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与文革政治话语(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6
板戏对人心产生的影响。有些人将之称为「毒化教育」。另一方面,也有人注意到样板戏是「赤裸裸」的宣传意识形态。
此外笔者注意到年龄与处境的差别使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样板戏。当时已投入革命的人觉得样板戏很神圣,但还在小学读书的人却只觉得它只是新鲜而已。
结 语
样板戏是特定政治话语的产物。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它固然有艺术方面的特点,但其政治功能较为突出。娱乐媒介最容易传播思想,也最容易使人们主动或被动的接受隐藏在其结构和内容之间的意识相态或政治立场。样板戏至少有4至5年垄断了中国的娱乐媒介,因此它对人民的影响是不可否定的。
为了符合「三突出」等要求,样板戏在内容和形式上严重的偏离现实,把「敌我」之间的矛盾绝对化,把英雄人物神化而把负面人物妖魔化。在文革期间一个人一旦被戴上了敌人的帽子之后,人们就似乎不必把他当人看。这种态度和做法同样板戏魔化「敌人」的情况极相似。
中国知识份子在其回忆录中所叙述的批斗会情景,在样板戏当中可看到其原型。其中「革命者」以「牛鬼蛇神」称呼「反动派」的做法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归根结底,牛鬼蛇神本来是指传统戏曲带神秘性的内容而言。到了文革时期它却泛指一切被「揪出来」的坏人。批斗者给被批斗者脸上涂黑、戴高帽子,自己却摆一幅英雄架子或许是受了样板戏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自然将文革期间群众行为全盘归咎於样板戏也将是把一个很複杂的现象过於简单化。然而,文革极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文革政治话语所引起的。那么作为文革政治话语的载体,样板戏堪称起到了传播和加强这一话语的作用。
文化媒介对人们心理的影响需在更加广泛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成立。但说样板戏对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革间的极端行为还是合乎逻辑的。
参考资料:
一1963年至1969年《人民日报》相关文章、社论二《智取威虎山》录影光碟三李辉编:《八大样板戏》﹙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业1至70.四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五戴嘉枋:《走向毁灭》﹙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页218-261.六Mackerras ,Colin,The PerformingArts in Contemporary China﹙London:R&KP ,1981﹚,1-37.七龚小夏:〈「文革」中群众暴力行为的起源与发展〉,载於《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1966年八刘艳:〈「样板戏」观众与乌托邦文化〉,载於《艺术百家》,1996年03期九杨健:〈革命样板戏的历史发展〉,载於《戏剧》,1996年04期十金常烈:〈我国舞台照明发展的掠影(续)〉,载於《戏剧》,1996年01期十一刘景荣:〈拉开一段距离后的重新审视-样板戏今评〉,载於《河南大学学报》,第34卷,第五期,1994年9月十二李蕙冰、邝瑜慧:〈文革「样板戏」的二三事〉,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CH3222课论文,2001年
註 释
1有关文革的诠释模式,请参考高皋和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Roderick MacFarquahar,"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UP:NY,1984;Lucian Pye ,"Reassessing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hina Quarterly,no.108(1986)。等
2有关不同诠释模式的评论,请参考Mobo C.F.Gao"Maoist Discourse and a Critiqueof the Present Assessment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Scholars,Vol.26,No.3(1994)
3Discourse ,此指有关两条路线斗争或’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之话语4请参考龚小夏《「文革」中群众暴力行为的起源与发展》于《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1966年或Lynn White,"Policies of Chaos :The Organizational Causes of Violence in China’sCultural Revolution ,"NJ :PUP ,19895本接虽然用较大篇幅去论述样板戏之由来和发展,却无法涉及方方面面,详情请参考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6请参考Marc Blecher,"China against the Tides :Restructuringthrough Revolution,Radicalism and Reform,"New York:Pinter,1997及MauriceMeisner ,"Mao’s China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New York,FreePress ,1977.7转引自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6页8Colin Mackerras ,"The Performing Arts in ContemporaryChina ,"R&KP :London,1981,pp.12-189同上,第20页10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7页11直至1964年’样板戏’仍以其前身’革命现代戏’或’京剧现代戏’之称,为人熟知。
12同注1013见《交流经验写好现代戏演好现代戏-华东地区举行话剧观摩演出》于《人民日报》1963年12月23日14见《陆定一副总理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式上讲话-让京剧现代戏的革命之花开得更茂盛》於《人民日报》1964年6月6日头版15龚小夏《「文革」中群众暴力行为的起源与发展》於《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1966年第103页16由周恩来安排的原计划是让中央领导人观看《奇袭白虎团》,见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17页17见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14至22页及杨健《革命样板戏的历史发展》于《戏剧》,1996年04期第93至98页18转引自戴嘉枋《「样板戏」一词的由来》于《党政论坛》1995年11期19见江青《谈京剧革命》於《人民日报》1967年5月10日头版20戴嘉枋《走向毁灭》,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第219页21转引于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22同上第128-129页23即善恶兼有24详细内容请看李辉编《八大样板戏》,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第1至70页25正反人物的比例正好反映了’突出英雄人物’一原则的具体贯彻方法之一26请参考季羨林《牛棚杂忆》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陈白尘《牛棚日记》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年等27金常烈《我国舞台照明发展的掠影(续)》,1996年01期第23页28陶雄《出社会主义之新,让京剧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智取威虎山」的修改和加工》于《人民日报》1964年6月5日第六版29亦参考:刘艳《"样板戏"观众与乌托邦文化》于《艺术百家》,1996年03期第16页30见王友琴《1966:学生打老师的革命》及《打老师和打同学之间》于刘青峰编《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至48页31即’Non-directive’32为了符合受访者的要求,本文恕不提供受访者姓名等细节。
