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与文革政治话语(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少检波。」
  这种观点中不难看出「三突出」(尽管此时尚未被正式提出)对戏曲改革的影响。突出正面人物似乎被理解为神话正面人物。少检波的错误并不使戏曲最后的结果发生变化且定和老道上山起了把戏曲推向高潮的作用。少检波之未能料及此事,亦使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然而仅从「不可饶恕的过失」以及「从亲密战友,特别是上下级的关系来讲,少检波怎么能对只身入虎穴的杨子荣这样不负责任呢?」两句话就可看出政治气氛对人们的思想心理的影响和对戏曲修改工作的干扰。
  文革期间各单位和学校的造反派通过抄家搜集证据,以定反动派的罪。从现在的眼光看,人们互相揭发的内容和抄家得来的证据显得过於勉强或微不足道,然而所有这些在当时的情形下也许都是「不可饶恕」的过失。
  文章进一步强调问题是「我们许多人在结构剧情时总是光考虑、多考虑「戏剧性」,后考虑、少考虑整个剧目的思想性。可见当时对戏曲工作的要求是强调其实际功能或作用,而不是其艺术水平。后者仅仅是一个渠道,前者才是主要目的,即借助於戏曲进行思想教育。而这时候的思想教育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接着这篇社论又举出「整装待发」一场中把高波的牺牲改为不死的例子说,「也有不少同志舍不得「为革命把最后一滴血流尽,献出十八岁美丽的青春」那句动听的「反西皮」唱腔。凡此都说明,正确对待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加以掌握,一味的追求技巧,追求枝枝节节、零零碎碎的「戏」,正面人物的艺术形象就很难塑造的完美。整个戏的主题思想也不可能不受到影响的。」
  在「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一节,文章认为,「关於社会主义文艺必须着重塑造正面的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通过他们的光辉形象和先进思想,来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伟大任务,许多年来一直在展开广泛地讨论,早已不是甚么新鲜的课题了。」那么针对戏曲中一撮毛夺图杀人、神河庙装神弄鬼都,文章认为「用去了整整一场或差不多一场戏,造成削弱了正面人物的光彩。」在删去以负面任务为中心之场面的同时,修改后的戏曲增添了正面人物少剑波在「紧急的时刻与複杂的的情况下,沉着应付纷至沓来的困难和事变。」从而突出作指挥员的思想作风。原演出本中少剑波应老乡的要求在不适当的时候开动火库,造成人员伤亡、栾平逃走的「严重后果」也都被删去了。
  原演出本中,杨子荣进威虎山时,是蒙眼引进,后来改为「大踏步挺身走进」。这一行动尽管能反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但在尚未赢得座山雕的信赖时,匪徒让她睁开眼睛进入他们的底盘,难免显得过与夸张或至少使匪徒显得过於愚蠢。

  在「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一节,作者称:
  「在京剧老戏里,人的鬍鬚可以长到一两尺长;青年男子说话真假嗓参半……这些,从生活逻辑来分析,是很难解释或者说为尽合理的。」
  因此,《智》剧根据从生活出发的原则,念白採用京白。虽然京白同普通话尚有一定的差别,但更接近普通话。文章认为韵白过与夸张一些。同样,行当角色的动作也较近乎自然。
  然而,这种从生活现实出发的精神仅仅局限於念白、动作、扮相等方面而不可用在人物形象塑造一方面。正如前所提及,任务哪怕离开了生活现实还是夸张一点为好。
  文革期间中国人民除了看报纸,读毛泽东着作和语录而外所接触到的唯一娱乐形式就是样板戏。29样板戏的故事情节简朴,表演程式明晰,语言较接近白话等特点也使它能够成为最适当的大众宣传工具。
  到1964年6月5日的时后,样板戏已经有神化英雄、魔化负面人物,从而使善恶是非之分绝对化的倾向。在当时的气氛下样板戏所反映的善恶之分、「敌我」之别的绝对化的模式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一方面青少年尤其是容易被煽动,文革期间参与暴力或极端行动的人当中,中学生之居多30或许与此有关。
