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反映了劳动人民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在长期生产劳动中积累的人生智慧与理性知识,也有先民们为了神明庇佑、追求幸福而代代相传的祝祷仪式和节俗习惯。这类民俗题材的方言歌谣,或许部分带有些许神秘、迷信的色彩,却表现了生活在这方水土之上的人们对故土亲人淳朴而深厚的热爱,并用这种感情教养和感染着下一代。
天灵灵,地灵灵,收惊娘奶第一灵。
乞猫惊,乞狗惊,乞墙惊,乞壁惊,我弟都不惊!
家有老人的福州儿童对这首《压惊歌》都不陌生,在福州民间,小孩要是受了惊吓,长辈们便教他吟唱《压惊歌》,据传“惊”就会被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临水陈夫人”收去。类似的童谣还有《压啼歌》、《压梦歌》等。
福州民间既保留着和其他地域相似的风俗习惯,也有本土独特的节日和庆祝方式,在福方言童谣中随处可见。
最爱正月十五晡,满城灯火照天光。
鼓楼前鳌山戏中戏,将军后舞龙人叠人。
吐水穿云又抢珠,龙灯舞技数高桥。
翻身板肚显龙威,龙头衔尾掌声高。
这首《正月十五舞龙灯》描绘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元宵灯市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同时又展现了高桥灯艺和舞技的高明,至今每逢正月十五,福州三坊七巷和闽江两岸的元宵灯会仍是颇受榕城儿童喜爱的盛日佳节。
搓糍七搓搓,年年节节高。
大人添福寿,伲仔岁数多。
红红水党菊,排排兄弟哥。
这首名为《搓糍》的福州童谣从古至今传唱不衰,冬至“搓糍”是福州人特有的节俗,在冬至前一天晚上,全家围坐桌边,边搓糍边唱歌谣,这首童谣就寄寓了添丁、增寿的祝福。
随着地域文化的融合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速,时下儿童越来越热衷于过“圣诞节”和“万圣节”,越来越喜欢披萨和寿司,对本民族和家乡的传统习俗却所知甚少或不感兴趣,但愿这些活泼可喜的童谣能够重新唤起孩子们对故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关爱题材
爱,是儿童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而亲长对孩子的关爱除了对他们授以知识、施以教化,更多的是在生活细节中毫无刻意传递着人类社会最朴实自然又无比深厚的情愫。
真鸟仔,啄菠菠,三岁孩子会唱歌。
不是爸奶教奴唱,是奴腹老通通膏。
这组《真鸟仔》一共20首,可说是福州十邑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的启蒙童谣了,第一首就是长辈赞美孩子聪明伶俐,三岁就无师自通的会唱歌,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关爱和骄傲之情。再来看看这首《猫咪哥》:
猫咪哥,鼻红红。着瓦顶,咬底侬?
我弟着厝真好疼,阿汝快去咬别侬。
孩子喜欢与小动物嬉戏,而大人却怕自家小孩被猫狗咬伤,喝斥着红鼻子猫咪哥去咬别人。歌谣虽短,却形象风趣,场面感十足,让人读着忍俊不禁。
上述教知主题的童谣中,同样寄托了长辈对孩子的殷切期待与关爱,此处不再赘述。
(五)嬉游主题
孩子们都爱游戏,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他们学习交往、认识世界的特殊方式,民间童谣中充满游戏性的那一部分,对孩子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也一定最受他们的喜欢。这一部分童谣还可以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儿童嬉游生活的记录,如上文提到的《真鸟仔》中的另一首:
真鸟囝,啄池塘,十二岁伲仔做新郎。
乍做新郎野务迷,石心复惊去拜堂。
由于喜欢民间嫁娶的热闹,以及对这一神秘仪式的好奇,模仿新人拜堂是孩子们最常玩的游戏之一了。这首童谣就是描写一群孩子在池塘边玩嫁娶游戏,扮演新郎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他真是又开心又紧张呀!
还有一类“游戏歌”,就是儿童一边玩游戏,一边吟唱的歌谣,可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同时具有组织游戏的作用,福州童谣中也有很多和本土游戏伴生的“游戏歌”。
点点笃笃,桃花李落。
人君子,底侬屈街中拉屎,铳拍霹噗噼。
“点点笃笃”是福州人的老游戏,当孩子们在游戏中要选出一个“倒霉蛋”时,就会念这首歌谣,念一个字点一个人,最后被点到者即被选中。尽管这首歌谣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意思,但节奏欢快、用语幽默,直到今天还伴随着游戏活跃在福州低龄儿童的口头上。
此外,另有一类游戏性十足的福州方言童谣,它吸引孩子的地方在于独特的形式,比如一首歌谣就是一个谜语,或者采用了顶针、问答等形式,数量众多,篇幅有限,就不再一一介绍。
众所周知“,说话”越小学起就越容易,而现在的孩子已很少使用方言交流,更不会唱方言歌谣,使大量扎根于民间歌谣的生活常识、风土人情、生活智慧都快速地趋于消失,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生硬地强制儿童学习方言和地方文化必然会令他们产生斥拒心理,篇幅短小、韵律和谐、内容有趣的童谣则更易于为孩子们所认同,成为他们不知不觉接受的“教材”。希望笔者和采风组同仁的工作能够为培养福州孩子对方言的亲近感、提高下一代对乡土历史文化的认同度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黄云生.儿童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蒋风.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陈泽平.福州方言熟语歌谣[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4]张传兴.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福州市分卷[M].福州:福州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90.
[5]梁玉璋.福州话文白异读字[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77-85.
【福州民间童谣的类别与欣赏】相关文章:
1.民间童谣谚语大全
2.民间童谣谚语
3.福州求职生活指南:引进人才入户类别
4.对联类别
5.浅谈如何激发幼儿对民间童谣的兴趣
6.对联的类别
7.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