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学批评成为一种文学的文学论文(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9-01-04

  哈特曼认为,由于受到与生俱来的追求条理性、确定性观念的影响,我们把批评看得过于狭隘,把它与哲学、法律、心理分析学、宗教隔离开来,也将其与社会隔离开来。这无疑是成问题的。 因为消解了批评与文学的界限,哈特曼直接地扩大了批评的领域,使新的文学批评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内涵更为厚重,对社会的关照也更加明显和强烈。

  对此,哈特曼指出:“在充斥着广告和速食文化的开放性社会中,或是进行强行灌输思想的社会中,一种非常确定的宣传占据主流地位,不确定的解释学和被审美经验所实践和培育的反讽都是不可能的。”在哈特曼的批评理论中,反讽不是一种技巧性的修辞,而是对于修辞的超越。批评通过“反讽”在其表面意义之外,获得了更多资源。通过处在矛盾中的反讽,我们摆脱了确定性的压制,从有限的语言中获得了一种无限。在这个意义上,哈特曼说:“真正的反讽既是一种对无限的争取,也是一种对其详尽了解和占有的尝试。”它让批评引导人们进入思考。换句话说,就是在文化工业占统治地位或者在实行思想垄断的社会里,真正具有启发性和批判性的批评是无法存在的。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文学批评既不能被经济利益所诱惑,也不能够被政治权威所胁迫。

  一方面,文学批评对“文学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如果它服从于市场的法则,屈从于经济利益,就会丧失批评本身的价值。在利益的驱动下,批评者有可能对新的文学作品进行炒作,制造各种各样的噱头来吸引读者,通过刺激性强烈的字眼来强化潜在消费者的关注和期待,尽可能地使利益最大化,而不管评论文章是否切实,是否与原本事物吻合,这种不诚实的批评语言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失真的连锁批评。

  另一方面,“一篇复杂的文章应该力图指明那个因强大的力量或者维系着压抑情感的基础时所隐藏起来的意义,它体现了一个作家与其文化的控制语言所进行的战斗”。“当文化更多地遭受到秩序的暴力方案威胁时,文化理论便成了某种意识上的‘批判’,这种意识是方法性的,极有可能受到官方约束的语言和写作模式的那种想象力的局限。”

  哈特曼非常清晰地提出过艺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伟大的艺术都是激进的。”这种陈述的确新颖而大胆,在他看来艺术家和政治领袖都具有超凡的魅力,虽然在艺术家身上备受赞扬的魅力对于政治家来说可能成为危险的因素。艺术和政治不能混合在一起,如果艺术与政治结合,生出来的后代通常是怪物。所以,艺术家们应该坚决抵制用批评迎合政治的倾向,让文学批评保持自己激进的品格。

  三、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学生活

  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人们习惯于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交流意见,文学与文学批评也渐渐融人其中。现在,只要你愿意搜索,就可以在网上找到全本的《红楼梦》、《源氏物语》、《安娜·卡列尼娜》等长篇小说,也可以在CNKI等资源库中找到大量针对这些小说写的评论文章。曼纽尔·卡斯特的著作《信息时代》(TheInformationAge)中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是:“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由网络和我这两端来构成。”

  雅克·德里达这样描述这个时代:一个划时代的文化变迁在加速,从书籍时代到超文本时代,我们已经被引人了一个可怕的生活空间。这个新的电子空间,布满了电视、电影、电话、录像、传真、电子邮件、超文本以及国际互联网,彻底改变了社会组织结构:自我的、家庭的、工厂的、大学的,还有民族国家的政治。

  第一个问题,这样的互联网生活究竟会给文学和文学批评带来多大的变化呢?

  首先,网络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语言,还有多媒体的声音语言和图像语言。并且,网络的超文本视窗不仅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结合起来达成视听美感和审美通感,还能借助图形界面或标识语言,将丰富的文本系统资源以层次或链接方式包装起来,造成“文本中的文本”。

  其次,从互联网的特性说起,基于web2.0建设的网络平台希望它的用户可以更加主动地提出问题,他们不仅是阅读者,也是消息或意见的发布者。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读与写并存的传播方式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一个好消息是,就文学批评本身而言,哈特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理想如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在这个快速浏览的时代,简洁明晰的语言无疑是最有效的传播媒介,而互联网的互动性给了有问有答的随笔式评论最大的发挥空间。

  第二个问题是,现在人们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阅读文学批评?

