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说,撰写论文我不是能手,更不是高手,如果非要我试着概括教研文章撰写之诀窍,这倒让我想起我的一篇论文《晤·焐·悟--例谈“活动单导学”语文课堂的三重境界》文题中的“三wù(晤、焐、悟)”.论文的撰写不也是这样吗?作者先与教育教学中的现状“会晤”,然后运用教育理念进行理性的“慢焐”,最终对教育教学现象得以“领悟”.说到“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一般文学创作的原则,其实教研文章的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任何一篇教研文章的形成,大凡都会历经“所见、所闻、所感”到“所悟”的创作过程,也就是对教育教学的“那时、那地、那情、那景”之下的思索与提升。一句话,教研文章的撰写就是对教育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切中时宜的论说,即专业的理性表达。
但要真正做到切中时宜、拿捏准确地论述谈何容易,更多时候我们则在“门外”兜圈:
1.大。“大帽子戴小头”.主要指教研文章的题目太大,而且不少题目大得吓人,如我们常能见到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初探》《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操作和实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构建有效课堂》等文题。这些大凡都是一本书才能说清楚的话题,岂是两三千字的文章能说清楚的?还有些文题指向不明,让人云里雾里,如《创新蕴育着永不枯竭的生命》《游戏中的教育秘密》《新课程背景下新教师的成长之路》等,俗话说,“文章要好,题目要巧”.论文题目恰当引人,既容易令人过目不忘,更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明晰。因此,我们在为自己的教研论文拟定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一些”“短一些”“简洁一些”;要贴切、醒目、生动,不能太平淡;要有个性,在能够鲜明地亮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还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事实上,大多数教师还是需要修炼“炼题”之功的。
2.旧。观点陈旧。一是旧事重提,又无新说。倘若在课改推进的当下,我们再提出早在20多年前就曾反复研究过的“课堂提问”之类的观点,抑或是提出像作文教学的“兴趣入手”“情感入手”“生活入手”等老观点。这样的观点提出只能说明我们的思维停留于常态,实践停留于守旧。二是引文陈旧,过时应景。旧文重引,不说也罢。不少教师所引用的案例比较陈旧,有的甚至将早就从教材中删除的选文依然引用为论述的案例,显然是过时的引用;在引经据典方面,引文也很陈旧,还会有老师在教学论文中提及《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之说;甚至还会引用我们早就耳熟能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类的教育警语……其实,这些引文不引也罢,对表述自己的观点并无多大价值。三是表述陈旧,新风难觅。不少论文在表述过程中程式化严重,像“什么是什么的基础”“什么是什么的关键”“什么是什么的保障”等等表述依然屡见不鲜。“文贵出新”,创新是论文写作的灵魂。一线教师的研究多为行动研究,我们要让研究与行动紧密结合,研究的创新性不仅体现在观点表述的创新性上,更体现在行动的创新性上。教师在论文写作中反映出来的创新性举措,往往体现了教师的实践智慧。论文中所反映出来的陈旧表述和八股腔调,折射出的其实是教师实践中的因循守旧。
3.薄。理论功底薄,文字功力弱。不少教师的论文撰写习惯于用课堂实录来替代论述,缺少对教学实录的理论阐释。即便有论述,往往也是浅尝辄止,隔靴搔痒,不能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当然,光是理论阐释或堆砌也不能称之为论文。论文的写作更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们的教师缺少将理论还原于特定情境的能力,缺乏将理论迁移到变化的情境中的敏锐,缺少将自己的观点从情境中剥离出来的功力。在表达上,不少教师的文字功力也常显较弱,心里有话说不出,观点新颖说不好,标题游离说不准。
4.空。内容空洞,论证肤浅。不少教师抓住了一些核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没有能够围绕自己的观点而展开“围攻”,缺乏“挖井”的意识和能力,仅仅就是简单的陈述。比如,有的教师列举了一个教学案例,然后加以理论论证,但案例占据了五分之四篇幅,论述仅占五分之一,提炼、提升不够;而有的教师则正好相反,全是空洞的套话、废话,缺少实证的支撑,成了理论之间的循环论证。
5.假。简单拼凑,甚至抄袭。这当然是极少数教师的行为,他们的论文系用网上多篇文章拼凑而成,没有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仅是各种教育理论的堆积;更有甚者,整篇文章都从网上抄袭。在极力反对“伪学术”的当下,我们一定要摒弃这样的学术陋习,做真正的研究,成就自己真正的文章。
知不足而后知进,看到了论文撰写的“不归路”,当然也就明晰了论文撰写的“新出路”.笔者以为,我们可以着力于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教育教学专业的理性表达:
