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的小鸟》,在自家的地头上,给三四十个老头老太太演了一场,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看完了他们鼓鼓掌。那出戏一开始就在修理一台拖拉机,到最后也没修好,后来一群人在荒野里推着拖拉机走,沉重的消失……。蒙特利尔的一个艺术节上,观众看完了全都站起来了,长时间地鼓掌。有个小姑娘哭着跑过来对蒋樾说,我的命运跟他们一模一样,又哭着跑开了。蒋樾说,个人的感情是共通的,全世界每个人的情感是共通的。他们也理解这种梦想,那就是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愿望。所以他们非常理解这个人。29彼岸象征着存在者的终结所在也是存在者的端始。我们每个人都在此岸的航船上,但“靠岸停泊的小船在它的自在中就指引向一个已知的用它代步的人,即使这只船是‘陌生的小船’,他也还指引向其他的人” 30。
如西梅尔所说,更多的生命比生命更多。在“单子”的纪录中,我看到那个自在的最先的“陌生者”,一个其他的“我”。这个原本的范围内,我们发现了超越的世界。《彼岸》的孩子们和心心、婷婷、小武、《盒子》的小甲小乙、阿彬和阿毅以及《老头》中的老头一样经历着这代人的内在孤独和心灵困境,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他们对于这个异化的现实世界的体认越来越难以表达,纪录是在寻找自己心灵所在的过程。在“主体间”,纪录让异质的、陌生的生命情感和体验“共现”,在一个原本的世界里“共在此”。生命主体间的陌生经验根据对象意义,生动的、相互的“自己唤醒”,胡塞尔称之为一种彼此延及对方的自己遮合。生命“单子”彼此“结对”。黄土高原的农民、河南的艾滋病人、高楼下的民工、“盒子”里的同性恋人、北京城的弹匠、大棚的江湖艺人、彼岸的孩子……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与受众消弭了距离,彼此“结对”,生命面向世界的“视域”叠合在一起,最初的体验之流的世界被取代了,从生命之初涌出的意向之流,穿越当下、历史、未来,穿越“内视域”、“外视域”,冲开了“第二次构造的世界”。“世界视域”向我们有次序的敞开。一个“文化世界”被给予纪录,它具有了为每个个体所通达的意义。这个充满人的意义的世界,一个在自然态度中的世界。“我们看到,文化世界也是在与一个零位部分,即与一种个性的关系中被定位地给予的。”31
先验还原是胡塞尔的“希望之乡” 32。伽达默尔解释道,“在体验中显现出来的是生命,这只是意味着,我们所要返归的最终的本源是生命。”33纪录之眼“第二次目光给予”世界,沉沦在暗冥中的世界进入了敞开之域出现和涌现,澄明的光线透视入遮蔽的世界,“不在场者”由锁闭变得纯粹地可感知。光线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它要为生命而燃烧,“灼热闪耀,在灼热中点燃了一切涌现者而使之达乎显现”。34当代中国的个体纪录实践将生命意识“充盈”进客观世界,物质世界的无声意蕴和深层的宇宙精神惊异地“映射”入我们的心灵。就像生命之初第一次面对世界一样,纪录但不占有。纪录和世界互为敞开,但我不拥有。生命精神是纪录的基点,是纪录成为纪录的东西。季丹说,纪录片拍的是人,我们也是对人的生存感兴趣才去拍。可是同行谈时,他们谈的更多的是技术上的、资金上的东西,但谈‘人’本身却很少,所以没法交谈。35真实与虚构、主观与客观、纪实与表现等等不懈争论了上百年,但我们恰恰忘记我们从那里出发。生命不会完善,纪录的人为性注定就是一种完善,而这恰恰使我确信我存在。纪录“凝视”的是一个生命的诞生和延续的漫长历程。
参考文献
1 时间、吕新雨《纪录片: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抉择》,《天涯》 2001年第3期。
2 林旭东、陈虻《<生活空间>,一种纪录/媒体实践》,《读书》 1999年第5期。
3 《被发现的女性视角——李红、李晓山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209页。
4 《个体化写作方式——吴文光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3页。
5 《从“彼岸”到“此岸”——蒋樾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121页。
6 陈为军《关于<好死不如赖活着>》,《艺术世界》2002年第10期。
7 朱传明《那些我愿意注视的人——关于我的两部纪录片》,《艺术世界》2002年第12期。
8 吕新雨《在乌托邦的废墟上--新纪录运动在中国》,《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序言》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14页。
9 胡塞尔《<笛卡儿的沉思>第五沉思》,《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 1997年版 第879页。
10 胡塞尔《<笛卡儿的沉思>第五沉思》,《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 1997年版 第928页。
11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年版 第108页。
12 陈为军《陈为军自述:关于<好死不如赖活着>》,《艺术世界》2002年第10期。
13 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55页。
14 参见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23页。
15 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78页。
16 叶·魏茨曼《电影哲学概说》,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119页。
17 《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版 第82页。
18 《仲华自述:关于<今年冬天>》,《艺术世界》2003年第2期。
19 《心·心》,《艺术世界》2003年第3期。
20 巴尔诺对纪录者的角色做出的最后总结,他们是“观察者”、“触媒者”和“游击战士”,参见《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224页。
21 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226页。
22 参见让·米歇尔·西蒙《另一种视线中的小偷》,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像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2年版 375页。
2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 1987年版 第229页
24 吴文光《女性和DV摄像机》,
25 尹岩《弗·特吕弗其人其作》,《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26 《甘小二访谈:我想拍人的软弱》,《艺术世界》2003年第4期。
27 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引论》,《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 1997年版 第866-867页。
28 《从“彼岸”到“此岸”——蒋樾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111页。
29 于文华《从此岸到彼岸——蒋樾采访录》,银海网。
3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 1987年版 第145页
31 胡塞尔《<笛卡儿的沉思>第五沉思》,《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 1997年版 第920页。
32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9页
