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高校文学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1.充分认识文学教育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意义。现在大学教育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和抱负等素质”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层面培养和提高。“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解读经典文学作品,是与伟大心灵的对话,这种交流和对话会感染到后世的对话者,影响对话者的价值观,净化对话者的心灵。同时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还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感受力、激发想象力、增强创造力。在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是用语言描绘和建构的世界,读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才能了解这个世界。因此,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是刺激和锻炼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的过程。想象力和感受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艺术的修养不仅加深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这种宏观形象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创新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学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自上而下地转变重科学轻人文的观念。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这种观念影响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学校和学生都更多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很难在高校中形成人文教育应有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育依靠一些政策的支持,虽在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却未能真正引起关注,很多时候成了点缀性的课程。要想真正发挥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需要高校体制内自上而下地提高对文学教育的重视,学校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如从课时保障、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为文学教育提供优厚的环境。在教师层面上,也要转变观念。把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看作是重要的工作,努力探索适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层面上,要增强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思想和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文学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进入了人才培养计划,并加以实施。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文学课程体系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它功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除大学语文外,各高校开设的文学课程,一般都采用相关教师申报什么课程就开设什么课程,这样看起来开设的课程不少,但实际上是杂乱无序的,缺乏体系性和科学性。从教师角度而言,某一学期开不开设自己承担的文学教育课程视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情况而定,因此,有些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在某一学期却不能真正开出,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从学生角度而言,一般学校规定选修的固定学分,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规定文学类选修是6学分,即选修两门文学类课程即可。这样学生对文学课程的选择也是十分有限的,同样造成了课程体系的不完整。由于上述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文学教育课程不少,但对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精神、综合素质却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对文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在考虑课程体系优化问题时,首先要解决缺乏统一性的问题,要求凡承担文学教育课程的教师,必须保证每学期都会开设课程以供学生选修。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科学性和需要性的原则,对文学教育类课程进行以下三类课程的优化设计。
1.知识类课程。此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综合素质为目的。开设中国文学概论、西方文学概论,辅助开设中西文化比较类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在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更好地思考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品格,优长与缺陷,更好地确立自己的文化人格。
2.鉴赏类课程。此类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感知和体验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可开设古代诗词欣赏、古代散文欣赏、现代小说欣赏、现代诗歌欣赏、世界名著导读等课程。这些经典作品是美的存在、是人文精神蕴含丰沛之所在。学生通过阅读、欣赏、感知、体验可以获得美的熏陶、情感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3.能力训练类课程。此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目标。可以开设写作课程。在课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和论文写作的训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大学生表达能力整体不高,特别是理工专业的学生。写作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按照上述三类设计具体课程,使高校文学教育课程具有比较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各院系在课时性质、学时学分等方面进行优化,文学教育类课程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优化文学教育课程教学方法,适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不是单向传播体验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传播交流活动。针对非语言文学类专业开设的文学教育课程,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向众多学生传授大量文学知识,往往采用简单省时的讲授法,成为“填鸭式”教育。这导致师生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兴趣下降,也未能达到文学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优化教学方法。除讲授法外,笔者认为,要在文学教育的课堂上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并适当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启发式教学法: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大意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虽是古老的教学方法,但对目前的文学教育教学而言,它可以改变“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如在讲授先秦散文时,经常选的篇章是来自《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其中分析郑庄公人物形象是重点。梳理完课文后,教师可抛出一个启发性的问题:母亲姜氏想让共叔段代替庄公为国君,你觉得两兄弟谁更适合做国君?同学们陷入思考,一会儿,开始踊跃发言,大家共同认为共叔段无才无德不适合做国君。对庄公的认识发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说庄公赶走弟弟、幽禁母亲,不仁不孝,不适合做国君。有的同学说庄公行事老到、善于谋划,具有政治家的素质和风范,适合做国君。针对分歧,教师讲述了春秋的诸侯争霸的时代环境,引导大家分析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国之主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才能。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变得饶有兴味,更好地体会了庄公这个形象。
2.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它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抽象的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课程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自己是文本发言人的观念,引导学生做文本对话的主角,用自己的心和情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作者的生命。由此,学生由生活的世界进入到文本的世界,在文本的世界中体验、移情、反思,与文本的世界共鸣,撞击出思想和情感的火花。在讲授婉约词人李清照时,教师一边讲她的人生经历,一边引入她各个时期的诗作。引导学生从“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清竹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体会她少女时代天真烂漫的情怀;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体会她的相思愁怨;从“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体会她的雄健豪气。由此,学生了解了一个多侧面的李清照。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深入解读李清照晚年作品《声声慢》时,学生一方面体会到了晚风、暮秋、黑夜、细雨,凄凉的氛围和心境,另一方面,体会到作者不屈的灵魂在做一次又一次的抵抗,这里有生命的悲哀,更有生命的不屈。没有体验的情感是肤浅的,只有调动学生的情绪去体验、去玩味,才能获得更多的心灵的启迪。
综上所述,高校的文学教育要更好地发挥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首先要转变重实用轻人文的观念,同时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我们相信经过高校、文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文学教育环境,使文学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