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共识从何而来论文参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10-01

  如果说,凭借专业性、权威性、公信力而广受社会关注的茅奖评选,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学界与社会公众的一次公开对话,那么,这种“高度共识”就更具意味。它提供了一个视角,让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创作在何种程度上为社会所关注和需要,什么样的文学观念和评判标准在为我们挑选佳作,又是什么样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态度为人们所认可和接受。

  而这一切,可以从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这5部获奖作品的共性上寻找。共性之一,也是最显著的,这5部作品都是作家关注时代、深耕生活的产物,体现了作为“大制作”的长篇小说对历史与现实的把握能力、处理能力。王蒙《这边风景》写于“文革”时期,直到前年才公开发表。这本被称作“出土文物”的书,30年后的今天读来,却并不灰头土脸。上世纪60年代农村的阶级斗争、伊犁的自然风光、维吾尔族的生活风貌以及与汉、满、蒙等十几个民族的日常往来、近百个人物形象,都被作家以明亮的色调刻画出来,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赤诚与热情。如果说30年前的生活今天看来可能已经“过时”了,但对生活的赤诚与热爱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有感染力,《这边风景》正是靠着这种单纯而又结实的感染力,给我们抛出了一个新旧之辩――文学不过时的究竟是什么?从中原文化腹地出发的河南作家李佩甫,则十几年里像种庄稼一样地“种”他的乡土题材小说。中国农民的生活到了哪里,他的笔就一步步跟到哪里,这一次《生命册》虽然因为乡土人物的进城而将笔尖落在了城市,但一笔一画背后吃重的依然是他的“平原”,依然是如“春风裂石头”般温柔又惨烈的生存,所以字字句句能看出作家对他熟悉的生活的长久耕犁。长篇小说几乎天然地具有市场优势,哪怕是在所谓生活快节奏、阅读碎片化的今天,相较于中短篇,长篇依然是读者的心头大爱,而从来我们需要长篇小说、想从长篇小说中读到的,不都是这样“种”出来的力透纸背吗,不都是我们感觉到而未曾说出来的生活吗?

  共性之二是5部作品显示了中国文学应有的精神高度和思想“野心”,体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格非《江南三部曲》意在书写的是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中国历史,其落点放在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变迁,把一个宏阔的命题浓缩到一个深入的面向上――20世纪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世界的追索,的确是呈现20世纪社会历史风云的一面镜子。然而,要表现这种带有很强冲突性与批判性的思想轨迹和内心生活,格非的处理方式却是从容不迫的,有一种承自古典文脉的优雅,像《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这三部曲的书名一样,给思辨的精神世界打上一层抒情的底色,给凌空蹈虚的乌托邦染上一抹民族性格的中国红,他的批判越激烈,读者感受到的越是沉痛。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乡土文学传统的《生命册》,面对着迥异于鲁迅、柳青或者路遥时代的中国乡土,也志在从精神与思想上“逼”出这一时代的真问题来,于是我们才会读到那些让人揪心的乡情与理性的纠缠,以及家庭、故乡与传统对个人命运的掣肘,“新城市人”既如移栽进城市的种子一样恋土,又如嵌进城市的楔子一样断裂。可是李佩甫还不满足,又往前推了一步――拷问理想、拷问转型期社会人心要恪守的那条底线,跨越50年的时代历史变迁与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呼之欲出。完完全全是从故事中来、从人物身上来的拷问与困惑,以非常具象的方式在小说中酝酿出一个激烈的交锋场,逼着读者不得不去思考。

  共性之三是从不同维度对汉语文学写作贡献创造性新质,为中国当代文学叙事补充新鲜血液。金宇澄《繁花》就是在作为文学主题的上海被一再书写甚至被符号化、消费化之后,贡献了一个有别于张爱玲、王安忆、程乃珊笔下的“上海”。着笔的虽是弄堂里的交往、饭局上的闲谈、寻常的生活片段,却因为对事的熟稔和对人的体贴,写出了人情世态的曼妙。更重要的是,《繁花》还贡献了一种新的语言,它书面化的沪语迥异于翻开文学期刊扑面而来的“小说腔”,是一种诉诸听觉、有生活味道又非常雅致的语言,把母语的能量激活了,又辅以源自传统小说的白描功夫和简繁之道,反而更能解得现代况味。不同于金宇澄的“语言”创新,苏童一直以高度自律的现代主义小说形式,引领着先锋文学创作。此番《黄雀记》,苏童将他的“精致而优美”锤炼得更加完善,整个故事重在向内编织,体现出高度的情节架构和虚构能力,为当代文学注入了苏童特有的想象力。回望先锋文学三十年,苏童之所以能凭借内敛的姿态在文学批评界、文学研究界、专业或者非专业的读者界以及以影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界几者之间,获得最大公约数的认同,其叙事特质是一个重中之重的筹码,值得辨析梳理。

  关注时代、深耕生活,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对汉语文学不懈的艺术探索,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文学评判标准,很难说是一种多么新颖的、“先进”的标准,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习以为常的、“陈旧”的标准,是我们长期用来评判文学经典的“基本标准”。可是,就连这“基本标准”,我们也很久没有达成共识了。有人说评奖就是妥协,茅奖因为它的分量和背景,因为这几年的实名投票和过程公开,极有可能走向保守趣味。“保守”与否需要观察和商榷,但毫无疑问的是,“一致”或者“共识”已经暴露出了文学评价的基准线,或者说文学经典筛选的基准线,这才是最值得玩味的。 如今,身处个性至上、趣味至上的文

