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音乐促进人的内在和谐的表现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范畴就是“和”。“和”的本意就是和谐.是指不同高度的笙管合鸣,虽然同时发出不同的声音但却显得很和谐。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说明“和”的含义,“正六律、和五声、达八音、养耳道也”。人的耳朵不愿意听单一的声音,一定要听几种不同的声音才能感到舒服。“和”的内涵有两个层次,其中之一便是“和谐”,即异物相杂,矛盾各方面既有主次之分,又相辅相成,相反相济,对立统一;其二是“平和”,无过无不及,即所谓“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使各种因素处于“和乐如一”的平和状态。音乐欣赏的终极目的就在于能为人创造一个精神家园。无论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还是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东西方的早期大思想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音乐与音乐欣赏对人的发展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孔子为培养弟子所设置的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音乐被放在了较重要的地位。他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述。就是把“乐”看作造就一个完善的人的最终环节。柏拉图认为“音乐欣赏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亚里士多德也指出“音乐确能改变灵魂的本质,既然它具有这种力量,我们就一定要利用它来培养下一代。”音乐对人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活在庸常凡俗的生活中被钝化的人的情感。心理学家荣格说;“情感萎缩,这是现代人的一个特点。”而要治疗这种“情感萎缩”则非音乐莫属。优美的音乐还能够滋润和抚慰人们的心灵,激烈的音乐能使人烦怨的情绪得到宣泄。使人们保持平和的心境。优美的旋律、均匀有力的律动、充满生机的节奏、丰满的和声、绚丽多彩的音色等,无一不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俗话说“乐而忘忧,歌可解愁”,这正是音乐的特殊功能的写照。因此,音乐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种灵魂的净化剂,通过音乐欣赏,不仅能够将对音乐艺术的美的追求融入人的个性,引导人感悟美,还能在某些时候激发人的精神力量,调节人的精神面貌,净化人的心灵。
(二)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长其在音乐美的熏陶感染下,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娱乐和滋养,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使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和谐,更完美。美是人的独特权利,是人的感性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人的感性的一个绝对尺度。因为审美最忠实于一切被理性、被社会所压抑的感性个人,忠实于活生生的、具体的、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可预测的深度和无限可能性的个人。理性概括出来的本质永远无法穷尽感性现象,就像人无法用理智穷尽自己的情感一样。所以,审美是印证人之个体性、独特性的根本标志。而只有时时确证着自身的唯一性、神圣性和不可或缺性.才能真正实现人自身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