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传播媒介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新媒体新渠道日新月异,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探索科技宣传工作的新方式,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科技传播媒介现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大众传播媒介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同的人群在媒介选择上的差异较大,而传播媒介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大。由此,本文提出了科技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策:在坚持公益性投资的同时,科技传播媒介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大力培育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注重分众传播,使传播效果最优化;应注重新媒体的使用。

  【关键词】科技传播;传播媒介;媒介发展

  2010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承担了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科技宣传与公众认识科技工作研究”的课题。为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课题组选择了100个来自广东省各地市的大学生,对广东省21个市10个阶层的公众进行了调查。

  一、我国科技传播媒介的现状

  大众传播媒介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本课题组的调查显示,针对2010年的广东登革热疫情,79%的人是通过媒体获知信息的;11.1%的人是从亲朋好友处得到信息的;而选择医疗部门和政府机构的比例均较小,分别为4.4%和4.1%。2006年《中国科普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比例为91%、报纸杂志为44.9%、广播为22.4%、图书为10.2%。这组数据表明,中国科技信息传播的途径已发生变化,大众媒体已成为科技传播主渠道。[1]

  不同的人群在媒介选择上的差异较大。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青少年四类确定为提高科学素养的重点人群。为了解这些人群获取科技信息的情况,课题组主要对其中三类人口进行了重点分析:

  互联网、电视和报纸杂志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其中互联网为33.5%,电视和报纸杂志均为29.5%。城镇劳动人口获取科技信息时最常利用的媒介是电视(45.4%),其次是互联网(26%),排在第三位的是报纸杂志(14.7%)。55.5%的农民选择电视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其次是报纸杂志(16.8%),和亲友同事的谈话占据10.9%,利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仅为5.9%。因此,不可低估人际关系传播在农民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传播媒介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大。据中国科协调查,现今许多媒体中,没有专职的科技记者,没有固定的版面、栏目或时段,一些重大科技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报道是造成科技宣传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①报纸:科技类报纸发展困难,综合性报纸科技传播力度小。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的鼓舞和感召下,许多省份先后创立了自己的科技报。1983年,国家级科技类报纸《科技日报》创刊。这一时期科技类报纸的发行量一度迅速增长。据统计,全国科技类报纸大约有80多家,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科技报纸,其中较为知名的是《科技日报》、《大众科技报》,但是这些科技类报纸发展得如何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些科技类报纸面向市场,逐步探索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除极少数科技类报纸之外,大多数科技报都面临资金短缺、设备陈旧、人才匮乏、市场难以拓展等问题。”[2]

  再以综合性报纸为例,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有科普专版,《羊城晚报》等少数几家有“科学小品”之类专栏外,从中央到各省市区的绝大多数大报都只有科技新闻版,而无科普专版或专栏。

  ②电视:科技频道、科技节目所占比重小。中央电视台2001年设立CCTV-10为科技・教育频道,其《探索・发现》、《地理・中国》多个科技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另外,CCTV-7的一些经济类节目如《致富经》等,也传播农业科技信息。

  中央电视台的科学节目播出时间仅为9%,且科学节目收视率不足1%,在很多地方还无法收看到。地方电视节目的科学节目更少。[3]在广东本土电视节目中,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解密大行动》是类似央视《走近科学》的一档科普类节目。它搜罗奇闻异事,结合广东地域特点,策划推出了有关广东省不良饮食习惯而造成的“广东怪病解密系列”,受到了群众欢迎。广东省各地市电视台中,目前在播的仅有7个科技节目,其中医药健康类有3个:广州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探索健康》、中山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四季养生堂》以及中山电视台综合频道《健康有约》。科普解密类有4个:东莞电视台第二频道的《科普大篷车》、江门电视台的《秘境疑云》、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的《discovery 探索》、南方卫视的《华夏探秘》。与占据播出主角的娱乐节目、电视剧相比而言,科技节目在整个电视节目中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播出的时段也是非黄金收视时段,并且多以医药健康类、讲离奇故事的形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节目仅有东莞电视台第二频道播出的《科普大篷车》。(根据2011年9至10月的电视播出情况进行的统计归纳)

