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P值问题:尽管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一直强调“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但是风湿病学的论文中用“<”或“>”来表示者仍占绝大多数。曾对来审稿件和一些已发表论文,根据文章中所提供的资料(如病例数、均数、标准差等)进行复算,发现不少错误或欠缺。例如有些P值在0.05~0.1之间,却被写成<0.05;一个表中,多个组合的比较,作者用“ 为P值<0.05, 为P值<0.01”, 为P值<0.001”,复算的结果是“ ”的数值中有些P值是落在0.01~0.001之间或0.001以下。既然文章中已阐明统计学运算是采用统计软件,计算机运算的结果就肯定是具体的P值,因此论文没有理由不给具体的P值。只有当P值非常小,计算机运算结果显示的P值为0.000”时,论文中才标“P值<0.001”。
3.2.2注意相关强度及其95%可信区间的表示:临床研究的结果常常涉及到相关强度的运算,最常用的是OR值和RR值。有些已发表的论文,作者明明在统计学方法中说用Logistic同归或COX回归,但结果中却找不到OR值或RR值。相关强度及其95%可信区间的运算和意义己在前面几讲中讨论,这里不重复。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文章中OR值或RR值的95%可信区间包含了1,P值却<0.05,计算机肯定不会运算出这样的结果。
3.2.3数据必须与研究资料一致:少数论文的结果中,数据与研究资料相差太大。例如一篇长期随访的研究,在“材料与方法”中注明“为1985年1月至2000年12月”,而“结果”中的3个生存曲线图,均显示曲线右端到达25年,究竟是哪个环节出问题呢?
3.2.4避免违反科学的数据:不时见到一些违反科学的数据,使论文成为“垃圾”。例如一篇狼疮性肾炎长期随访的论文,将1组病人的两个结局(人生存率和肾脏生存率)的2条生存曲线描绘在一个坐标上,运用log rank检验,竟能“计算”出其χ2值和P值。计算机是不可能作这种运算的,因为这两条曲线不可能作差异性检验。
3.3全面描述本研究的问题凡是可以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资料,都应尽量运用统计学处理。但有些资料则需要进行详细的陈述。应该说,该研究资料所能反映的各种结局都应该被陈述。例如,淘汰或失访病例的数量和主要原因;各种疗效和各种副作用;研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意外的发现等等。有些意外事件的发生虽然不一定与本研究有直接联系,但也必须如实描述,然后在“讨论”中进行分析,陈述自己对这意外事件的观点。陈述必须客观,不要牵强,也不要讨论和主观推断。讨论和推断必须放到“讨论”中去。
4.讨论
图1所示,讨论部分呈梯形结构,提示这一部分需要根据研究的结果,结合文献的回顾,拓展开来分析讨论,以得出本研究的结论。
如果引言部分限于篇幅,无法详细介绍本项研究的背景和立论依据,则可以在讨论的第一段补充描述。需要注意的是,论文中不要轻易出现“首创”、“领先”或“过去未见报道”的字眼。如果确是如此,应该客观地陈述:用哪些词(如甲氨蝶呤和成人Still病)检索哪个数据库(如Medline或PubMed),检索的结果如何。因为从这些数据库中找不到的文献,不等于全世界就没有人报道过。客观地陈述检索结果,容易被人家接受,而且读者必要时也可以运用同样的策略,重复进行检索。
讨论中必须紧紧围绕着自己的研究结果,分析国际上其他学者同类的研究,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或者相反的,并分析不同的和相反的的原因。如果你的资料是真实的,研究设计是科学的和合理的,就应该敢于相信,并坚持自己的观点。科学的东西,总是会存在不同的观点。当然,文章中有必要分析其原因,如种族的差异、研究样本中亚型的不同等等。讨论中需要避免离开自己的研究结果,讨论得太远,导致离题。临床文献评判提纲的最后一条就问到[1],“研究结论的引述是否根据研究分析的结果?针对研究的问题,作者作出了什么结论?根据本研究,作者是否又提出了新的假说?”一篇临床医学论文,往往就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划上句号的。
[关于临床医学论文写作要点]相关文章:
1.临床医学的论文写作要点
2.SCI论文写作要点
3.毕业论文写作的要点
4.医学SCI论文写作要点
5.科技论文写作的十二要点
6.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要点
7.论文写作的各部分要点
8.学术论文写作要点
9.SCI论文写作3要点
10.毕业论文写作要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