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电影出现了从繁荣到萧条的巨幅下滑趋势,成为我国文化事业 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于农村电影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第一,关于农村电影市场的调查分析;第二,从文化学、 社会学、传播学角度研究农村电影;第三,对农村电影的 文学/美学分析;第四,对农村电影的对农村电影的产业研究。加强农村电影的理论研究,振兴农村电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电影;电影市场;电影
农村电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村电影,通常是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电影,这是从影片本身所涉猎的生活内容来界定的;广义的农村电影,相对于城市电影的影院制或院线制而言,通常是指以广大农民为主要消费群体、以广大农村为发行放映场地的“电影农村电影的基本内涵外,还包括基础设施、制度建设、文化服务、从业队伍、消费市场等诸多方面。本文使用广义的农村电影概念。
农村电影的概念始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从发生学意义上说,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偏爱于城市,因为城市能够在人口集中、 经济发达、娱乐需求等方面为电影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所以城市是电影生产和消费的天然土壤和乐园,而电影也是城市的宠儿。在世界范围内考查电影发展的百年历史,我们发现,在各个时期,全球电影资源的主体部分都是集中于大中城市,农村始终是次生的“二级电影市场”。但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却是个例外。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40多年里,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比重大、幅员辽阔等特殊国情以及社会主义宣传 教育 农村电影事业得到飞速发展:1957年,全国拥有农村放映队6 700个;1965年,增加到9 800多个;1978—1982年,农村放映单位激增了32 000多个。据 统计,1982年有126部故事片、舞台 艺术片和108部新闻、科教片到农村放映,达2 400万场,观众累计达194亿人次,平均每天有5 000万农民看电影。①此时中国农村电影的繁荣局面可谓空前绝后、世所仅有!可惜的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创还是硬件设施、大中城市几乎吸纳了中国电影的所有资源,而广大农村甚至县级以下的城镇都成了‘被电影遗忘的角落’,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成为永不再来的记忆。”②如今,虽然有“2131”纪初,在广大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的村电影依然冷冷清清。到2005年即“2131”之后,我们还看到以下令人痛心的局面:“农民想看电影,却没有人去农村放电影,事实上可放的电影也寥寥无几。在有些偏僻山区,八九岁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电影为何物。这就是中国农村电影市场的现状。”③
中国农村电影从繁荣到萧条的巨幅下滑,成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自1999年以来受到了电影 管理部门、文化管理部门、专业研究机构、电影学者等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农村电影市场的调查分析。因为要一些数据一些职能部门或专家学者做专门的调查研究。这方面的成果带有官方性质,多半没有公开 发表。据我们的初步了解,因为这些真实的数据有一部分与官方公布的数据有较大的出入,所以多数只是供决策部门使用,而不予向社会公布。通过CNKI数据库查询2007年以前的 论文,仅能找到2篇这方面的文章,它们是:《关于安徽农村电影市场的调查 电影通讯》1999年第2期,厅社会文化电影处;《发展与繁荣农村电影市场的调查与思考》,刊发于《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2期,委副书记黄忠莹。这两篇文章反映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不管是东部(安徽)还是西部(四川),我国的农村电影市场极度萎缩,实现“2131”目标困难重重。要救活农村电影市场,必须进行持,同时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电影发展的市场机制。另有2篇记者调查也反映了同样的情况,它们是:《农村电影:蛋糕巨大谁人识?》(原碧霞,《小康生活》2005年第12期)和《农村电影:直面生死抉择》(崔晓林,《时代潮》2005年第5期)。令人欣喜的是,2008年发表的3篇农村电影市场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一些转机,这3篇文章是:《重庆农村电影生态调查》(黎光容,《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宁波市农村电影市场调查邹大鸣,《当代电影》2008年第5期)和《宁波市实施农村电影放映考》(邹大鸣,《宁波通讯》2008年第5期)。三篇文章通过对当地农村电影的深入调查,反映出“农村电影放映后农村电影正在复苏和逐步兴盛的到,“2131见成效,农村电影已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各级党的结果,也是农民文化消费意识觉醒和农村电影市场回暖的重要表征。
第二,从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角度研究农村电影。这方面的研究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学理性。代表性的论文有3篇:一是贾磊磊的《新中国农村电影的多维空间》,刊发于《当代电影》1999年第6期。此文认为,对农村田园景色的诗意般的描述,是中国电影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美学倾向;新中国的电影银幕对“农村故事”的讲述,总是源于农村的“现实景色”,中国农村电影中的“城市景象”,在道德上始终是一个中间的灰色的边缘地带:向光明,它可以把人引向崇高的、理想的境界;向黑暗,它可以把人拖进罪恶的、阴森的深渊。基于城市的开放性、多重性的叙事空间,在中国的农村电影中历史地形成了一系列“出走”的叙事主题。中国农村历史语境的巨变决定了农村题材影片叙事成规和 语言表述方式的变化。二是张新科的《文化掮者社会徙者 ——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员社会角色评判》,刊发于《南京理科学版)》2006年第2期。此文选择农村电影放映员度,认为20世纪50~80年代的农村电影放映员是中国电影发展、普及和农村文化变革的开拓与躬行者,并尝试从文化传播、社会徙变、活四个方面对其社会功用和社会角色进行分析评判。三是刘广宇的《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实证分析》,刊发于《电影艺术》2006年第3期。此文选取重庆的江津市④为研究个案,通过田野调查,援引文化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主要社会功能(累)理和分析。