  除了传统的书籍以外,网络成了不可或缺的中介或是阵营,以书评影评起家的豆瓣网为例,借助网络平台的互动式评价成了时下最大众化的文学批评模式。

  这样的网站是书籍、电影和音乐碑好者的聚集地,而且不能不承认,这些爱好者中不乏某一领域的精英。他们可以根据网上的评论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切磋读书后的心得。

  这种分享网站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实践了哈特曼的理想,让文学批评走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批评所用的语言是自然亲切的,所采用的文体也是随笔式的,不仅实现了有问有答,还可以不断地补充、延续。这样的文学批评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对书籍的选择,促进了一批有同样爱好的人交流读书后的感悟,交换二手书等等。

  哈特曼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文学从来就是人写的、写人的、为人而写的。文学作品需要读者,文学批评同样离不开读者,读者既是作品的解释者,又是作品的创造者。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哈特曼的理想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满足,但是更复杂的情况也已经出现了:

  首先,虽然网络语言向着清晰直白的趋势,但是离哈特曼所希望的:“寻找通俗的、精致的、自然的和博学的语言潮流的典型的结合”的要求还是相去甚远,对文学批评语言纯正的追求依然没有真正实现。

  其次,文学批评依托于互联网之上,必然会涌现出一些弊端。

  在互联网上,文学批评的发布者往往是匿名的,发表评论的所承担责任比印刷时代要小得多,个人信誉也不会因此受太大影响,所以,这些评论可能只是某些人的一己之见,或者是根本就未读原著而任意作解,思维简单,观点偏颇,或者哗众取宠,但经过一再的强化传播,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有很强的误导性。这种评论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个人情绪的渲泄,丝毫无助于作品的解读和作者写作水平上的提高,亦无助提高公众的审美趣味。而网上类似的评论占有相当大的数量。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评论者很容易受到诱惑,把本来一般的甚至是负面的写得极富煽动性,刺激人群的购买欲。渐渐会使人们逐渐丧失正确的价值判断,不假思索地顺从现实,最终导致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因为网站的运营需要资金,所以它无法摆脱商业化的模式,必定会被利益所诱导,长期置顶某些能带来利润的书籍,雇佣枪手写软文来推销等等。

  还有一个弊端是互联网的自由和包容性往往被滥用,表现出无原则的纵容。网络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以自由言论的场所,鼓励不同的意见展开讨论,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发表批评,这样一来,批评的导向作用变得非常不明确,普通的读者很容易盲目,在大量的评论语言中迷失方向。最终,价值判断被淹没在一片声浪之中,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批评质量的下降。

  哈特曼本人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艺术是否应该屈从于认识,屈从于那种不断增加的媒介的负载?在这里,认识指的是理性,指的是一种科学化的趋向,而媒介指艺术传达所借用的手段和途径,不仅包括语言和文体,在如今我们可以给它赋予更加复杂的内涵。不管怎么说,哈特曼希望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他希望艺术能够不屈服于外力,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

  那么,在当代文学生活中,人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批评?这可能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哈特曼文学社会观的一个总体原则是:价值判断是建立在文学研究基础上的,文学研究却绝对不能建立在价值判断之上。也就是说,一部作品好还是不好,应该建立在文学研究的基础之上,不能建立在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之上,无论这种价值判断是出于政治的或者商业的考量。对此,雷内·韦勒克也有同样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批评的概念》一书中,韦勒克指出:文学研究中理论问题的澄清有助于研究方法的改进,而研究方法的改进完全是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文学批评应该摆脱外界的操控,依照它自身的规律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可读性、富有启发性、带有批判性的文学样式。

  四、结语

  哈特曼批评理论,不是从理论推出理论,而是来自批评实践的瞬问灵感。因此,他的理论是一种想象式的解构,缺乏理论的严密性。我们只能从一些无系统甚至无逻辑的感悟中去探求和追索。或许,感性的经验更能接近创造之源。现在,距哈特曼批评理论的提出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但他的一些想法在现代仍然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启发我们去追求更加理想的文学批评的模式。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