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交流思想、处理事物、解决问题、互通情况所常用到的一种表达工具,它涉及面广,使用频率高,实用价值大。可以说,人们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生活,离不开应用文。应用写作能力是现代人们生活、工作必备的能力之一。
应用文写作在浙江省中职文秘课程体系中为必修课程,省文秘专业单考单招必考科目,其目的在于加强中职学生对应用文种的掌握,提升学生写作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是由于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教学方法陈旧等诸多问题,引入案例教学法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应用文教学质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中职文秘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应用文写作是文秘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目前,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不容乐观,由于应用课程多为概念化、模式化的内容,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教学乏味。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中职学生对应用文学习感觉味同嚼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意义。
现在最常用的应用文教学模式为传统的讲授,按照“知识点讲解—格式结构—写作要点—例文分析”的程序进行,这种模式主要强调写作基础知识,从概念入手,通过概念义解析出文种类型、特点、作用、写作要求等,并以文种的格式安排、全文的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内容组织教学,试图通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知识的方式,以此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目的。这种讲授方式最大的优点是理论知识全面、系统、完整,但理论过多,学生实际操作经验偏少,并且每个文种讲授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使得课堂教学往往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很难被激发,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很难提高其应用文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一门基础写作技能课,它的目的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上,具备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所以这门课应侧重于写作技能的培养,而不是简答的知识传授。掌握基础知识是这门课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形成与之相应的写作能力,这才算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达到让学生通过教学来提高运用文书处理社会事务的综合能力,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笔者尝试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文中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含义及特点
1870年前后,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与教育家,他喜欢向学生提问,并通过采用对话、讨论、启发的教学方法来揭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总结结论。受苏格拉底这种教学方式的启发,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德尔在哈佛大学首创案例教学法,并将其运用于法学教学中,促使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来深刻理解法律问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启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先河。
所谓案例,是具有典型意义,可以用作例证的个案[1]。案例教学法则是 “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所以,“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3],是 “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时间能力的教学方法” [4]。
案例教学法,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通过对一个具体写作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学习、分析、讨论。教学模式为: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既是出发点,也是整堂课的落脚点。完成案例分析需要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完成案例剖析,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幺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幺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解决问题,这样就使得枯燥乏味变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三、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文秘专业应用文《欢迎词》教学中运用实例
播放一组08年德国亚琛学校来我校参观访问的合影图片,本堂课以德国亚琛学校来我校参观访问这一事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班级为09级高一学新生,她们没有参加过此次活动。所以在她们观看图片的同时,我向她们大概解说这次活动,图片里有他们熟悉的老师和学姐,这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点。然后,让课前准备好的两个带金色卷发学生与外教扮成访问团进入课堂,模拟当时情景,台下学生对访问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学生欢呼鼓掌,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融入课堂。引出本堂课题“欢迎词”。此时学生在情境中了解了欢迎词使用的场合及表达的情感,即了解了欢迎词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