第三,对农村电影的文学/美学分析。主要从文本艺术性的角度对农村电影论文有4篇:一是皇甫一川的《女性的成长——新中国电影中新农村女性形象的演变》,刊发于《当代电影》1999年第6期。文章通过回顾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中新农村女性形象的变化,探讨了这些形象所反映出的时代意义;二是张浩月的《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分析》,刊发于《电影艺术》2005年第3期。文章认为,农村题材儿童片的表述者是城市的成年人,影片蕴含的其实是城市人对城市和自己的想象以及城市人对农村和农村儿童的想象。基于城市人在影片中体现出的对这两个向度想象的流变以及年产量的走势,童片的发展脉络进行科学的划分。三是胡黎红的《登绝顶览众山 忆辉煌细思量——回望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电影》,刊发于《电影》2006年第7期。文章认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题材电影曾经蔚然成风,并一度占据了中国电影的主体位置,成为创心。农村题材电影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关注现实的激情抒写”“伦理视角和戏剧化的叙事策略”“鲜活明快的喜剧风格”等三个方面。但眼前是辉煌不再,农村电影已经被淹没于都市影像的喧哗之中;四是王向辉的《结尾影像的寓意——兼谈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电影主题的嬗变》,刊发于《太原师范学院学》2006年第6期。文章选取广义的农村电影种多样的结尾方式上,分析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农村题材电影主题的嬗变轨迹。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电影》2008年第8期上集中刊发了一组关于农村电影的很有分量的论文,除了国家广电总局赵实副局长的 讲话《多出精品服务“三农”大力繁荣农村题材电影创策指导性外,其余几位资深电影学者的论文,或从主题学的视阈透视农村电影发展的精神轨迹,分析重点集中于电影的叙述主旨上(贾磊磊《中国农村电影中“出走主题”的嬗变》),或从题材的选择和风格的变迁中 总结农村电影创的着眼点在于农村电影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策略。 (。(李准《创新时代呼唤新的视野与激情——农村改革题材电影四题》、黄式宪《乡土诗情:回响着时代变革的大潮新声》、饶曙光《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流变及其 发展策略》)这组文章是“农村题材电影三十年及未来展望”主题论坛的理论成果,论坛的举办,对于促进农村电影及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对农村电影的村电影事业的不景气,电影 、学者从多种角度提出了一些省娄底市电影公司罗金元认为,要开发我国农村电影市场,应在三个方面下党委、,这是开发农村电影市场的前提;其次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寻求开发农村电影市场的新路;再次要积极引导,培育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电影市场。(见罗金元《从我市的探索看农村电影市场开发新路》,载《影视技术》2000年第8期)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朱虹在“电影发展年”(2005年)提出了包括培育电影企业集团、深化院线制改革、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项重点任务”。(见朱虹《建立农村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电影产业——解读“农村服务年”和“电影发展年”》,载《电视研究》2005年第3期)到2006年,关于农村电影的个新的现象,就是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认识农村电影事业的重要意义。如山西省电影学会的杨志刚,在分析了农村电影市场的主要问题之后,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9项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诸如发行放映单位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成立专门面向农村供片的电影服务机构、积极与企业联姻、大力推广数字放映技术、建立奖励机制,等等。(见杨志刚《加大支持农村电影力度 促进新农村建设》,载《山西农经》2006年第3期)固原市原州区文管所的夏华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农村电影仍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入不可缺少;另一方面,适应市场 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育和开放农村电影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农民开展个体放映活动,实行有偿服务,也是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村电影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从而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新形势要求的农村电影发展之路。(夏华《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好农村电影党人》2006年第16期)重庆市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南大学影视 艺术系余纪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县级电影公司才是目前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的瓶颈,是“一个绕不开的关口”。县级电影公司的属性定位及其改制中的博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 文化生产息息相关,是新一轮文化改制的关键链环之一。(余纪《县级电影公司的属性定位与改革路径选择》、刘帆《区县电影公司改制中的博弈——以重庆市为例》,载《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