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面埋伏》看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道道的小制作,但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它已经超过了国产电影一般投资规模接近10倍。正是这样一种跨国生产的经济模式,决定了《大腕》的文化定位:首先,它与目前大多数国产电影不同,没有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政府资金注入,因而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保证政治底线的前提下、在中国国情许可的情况下,争取市场风险的最小化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为投资方换回成本和获得利润;其次,它的操作方式是市场化的,从成本核算到制作方式、从演职员阵营到市场营销方式,都是按照市场规则来设计的,例如影片将市场划分为中国本土和其他亚太地区、欧美地区不同市场,还计划了电视、录像等市场,并将中国大陆本土票房指标确定为3000万以上,由中国合作方负责发行,同时则通过哥伦比亚的国际营销资源开发中国本土以外的市场,来获得其余三分之二以上的成本回收和利润创造;第三,为了适应这样的市场规则,影片将放行档期定位在贺岁片档期,邀请中国最近几年来票房记录最好的导演冯小刚、既具有本土影响力也曾经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帝头衔的葛优及其长期组合的班子为主创,同时邀请来自好莱坞的名演员Donald Sutherland和来自香港的女明星关之琳为男女主要演员,对中国化的贺岁片进行国际包装,一方面既通过这种包装使电影有一种西化的符号意义诱惑中国观众消费,同时也使中国以外的观众能够容易地与这部具有国际包装的华语电影更好地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腕》是全球化的结晶,其投资方式、制作方式和发行方式都不是过去意义上的所谓中国电影、国产电影,它只能说是一部华语电影,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一部具有地域重点的世界电影,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国际化战略的一个棋子。好莱坞跨国电影生产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将来可能会让人们所谓的与狼共舞、所谓的对抗好莱坞、所谓的民族电影事业繁荣都面临一种困惑,狼就在羊的血液中了,狼的基因也许最终将改变羊的属性,此羊早就非彼羊了,民族电影、中国电影的概念将被一种跨国电影或者泛中国电影的概念所冲击,中国电影文化也将改变它原来的面貌。

    正是由于这种跨国生产模式决定了《大腕》的商业电影定位和本土与国际的双重市场定位。所以,《大腕》在文化上必然遵循大众商业文化的逻辑:模仿后现代的城市喜剧风格,叙述线形的故事,以落难男人与娇贵小姐、东方小人物与西方大腕为传奇故事,追求情节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在执行这些几乎已经世界化的娱乐产品生产程序的同时,这部电影为了完成所担负着的本土与国际的双重使命和双重献媚,一方面,它必须充分地调用一切资源来为中国本土观众提供娱乐服务,所以影片大量采用互文本的方式,将近年来中国最流行的语言、最火红的明星、最焦点的事件、最重要的大众文化、最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甚至最流行的广告都通过喜剧的改造融合在影片中,本土现实构成了丰富的喜剧资源;另一方面,它又努力将中国人、中国时空、中国故事改造为一种奇观来满足国外、海外观众对于中国的好奇和对于中国弱势地位的确认和同情,于是影片中用喝着可口可乐的小皇帝作为开场和收尾,有了所谓中国的喜剧葬礼,有了所谓"气势如虹的东方圣地"太庙的空间背景,有了烧香拜佛和境界的传奇,有了好莱坞大腕与东方美女及中国小人物的情感纠葛。在好莱坞大腕用蹩脚的中文喊"收工"、尤优用同样蹩脚的英文喊"Finish"的错位中,分明就是对本土与海外市场的双重述求的象征。
     一位学者在谈到全球文化时曾经提出五种文化的迁移方式,而在种族迁移、技术迁移、金融迁移、录制文化迁移、意识形态迁移 这五种方式中,金融迁移可以说是发达国家影响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关键。资金的投入,在改变文化产品的同时也改变着文化的意识形态。所以,《大腕》的跨国生产模式,不仅从好莱坞得到了资金来源、市场操作资源,而且,这些因素的注入在为电影增加了市场竞争和开发实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了国际化包装,这一方面为正在试图国际化的中国观众的电影消费提供一种符号性的文化意义,同时也为正在对东方文化产生兴趣的中国本土以外的观众提供一种国际品味和国际形象。这样一种跨国生产模式,在中国本土电影市场上,应该说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目前,《大腕》在北京的票房已经突破1000万,全国市场也可以超过3000万,从而,一枝独秀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佼佼者。这种市场效果的获得,虽然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电影市场上严重缺乏能够带动电影消费的影片,但同时也说明了《大腕》的文化策略在经济上的成功。尽管由于喜剧文化对于本土资源的过分依赖决定了这部影片不可能在欧美国家获得广泛认可,但是它也很有可能在大中华地区或者东南亚泛华文化地区获得一定的市场效果。《大腕》为全球化时期的中国商业电影文化模式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样本。
     可以预期,这样的电影模式将来很可能改变中国电影的意义和格局,事实上,随着张艺谋的、何平等人的合资影片的陆续出场,中国电影的市场将成为好莱坞进口大片与这些具有好莱坞背景的泛中国电影的竞技场,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电影如果仍然在计划体制的模式下生产就将越来越被市场所遗忘。中国电影的文化概念也将获得一种亦喜亦忧的全球化意义。一位学者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民族的全部虚构节目是它的文化的生命线" ,如果中国电影所有的虚构故事都是在好莱坞资金的控制下,那么中国人也许就会失去电影的文化主权,中国人自己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的保障将无从谈起。当然,即便与好莱坞无关,中国电影也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主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正是进口电影和这些泛中国电影维持着奄奄一息的中国电影市场,张伟平这些“好莱坞”式的炒作也不无道理,但是在华丽外表下隐藏的究竟是怎样的真面目,才是消费者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