  ③互联网:科技信息零散,没有形成有力的传播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电脑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网络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依赖的媒体。科技网站为数众多,我们仅从网易科技频道网站导航中就可看到74个科技咨讯网站。网络上,科技传播的公益团体也非常活跃,如科学松鼠会以“剥开科学的坚果,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妙”为宗旨,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科技传播机构。《南方周末》评价说:“松鼠会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来源。”

  那么,在互联网众多网站中,受众是通过哪些类型的网站来获取科技知识的呢?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网站类型获取科技知识中,23.2%的受众通过专业科技网站获得科技信息,21%的受众通过门户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8.6%的受众通过政府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5.7%的受众通过科技局、科协网站获得科技信息,13.6%的受众通过微博获得科技信息。总体而言,在网络中没有哪一种方式占据明显的优势,网络中的科技信息比较分散,没有形成有力的传播平台。

  ④新媒体: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尚未被充分重视。微博,作为网络媒体一种新的衍生品,在近两年迅速崛起。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和年轻人更快地接触到这种新的传播渠道。在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科技传播的主体对微博、手机等新媒体的重视还不够充分。以新浪微博为例,以“科技”为关键词可搜索到相关微博500多个,但多为企业的宣传主页,而纯粹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微博却为数不多,并且这些微博中存在着信息碎片化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在利用手机获取科技信息的几种方式中,人们较为倾向于手机上网和短信获取,比重分别为30%和29.9%,通过订阅信息和邮件获取的所占比重不大,分别为18.7%和13.5%。总之,虽然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但作为科技传播的一种渠道,还未发挥其真正的实力,科技传播的主体对这类新媒体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不够的,应该探讨如何实现这些新媒体为科技传播所用。

  二、科技传播媒介发展对策

  在坚持公益性投资的同时,科技传播媒介要走产业化的道路。科技传播产业化是当前科技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美国的电视广播产业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公共广播电视系统和商业广播电视系统。商业电视广播系统以灵活多变、丰富多彩、适合市场需要的节目占据主要市场。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自1985年在美国开播后,向全球提供高品质的非戏剧性节目,内容涵盖科技、自然、历史、探险和世界文化等领域,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有线电视网络之一,覆盖面遍及美国99%的有线电视订户,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14400万个家庭订户。[4]

  我国大众传播媒体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和国际潮流,把科技传播当做一个产业来做,要大力促进科技传播衍生文化产品的生产,把科普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群落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健康的科技传播产业体系。同时,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科技传播产业化进行引导和规范,鼓励企业创新,在竞争中做强做大。

  大力培育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目前,除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的少数栏目外,我国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缺乏,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足,对公众的吸引力不强,不能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培育亟待加强。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精品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一,这些品牌、精品可以提供丰富、权威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科普服务,从而更好地吸引公众,不断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其二,媒体的品牌、精品可以带动我国科技传播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高。由此可见,建设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注重分众传播,使传播效果最优化。各类科技传播主体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注重传播的分众化,以占领准确的受众市场。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首先,要加大各项科技政策、法规在这个阶层的传播力度,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模范作用能够在科技传播活动中真正发挥出来。其次,由于这个受众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科技传播信息的理解能力较强,可以发挥平面媒体文字传播的优势,增强相关科技信息的纵深度,发挥网络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提升传播效力。针对农民阶层的具体情况,应该加强科技政策传播,多传播实用性的科技知识和技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由于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还主要通过电视和报纸等传统途径获得科技信息,而网络、成果展示等传播途径难以发挥作用,加之不少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应多利用电视等视听结合的媒体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用形象生动的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另外还应该就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技知识加大传播力度,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减少因灾害产生的经济财产损失。针对城镇劳动人口,除了强化信息的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之外,还应就其感兴趣的传播内容如创业致富等相关信息,帮助城镇劳动人员创造财富、积累财富。针对未成年人应尽可能采用图文并茂的杂志、画报,也可以将科技知识融合进漫画书、动画片中,让他们在娱乐中学到科技知识。

  结语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