1.论文需在“小”字上切口。“切口”小,不仅仅在题目的表述上,更在于观点的“切口”上。笔者曾有一篇题为《教学语言:语文教师不该怠慢的“看家活儿”》的论文,缘起于我的两次磨课经历。一次是执教《安塞腰鼓》,省、市、县教研室专家参加了我的几轮磨课。其间,有专家对我的课堂语言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说:“某种意义上讲,安塞腰鼓是陕北后生们的‘生命符号'.你的教学语言,要随文随鼓行进,应该疏密分明,舒缓有致;你的言语表达要像陕北后生一样迸发出生命的能量,让学生有沐浴之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言语水平……”说实在,当时我还没有过多在意并仔细推敲这番话。无独有偶,在我执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时,又有评课专家提出教师课堂语言表现力的建议:“这是一节古诗教学,教师的语言应和现代文教学有所区别,教师的教学用语如何与教学问题相匹配非常值得研究。”两次提醒,两次唤起,激起了我对语文教师拥有并娴熟运用高质量教学语言的兴致。于是我立马行动,对当时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弊病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当时语文课堂存在的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无奈隐退的集体意识,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语言应存在的合理性,憧憬了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语言的多重境界。因为“切口”小,所以论述能针砭时弊,观点集中,读起来自然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2.论文需在“新”字上琢磨。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不少教师还没有明白“’创新‘是论文之生命”这一命题。再谈前文提及的笔者论文《晤·焐·悟--例谈“活动单导学”语文课堂的三重境界》缘起于我参加“全国现场说课决赛”.这是“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2012年教育部课程改革八大成果之一),迫于说课时间限制,我必须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白“活动单导学”这一教学模式。于是我紧扣“活动单导学”这种追求“学为本质”的课堂教学模式,用“三wù”(“晤”“焐”“悟”)三个字加以概括,并推崇为“活动单导学”语文课堂的“三重境界”.较新颖地阐释了“活动单导学”课堂,是一个师、生、文本之间的会“晤”场合;恰如一炉微火,追求慢“悟”境界,演绎着“焐”的学程;给予学生自身明了、领会与觉醒的“悟”的经历。因为概念之新,阐释之新,这篇文章很快被刊发并转载于《小学语文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第4期。当然,不能为了追求文章或文题的新而求怪、求偏、求深,如笔者曾阅读过一篇题为《和易以思,“善喻”从“聊”出发》的文章,本文题出自《学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可以想象,对于一般者而言,若要真正理解透这个文题很困难,如果将该文题试改为“语文教学中’聊‘文化的建构”如何?虽然这位老师的教学实践相当有创意,理论相当深厚,文章内容写得也相当好,如果在文题上稍浅显明晰些就锦上添花、引人入胜了。
3.论文需在“论”字上做足。论文首当需“论”,即依托教育理论展开论证。笔者曾“评点”过一篇获奖论文《从汉字教学走向汉字教育--论汉字教学改革的新走向》,作者从汉字教育的必然、核心、定位、实践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颇有深度地阐释了汉字的生命品格、美学品格、历史品格、哲学品格。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汉字教学的新主张。作者观点清晰,论述有序,思考独特,颇有深度。有幸审阅到参评论文中涉及识字教学研究另一篇高质论文《让阅读教学洋溢字理文化》,该文则从六书角度,阐发字理,对汉字文化进行追溯与弘扬。两篇文章显然是对2011版语文新课标“加强写字教学”目标的深度论述。论述中足可见广大语文教师越来越感觉到新时代下语文教学传承中华文明之职责。论之越深,教学之“心”越明。近年来,出现了更多形式的教研文章,如案例分析、教育叙述或者教学随笔,于是有教师误认为这些文章可以不需理论的阐释与支撑。往往纯以叙述口吻,不在乎“论”,总给人没有根底之感。笔者以为,这样的“浮萍”式叙述,读不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没有“论”色打底的文章必然没有“根”.
4.论文需在“文”字上锤炼。常常会遇见不少教研论文理论功底薄,文字功力弱;不少作者的文字有“力”不从心、捉襟见肘之感;更有不少教师在文本呈现中竟也很不符行文规范,不尊崇语言文字规范,行文很不严肃,如“(一)、”“1、”这样的数字加标点的形式屡见不鲜;还有不少教师论文中的语言前后逻辑跳跃太大,辞不达意,让人读得很是费解,恐有拼凑之嫌。一篇好论文,既体现了作者围绕主题所论述的内容,也体现了符合论文写作格式要求的呈现方式。好论文要在题目上做到醒目恰当,在结构上做到完整适度,在表达上做到流畅具体,在格式上做到合乎规范。如笔者曾经拜读过一篇题为《追求富有语文特色的精神成长》一文,作者用细腻的心观察到现今语文课堂中的偏向,脱离言语形成层面的精神培植,阐发了学生“精神之树”的成长环境离不开文本的精神视界、形式内容、意蕴内涵。文章题目醒目,行文诗意,言语规范,表述个性,有破有立,耐读耐思。
总之,撰写教科研论文不单单是靠狠劲儿能换来的,它既是个“劳力活儿”,也是个“劳心活儿”;它既是个“内容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它是教育教学理论底蕴的日渐积淀,教研意识日渐直觉之下的呼之而出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