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史寻踪及其在公众史角度的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的确,我们既需要回首,又不能沉缅,有时人因为无知而得以奋力向前,有时则根据过往的经验而有了前进的动机与动力,但有时却必须忘记一些事情,才能够面对现在,展望未来。因此,过去跟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的暧昧,对不同的人而言,事情各有轻重,牵连的过去也不一样。

  历史无法承载所有的过去。有限的篇幅曾经只留给人们认为重要的人与事,史家认为:没有权力、没有地位、没有身份的弱势群体,如底层民众、女性或是弱势族群,只能受时代播弄,不曾影响大局,所以无必要入史。但是,随着大众社会的发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原本被差别化、被认为不需要受历史关注、不需要进入历史的无足轻重的底层民众与非主流群体,或是因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发现了他们在历史运行时的地位,或是因民主思维的浸染,主动要求进入历史之中。

  公众历史既起因于一般社会民众的要求与参与,自然要让不同的人提出他们对历史的看法。但这是历史诠释权的争夺,还是历史知识在大众之间的交流?哈伯玛斯(JürgenHabermas)期待公共空间之存续,好让人们享有彼此交流的机会;唯在企求外在空间建置前,面对不能以对错轻易分类的多样性人事,研究者或许更需要先反求诸己,即力求知觉、反省自我的位置与视角方向,进而承认周边人的多元存在,并尊重他者不同的选择。政治史的视角一向是由上往下,无论是政权的争夺,还是秩序的巩固,一般都是从统治者出发,一旦视角转换,由下往上,在寻找社会力时,是否会在赵世瑜所强调的社会史研究范式中被消解收编?

  政治史当如何自处?在所谓的政治史与社会史之间,当如何相互定位?或许不需要非黑即白的决绝两立,真正必须未雨绸缪的,反而是如何坚持政治史的“政治”性。就如同文化研究一旦放过了政治角力,便有可能在节庆狂欢中忘了除魅初衷。如果说政治活动的核心是权力问题,并且把权力视为一种影响和支配他人的能力,那么要保有政治史的核心关怀,重点便不在人物的身份、朝野的分别,而是议题与取径是否具有政治意义。

  易言之,如何在既有资料的阅读之中,跳出传统帝国看待民众事务的视角,借着对现代性(尤其是民主思维)的掌握与反思,以求重新审视统治者与社会间的关系,而不致落入过往以成败为是非的迷思之中。一个可能的取径,或许是从上位者的思考脱离,反向地认真思考弱势一方在权力关系中的挣扎,以期更有效地辨明彼此应对之间权力的移转动向究竟如何。就像在南宋政权的确立过程中,弱势的南宋在让金承认其地位并有效掌控社会的过程中,固然成功地收编了各方势力,却也是一种掠夺与压制的策略运作。如此,所谓的由下而上才可能进一步接纳多元,真正完成公众历史所期待的历史知识在社会中交流的公众性。

  关于多元,或许我们该再看看德国历史教育学界关注的“历史意识”(Geschichtsbewusstsein)。由于受到胡赛尔等人现象学的启发,他们强调历史是发生在“生活世界”中,所以学者们认真地追究历史概念在生活世界、教育体系以及学院中是如何地被理解与呈现。至于公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那些有用的或重要的过去(past),更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我曾经处理过孟姜女的故事,在层层传讲中,孟姜女成了一个拒绝为了国家、社会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人物,社会借她发声,强调家族可能比国家更为重要。与之相反的,则是杨门女将,她们继男性之后,为了国家民族牺牲身家性命在所不惜。从这截然相反的故事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以后的社会,面对国家政权的存续,不是只有一种态度。

  承认公众表达方式及其内容观点的多样性,多元的相互尊重才有可能诞生。对于以科学理性作为唯一理性形式的观点,现象学提出了质疑,反主流不能以建立另一主流为出口,而是以能够进行讨论为目标。多数决定原则并不真正民主,如何看到隐藏的少数,或许才是公众社会真正的意义所在。

  从生活着眼,我们或许更容易看见不同的人生与想法并存在同一时空之中。向前看,我们期待多元的容纳成为可能;但回头时,追究其彼此或存或没的际遇,其彼此间的权力关系运作当也是不能错过的课题,甚且更需要多一分宽容,来看待那个尚无法彼此宽容对待的时代。

  四、结语

  本文其实没有结论,构思则历经两回转折,首次提出是2010年2月在史语所举办的第十九届历史研习营中,因应主题“史学的边缘与边缘的史学”,配合黄宽重先生谈“新政治史”,故以《新在哪里?———再见政治史》为题。但是同年3月在台湾青年学者的风檐读书会中,即改为《再见政治史———一个社会史研究者的反省与展望》。以“再见”为题,起因于我的第一本书虽以宋代皇权发展为讨论对象,但之后即转向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思维。重新再见,虽然呼应探问政治史的新可能性,但基本上仍是由下而上的社会史关怀。此次转以公众史学着眼,既望突破之前政治、社会的对立思考,回到整体史的脉络,更希望引入“公”共的视野,并以大“众”人生为思索关怀。

  历史是一门教人如何回头的学问,不同世代的人们有着他们的关怀与认真,看似后浪推翻前浪的变化过程,其实正如不同人自有其应对世事的情境与选择,其足迹踩踏之间皆有后来者可参照之处,若是落入此是彼非的决然,其实是自我限制了视野。而我们在踩踏上前人肩膀之际,是否认真张望过他们彼此足迹间的关系,进而辨识出自己心的方向,也留给他人选择的空间。尊重、理解、同情,不只是对古人,也在我们彼此的课题之间。

  在这个跨领域、跨学科的时代,如何在让步、并置和混淆中还能保有自我,的确是需要细致与深刻的思考,修正后的自我是否还是自我?或许就像政治史在议题、取径的不断延展中,并不只有政治,但绝不能没有政治!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