33 伽达默尔《解释学》,转自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年版 第253页。
34 海德格尔《如当节日的时候……》,《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第65页
35 《三个纪录片人的幸福生活》,《南方周末》 2003年4月3号。
如西梅尔所说,更多的生命比生命更多。在“单子”的纪录中,我看到那个自在的最先的“陌生者”,一个其他的“我”。这个原本的范围内,我们发现了超越的世界。《彼岸》的孩子们和心心、婷婷、小武、《盒子》的小甲小乙、阿彬和阿毅以及《老头》中的老头一样经历着这代人的内在孤独和心灵困境,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他们对于这个异化的现实世界的体认越来越难以表达,纪录是在寻找自己心灵所在的过程。在“主体间”,纪录让异质的、陌生的生命情感和体验“共现”,在一个原本的世界里“共在此”。生命主体间的陌生经验根据对象意义,生动的、相互的“自己唤醒”,胡塞尔称之为一种彼此延及对方的自己遮合。生命“单子”彼此“结对”。黄土高原的农民、河南的艾滋病人、高楼下的民工、“盒子”里的同性恋人、北京城的弹匠、大棚的江湖艺人、彼岸的孩子……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与受众消弭了距离,彼此“结对”,生命面向世界的“视域”叠合在一起,最初的体验之流的世界被取代了,从生命之初涌出的意向之流,穿越当下、历史、未来,穿越“内视域”、“外视域”,冲开了“第二次构造的世界”。“世界视域”向我们有次序的敞开。一个“文化世界”被给予纪录,它具有了为每个个体所通达的意义。这个充满人的意义的世界,一个在自然态度中的世界。“我们看到,文化世界也是在与一个零位部分,即与一种个性的关系中被定位地给予的。”31
先验还原是胡塞尔的“希望之乡” 32。伽达默尔解释道,“在体验中显现出来的是生命,这只是意味着,我们所要返归的最终的本源是生命。”33纪录之眼“第二次目光给予”世界,沉沦在暗冥中的世界进入了敞开之域出现和涌现,澄明的光线透视入遮蔽的世界,“不在场者”由锁闭变得纯粹地可感知。光线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它要为生命而燃烧,“灼热闪耀,在灼热中点燃了一切涌现者而使之达乎显现”。34当代中国的个体纪录实践将生命意识“充盈”进客观世界,物质世界的无声意蕴和深层的宇宙精神惊异地“映射”入我们的心灵。就像生命之初第一次面对世界一样,纪录但不占有。纪录和世界互为敞开,但我不拥有。生命精神是纪录的基点,是纪录成为纪录的东西。季丹说,纪录片拍的是人,我们也是对人的生存感兴趣才去拍。可是同行谈时,他们谈的更多的是技术上的、资金上的东西,但谈‘人’本身却很少,所以没法交谈。35真实与虚构、主观与客观、纪实与表现等等不懈争论了上百年,但我们恰恰忘记我们从那里出发。生命不会完善,纪录的人为性注定就是一种完善,而这恰恰使我确信我存在。纪录“凝视”的是一个生命的诞生和延续的漫长历程。
参考文献
1 时间、吕新雨《纪录片: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抉择》,《天涯》 2001年第3期。
2 林旭东、陈虻《<生活空间>,一种纪录/媒体实践》,《读书》 1999年第5期。
3 《被发现的女性视角——李红、李晓山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209页。
4 《个体化写作方式——吴文光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3页。
5 《从“彼岸”到“此岸”——蒋樾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121页。
6 陈为军《关于<好死不如赖活着>》,《艺术世界》2002年第10期。
7 朱传明《那些我愿意注视的人——关于我的两部纪录片》,《艺术世界》2002年第12期。
8 吕新雨《在乌托邦的废墟上--新纪录运动在中国》,《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序言》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14页。
9 胡塞尔《<笛卡儿的沉思>第五沉思》,《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 1997年版 第879页。
10 胡塞尔《<笛卡儿的沉思>第五沉思》,《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 1997年版 第928页。
11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年版 第108页。
12 陈为军《陈为军自述:关于<好死不如赖活着>》,《艺术世界》2002年第10期。
13 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55页。
14 参见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23页。
15 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78页。
16 叶·魏茨曼《电影哲学概说》,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119页。
17 《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版 第82页。
18 《仲华自述:关于<今年冬天>》,《艺术世界》2003年第2期。
19 《心·心》,《艺术世界》2003年第3期。
20 巴尔诺对纪录者的角色做出的最后总结,他们是“观察者”、“触媒者”和“游击战士”,参见《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224页。
21 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年版 第226页。
22 参见让·米歇尔·西蒙《另一种视线中的小偷》,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像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2年版 375页。
2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 1987年版 第229页
24 吴文光《女性和DV摄像机》,
25 尹岩《弗·特吕弗其人其作》,《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26 《甘小二访谈:我想拍人的软弱》,《艺术世界》2003年第4期。
27 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引论》,《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 1997年版 第866-867页。
28 《从“彼岸”到“此岸”——蒋樾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111页。
29 于文华《从此岸到彼岸——蒋樾采访录》,银海网。
3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 1987年版 第145页
31 胡塞尔《<笛卡儿的沉思>第五沉思》,《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 1997年版 第920页。
32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9页
33 伽达默尔《解释学》,转自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年版 第253页。
34 海德格尔《如当节日的时候……》,《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第65页
35 《三个纪录片人的幸福生活》,《南方周末》 2003年4月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