  化现场(虽然这个性和趣味很多是由市场一手制造和召唤出来的),趣味取代了品位,品位甚至成为一个保守质疑的词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则成了常态。形形色色的创作有形形色色的拥趸,读者凭趣味自动抱团,一些功利、短视甚至错误的创作倾向挟“创作自由”的名义大行其道。或者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为“腐朽的现实主义”,凭表层经验写作,凭新闻素材写作,复制、粘贴、注水,许多长篇在越写越长的同时也越写越薄,难怪我们久违了《这边风景》里那些诚实的劳动、正直的交往、对火热生活的好奇与乐观;或者视思想、精神、道德为审美包袱,心安理得于小而轻的风花雪月,思想上软骨、精神上缺钙,使得当代文学在很多重要的社会议题上失守,偏安一隅,未能参与到社会人心的建设中来;视艺术创新为阳春白雪,把“接地气”等同于简单、粗糙、降低艺术水准,长期迎合市场趣味“打游击”,所以“长篇热”热了那么多年,大浪淘沙之后精品却屈指可数……

  走得太久,常常忘记了为何出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自文学开始和市场挂钩,或者说文学“回归”边缘地位以来,我们就已经习惯了这种应对危机的方式,以至于越医越乱了阵脚。倘若我们承认读者之所以需要文学,是因为文学关系到我们的生活世界,关系到我们的精神成长,关系到我们认识美和创造美的高度,那么,深耕生活、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不懈探索汉语文学的新境界,重拾这样一种基本的诚实的文学评判标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会对今天的文学生态起到一种不畏浮云、正本清源的作用。多元化追求和对一种基本共识的坚持并不矛盾,无论如何剑走偏锋,如何凌空蹈虚,又如何拥抱市场,如何文学踏出第一脚的初衷都是相信文字的高度与力量,相信一时代有一时代的观察与思考,相信在耳目之娱以外,人类还需要一种关系自身存在的情感与思想的交流。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把文学比作“种地的”,它是精神文化的基础供给,生活水平再提升,副食再丰富,人类还是需要粮食,坚持种地并且钻研如何种地仍是世世代代不曾放弃的本分,甚至成为劳动美德的基础。而种地讲究种地的章法,基本技能不对,一切销量码洋、粉丝读者、市场繁荣都是花拳绣腿。对生活的开掘、对精神世界的提升、对艺术高度的探索,就是文学的基本章法,文学放弃对生活的开掘、对精神世界的提升、对艺术高度的探索之时,也是文学被读者抛弃之日。

  在这个意义上,茅奖达成的高度共识不仅是在奖励一种回归本体的文学品质,也是在嘉奖一种沉着冷静的文学态度。写作是寂寞的,这寂寞可能转化为“识时务”的转行甚至“投机”,但也可能,一块块垒实了,成为坚固的地基,一步步推动着作家去放远目光、放松心态地长跑,直到从寂寞里长出分量、长出品质、长出创造来。5位茅奖得主中有4位是文坛“老面孔”,他们十几年、几十年的文学长跑读者有目共睹,就连凭借一部《繁花》包揽各大文学奖的“黑马”金宇澄,也是厚积薄发,拿一辈子的体验去冲开创作的河堤,才交出这样“苦心经营的随便”。“长跑”之难,于王蒙是紧跟生活又求新求变,于李佩甫是现实主义的局限与突破,于格非、苏童是永远先锋之不可能,于金宇澄是自由与自觉的调和,他们各有倚重,在创作和创造的道路上走得坚定扎实,甚至把限制走成了自由,以至于在高处“相逢”。在他们的作品中,旧的也是新的,新的又是源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也是充满理想与情怀的,先锋的又是温和而理性的。靠着旷日持久的开掘,他们像金刚石一样,靠硬度而不是靠锋利,划开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广阔空间。

  毋庸讳言,随着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学的确已经不再是人们文化生活的优先选择,边缘化的命运短时间内很难扭转。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下,茅奖评委之间、读者之间、评委与读者之间能达成这种朴素的文学共识,更具有宝贵意义。它不仅给我们以重新认识文学价值的信心,看到四年里长篇小说沉甸甸的且有说服力的成就,而且显示了当代文学再出发的一种可能――文学共识就是文学生机的基础。这种共识启示我们,从文学来的地方出发,朝着需要文学的地方走去。时代在变,文学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艺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对社会人心的涵育作用却从没有改变。也许,越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越要坚信为有源头活水来。茅奖嘉奖的是作品,是态度,也是我们久违的文学理想,宝贵的文学能力,带着这些品质去开凿源头活水,文学才不会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枯竭。而今天我们的文学现场,可能就是下一代人的文学教养。

  深耕生活、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不懈探索汉语文学的新境界, 正是这种最朴素的姿态,这种在不少人看来也许有些“陈旧”的坚持,成为本届茅奖的共识所在,也恰恰是这种共识会成就中国当代文学的别开生面、繁花满树,因为它暗合了文学创作的永恒的规律。

[文学共识从何而来论文参考]相关文章:

1.大学文学论文参考

2.文学文本的多元意义与文学教学的争论论文参考

3.试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论文参考

4.对比分析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论文参考

5.论文浅谈性感文学范文参考

6.秘书与文学的关系研究论文参考

7.论文学情感

8.以走进文学为题论文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下一篇:网络文学论文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