  自然,娱乐媒介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是一个複杂的现象。观众年龄、所处环境、心态、思想素质、文化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将使所受影响呈现相应的差异。为从观众的角度看样板戏对他们的影响,笔者採访了文革期间看过样板戏或参加过样板戏演出几位学者。因篇幅有限以下只罗列访谈内容的要点。
  第四节 访谈录
  因採访目的是探讨文革时期样板戏给两位老师的印象,採访以非引导性31的方式进行,即尽量避免提出有关样板戏之影响的直接式的问题。笔者只是请受访者凭有关记忆谈一下对样板戏的印象和观看样板戏的经验。32
  为便於分析,本文将访谈中的相关内容以单句格式列出来,具体如下:
  1.当时对样板戏的印象与现在对样板戏的印象不同2.初看样板戏时抱着一种神圣的感觉3.当时沉浸在对革命的崇拜,对样板戏的信仰很虔诚4.感到样板戏是崇高的,美好的5.认为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无从比较,到了文革后期(即70年代初)有了外国电影(以朝鲜,阿尔巴尼亚,月南等国家的电影为主)后有可能比较。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对照时外国片子对人情的渲染,这是样板戏所没有的东西6.样板戏是赤裸裸地宣传革命,太直接了一点!
  7.1975-1976年间参加了知青宣传队,演过样板戏,在演戏时就不绝的神圣了,但还没到怀疑或对抗的程度。1977年开禁之后有了更多的比较,就开始感到文革那时的确是很单调8.文革期间,尤其是样板戏刚出来的时候,作为那个年代的人,尽管文革前也看过一些电影,但是那个时候对革命的宣传使我们下意识地排斥了以前那种印象。
  9.文革被否定之后,对样板戏的印象可以说是180度的变化。之后对样板戏的看法是讨厌、否定、认为它一无是处。因随大流,思想体现了当时的普遍现象。
  10.参加样板戏演出时表演的主要是摺子戏如《白毛女》,《沙家浜》,《杜鹃山》等11.偶尔上台,主要在后台乐队拉小提琴等乐器。演出多为露天式,所以没有追灯,到公社时就可在礼堂演出,其效果就会比较好。
  12.在农村观众主要是看热闹,当时电视、收音机都很少,有时候为了观看样板戏人们会骑着脚踏车或乾脆走路到几十里远的地方去看13.最初看样板戏时还在小学,看了样板戏后觉得很高兴,很新鲜。
  14.谈不上崇拜,当时就好比一个新的电影出来。只觉得的新鲜。而且作为娱乐方式当时没有别的选择15.首次看到样板戏是文革初期在重庆的一个电影院16.学校也组织了一个宣传队,即从学生当抽出几个家庭出身好的人去演《红灯记》之类的样板戏。当时能够加入宣传队是个荣耀,自己没有参加17.觉得观众对样板戏的态度还是比较正面。都觉得唱得好,歌词写的也很好18.学校也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样板戏,也做宣传。就跟现在的电影一样,到处贴着广告,且还有读本可以看。较容易看懂,电影版还附字幕19.个人只觉得新奇、杨子荣那种男子汉的英雄气质很吸引人20.就和电影一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对它的热情开始淡化。但因八个样板戏不是同时出来,它就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群众的热情21.认为样板戏同世界每一个地方的电影一样隐藏着一些意识形态的称分,但观众不一定去注意它22.年轻人有可能受到一些影响,尤其像《海港》的样板戏,因讲的是现实社会中的阶级敌人,有可能促使他们在周围寻找类似的人或事23.认为从一般大众的角度看,看样板戏可能就以娱乐为目的。官方当然希望通过样板戏提高人们对阶级斗争的意识24.那时候没有其他娱乐方式,旧电影在破四旧时就给破了,牛鬼蛇神也不让演了25.1971年下乡,到此时对样板戏的热情已经淡化了
  以上访谈录说明人们最初样板戏的印象是「神圣、高尚、美好」等,对「革命」充满热情而「下意识地排斥以前的印象」。这一点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话语通过样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