性或至高性,真正成为国际顶级的旅游景区。首先,在保持四大文化之历史遗迹原有的风貌、韵味前提下,进行保护性修复和开发,对于不复存在但影响深远的文化遗迹或记忆进行恢复性、创造性复建或现代化展示;其次,充分利用现代观念和手法表现各时代文化内涵,重点突出能够表现时代特征的大事件、代表文化、典型人物等,用耳熟能详的事例和切身的体验让游客感悟到中国文化精髓。(2)打造国际顶尖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心。在原有旅游功能的基础上,强力打造相关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心,这是四大文化板块结构完善、功能多样的重要环节。根据资源分析,陕西不仅要在秦文化的研究上首屈一指,也应在四个板块的整体研究上占领领域高端,并渗入各板块、各景区的建设与消费中,逐渐成为国际性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成为领域品牌。(3)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与内涵。四大板块的产业升级必须依靠强大的后勤保障和一流的服务支持系统,这样才能顺畅、持续运转,保障其它工作有效开展。因此,在未来升级的四大产业板块中应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在水电路信、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等各类旅游消费人群的需求,满足研究人员对于研究环境、基础设备、生活设施等的需求。(4)建立现代化社区体系、实现新型城镇化。目前看,四大文化板块的资源地很多处于农村,因此在建设中遵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既要建设现代化的城镇,也要保护传统文化;既开发资源,也要注意保留原居民的生活传统。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经验,创新乡镇管理模式,用现代化的社区模式取代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彻底打破开发文化小镇须迁走当地居民的旧做法,在保持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基础上,呈现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风情。
4.大数据背景下周秦汉唐产业的项目升级。“大数据”是指由云计算提供技术支持、以多元形式、由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现已普遍运用于有广泛关联的文化创意产业之中。[6]周秦汉唐历史文化产业板块的建设要给社会提供更新颖、更多样化的文化项目,使游客、学者、居民等人群能有更方便、更深入的体验和享受。为此,产业的升级实现还需要运用开拓性思维、创意性策划,结合现代技术和产品运作模式,提供更多、更丰富、符合市场需要的文化产品。(1)产业园区项目层次多样化,满足不同类型文化需求。周秦汉唐产业板块的升级首先要符合不同类型人群的多层次需求,且能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优秀的文化内涵。比如,可以建设虚拟园区、展示3D全息影相、实现产品制造销售的智能化等等。同时,还应注意在产业园区内合理地区分公共的文化事业项目与盈利的文化产业项目,让二者并行不悖地运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文化产品开发的形式多元化,从不同角度阐释文化内涵。周秦汉唐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丰富多样,需要多种类型的文化产品形式来表达这些内在的文化精神。因此,除了现有的文物、遗址等实物形态,还可以通过生产服装、饰物、配件、食品以及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以此有效地延长产业链。(3)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促进产品流通更迅速便捷。现代产业的发展均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高速、广域的生产和流通。所有围绕周秦汉唐文化的产业项目开发都应及时采用世界最新的信息技术,彻底突破传统制造、实地游览和本地消费的限制,完善网站功能,全面开展电子商务,给全社会提供最便捷的全方位信息与流通服务,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产业板块的不断换代升级。
参考文献:
[1]李元洛.唐诗宋词———中华文化的两座高峰[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2).
[2]青子衿.唐人自信中的女性亮色[J].文史杂志,2014,(2).
[3]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EB/OL].
[4]曾文芳.陕西周文化资源的现状与开发思路[J].理论导刊,2015,(7).
[5]吴秋余.一带一路,共同繁荣新引擎[N].人民日报,2015-03-11(012).
[6]梅国平.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研究———基于网络交易大数据[J].经济管理,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