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征比较及其结合发展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技术泛指利用电脑及网络等新科技,对传统媒体之形式、内容及类型所产生的质变。现如今“,微博”和“微信”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网络生活新方式,而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媒体的江河日下。以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媒体业正在面临深刻而艰难的转型,昔日辉煌的着名报刊相继关停,数字化浪潮不可阻挡。

  一、传统媒体的发展困局

  人们在津津乐道于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之时,却未曾想到,仅仅是惊鸿一瞬,风云突变,移动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汹涌而来,用户开始纷纷抛弃传统媒介。当然,未曾想到的何止是传统媒体,曾经的手机巨无霸诺基亚,也在这未曾想到之中轰然倒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报告称,2015 年中国互联网网民已经达到 6.4 亿、移动宽带用户 5.3 亿,手机用户近 13 亿,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一方面,以“移动互联”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渐成规模。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影响渐大,正在从一种新传播方式、生活方式,迅速改变着这个世界。

  而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媒体曾经的旗帜之一的报纸、特别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都市类报纸的关注度、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出现大幅下滑。据央视 CTR 监测数据,自 2012 年开始,报纸即进入了下降通道,而且每年正以加速度快速下滑。2014 年 1 到 11 月,全国报纸广告收入平均下降 17.7%,广告资源累计减少了19.4%,华北的降幅达到 24.3%.仅仅是以党报为代表的各省市级日报,因其特有的公信力优势,才为报业市场挽回了些许颜面,这两年在衰退大潮中还能稍许坚挺。

  20 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就在他出版的《理解媒介》中指出,“媒介即信息”.这个理论在当时看来前卫得近乎荒诞,但时间来到当下,该理论却得到了空前的印证。随着新媒介和传播技术的涌现,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和趋势有了很大的改变,上世纪 50年代的人喜欢看晚报,60 年代的人喜欢看都市报,70年代的人喜欢上各大权威网站,80 年代的青年人更喜欢社交类网站,90 年代的新青年则是手机的忠实粉丝。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之下,传统媒体的入口价值正在迅速消失,而互联网已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当前,传统媒体面临的极为尴尬的境地是:阵地还在,但是群众却不在了。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征比较

  过去新闻垄断的年代,新闻的产出仅靠有资质的媒体,其实还属于新闻匮乏的时代。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报道者,才真正实现了新闻视角的无孔不入。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

  信息海量化。新媒体具有较高的信息开放度性和资源共享度,以全世界海量的信息存储为内容,建立起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并以全世界网民群体为受众,信息的接收者亦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这种信息共享机制大大拓展了新闻来源与丰富程度,使得海量信息、大数据传播成为可能。

  融合程度高、传播立体化。新媒体新闻以互联网络为传播载体,借助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集成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形式于一体,使新闻信息更加充实、直观、富有吸引力,新闻传播也更加立体化。

  交互化和即时化。自媒体采用信息双向互动的发布和反馈机制。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在这样的海量信息面前,每个人都扮演着信息制造、传播、评论等多重角色。另外信息的传播以“秒”为计算单位,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即时发布新信息、更新旧信息,使新闻传播真正实现了时时交互和即发即收。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媒体带来的新闻富矿时代,也因为多数公民传播者的非专业属性和个人化倾向,而产生了很大的隐患,即新闻开始功利化、贬值化,垃圾新闻也比比皆是。就像现在的微信微博,开始是朋友圈沟通,渐渐变成了大杂烩,占用人们大量时间的同时,也让人产生了逃离感。我们被大量信息所包围,但我们却都得了选择恐惧症。所以,我们尽管大量运用微信、微博等形式获取信息,但还得依靠现在来说相对传统的正规新闻途径等来获取对重大信息的确认和解读新闻。不难看出,新媒体介质有时只给我们提供了信息,却不能给我们提供信任。

  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也有其不可固有的优势与特征。传统媒体在组织与管理、队伍建设、采编能力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特点:

  信息更加权威。传统媒体在采编、发布等环节的程序已经非常成熟,非常严谨,有自己的一套流程,这样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新的权威性,减少了虚假新闻的出现和传播。

  社会认可度强。传统媒体通常是政府行为,代表政府形象,“公”权性质明显,记者和各类采编人员通常都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受过专业训练,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都比较强。

  专业实力强。传统媒体组织架构健全,人员组成合理,且运营时间较长,综合实力不庸置疑。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发展模式

  2014 年,从美国到中国,都提出了“媒体融合”的明确概念。推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是2015 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而早在去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已就媒体融合发展给出了顶层设计框架,媒体界经过一年来的观察、实践、讨论,融合发展已成为共识。更有上海、浙江等省市先行先试。不过媒体融合方向虽明,但依旧任重道远,步履艰难。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剑合璧、完美对接,还需要传统媒体人与新媒体人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不管传统媒体是不是认可,传统媒体的话语权正在一步步被新媒体所占领。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自媒体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在新浪微博上拥有大量粉丝个人或者机构,都可以通过微博给自己的文章带流量。虽然从表面看,当前新媒体挤压式的发展已让传统媒体备感煎熬、举步维艰,但是从深层次意义讲,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情况下有了新的机遇。新媒体发展到现阶段,已在产品和商业模式上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人们选择新媒体已不像开始那样踊跃和兴奋,反而很多同质化严重的新媒体介质被人们当成了一种干扰源而进行屏蔽,这就给你们传统媒体留出了非常好的机会。

  面对网络媒体诸多优势的挑战,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也必须学会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为中心,从运营媒体到媒体运营,要考虑用户体验,并最终接受市场考验。要以消费者为出发点,思考问题,不断引进新的思路,强调信息的时效性。自媒体与同样以网络为依存的新媒体相比,它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与自主权,使用者可以自由的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等。可见这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发展。

  结语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不仅要有新闻、有态度、有观点、有深度、有服务,还应做到有情感、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用一句话总结,在新闻高度分享化的时代里,人们更愿意分享的是感觉,而不是事实。如果按传播的三种形态(即第一种是事实传播,第二种是观点传播,第三种是话题和情感传播)来分,经常有粉丝基础。新闻稀缺的年代,新闻本身即是最好的传播力,但如今新闻过盛的年代,同质化严重的新闻海洋里,有情感有表情的新闻也许才是最能击中人们心中那块软肋,而这恰恰是过去以客观公正自居的传统媒体的短板。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握新闻规律与媒体商业化之间的平衡。传统媒体只有发挥优势,针砭时弊,担当责任,引领进步,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征比较及其结合发展》相关文章: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征比较及其结合发展

2.新兴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探究

3.新媒体新兴背景下传统新闻学的挑战探讨

4.新媒体的特点及对现代公共关系的影响

5.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及问题浅析

6.新媒体参与现代广告设计的原因与表现形式

7.浅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网络的根本属性

8.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媒介对新闻传播的未来

9.有关电视媒体在网络时代的话语权

10.网络时代下电视新闻改革模式研究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