此外笔者注意到年龄与处境的差别使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样板戏。当时已投入革命的人觉得样板戏很神圣,但还在小学读书的人却只觉得它只是新鲜而已。
结 语
样板戏是特定政治话语的产物。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它固然有艺术方面的特点,但其政治功能较为突出。娱乐媒介最容易传播思想,也最容易使人们主动或被动的接受隐藏在其结构和内容之间的意识相态或政治立场。样板戏至少有4至5年垄断了中国的娱乐媒介,因此它对人民的影响是不可否定的。
为了符合「三突出」等要求,样板戏在内容和形式上严重的偏离现实,把「敌我」之间的矛盾绝对化,把英雄人物神化而把负面人物妖魔化。在文革期间一个人一旦被戴上了敌人的帽子之后,人们就似乎不必把他当人看。这种态度和做法同样板戏魔化「敌人」的情况极相似。
中国知识份子在其回忆录中所叙述的批斗会情景,在样板戏当中可看到其原型。其中「革命者」以「牛鬼蛇神」称呼「反动派」的做法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归根结底,牛鬼蛇神本来是指传统戏曲带神秘性的内容而言。到了文革时期它却泛指一切被「揪出来」的坏人。批斗者给被批斗者脸上涂黑、戴高帽子,自己却摆一幅英雄架子或许是受了样板戏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自然将文革期间群众行为全盘归咎於样板戏也将是把一个很複杂的现象过於简单化。然而,文革极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文革政治话语所引起的。那么作为文革政治话语的载体,样板戏堪称起到了传播和加强这一话语的作用。
文化媒介对人们心理的影响需在更加广泛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成立。但说样板戏对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革间的极端行为还是合乎逻辑的。
参考资料:
一1963年至1969年《人民日报》相关文章、社论二《智取威虎山》录影光碟三李辉编:《八大样板戏》﹙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业1至70.四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五戴嘉枋:《走向毁灭》﹙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页218-261.六Mackerras ,Colin,The PerformingArts in Contemporary China﹙London:R&KP ,1981﹚,1-37.七龚小夏:〈「文革」中群众暴力行为的起源与发展〉,载於《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1966年八刘艳:〈「样板戏」观众与乌托邦文化〉,载於《艺术百家》,1996年03期九杨健:〈革命样板戏的历史发展〉,载於《戏剧》,1996年04期十金常烈:〈我国舞台照明发展的掠影(续)〉,载於《戏剧》,1996年01期十一刘景荣:〈拉开一段距离后的重新审视-样板戏今评〉,载於《河南大学学报》,第34卷,第五期,1994年9月十二李蕙冰、邝瑜慧:〈文革「样板戏」的二三事〉,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CH3222课论文,2001年
註 释
1有关文革的诠释模式,请参考高皋和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Roderick MacFarquahar,"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UP:NY,1984;Lucian Pye ,"Reassessing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hina Quarterly,no.108(1986)。等
2有关不同诠释模式的评论,请参考Mobo C.F.Gao"Maoist Discourse and a Critiqueof the Present Assessment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Scholars,Vol.26,No.3(1994)
3Discourse ,此指有关两条路线斗争或’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之话语4请参考龚小夏《「文革」中群众暴力行为的起源与发展》于《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1966年或Lynn White,"Policies of Chaos :The Organizational Causes of Violence in China’sCultural Revolution ,"NJ :PUP ,19895本接虽然用较大篇幅去论述样板戏之由来和发展,却无法涉及方方面面,详情请参考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6请参考Marc Blecher,"China against the Tides :Restructuringthrough Revolution,Radicalism and Reform,"New York:Pinter,1997及MauriceMeisner ,"Mao’s China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New York,FreePress ,1977.7转引自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6页8Colin Mackerras ,"The Performing Arts in ContemporaryChina ,"R&KP :London,1981,pp.12-189同上,第20页10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7页11直至1964年’样板戏’仍以其前身’革命现代戏’或’京剧现代戏’之称,为人熟知。
12同注1013见《交流经验写好现代戏演好现代戏-华东地区举行话剧观摩演出》于《人民日报》1963年12月23日14见《陆定一副总理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式上讲话-让京剧现代戏的革命之花开得更茂盛》於《人民日报》1964年6月6日头版15龚小夏《「文革」中群众暴力行为的起源与发展》於《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1966年第103页16由周恩来安排的原计划是让中央领导人观看《奇袭白虎团》,见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17页17见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14至22页及杨健《革命样板戏的历史发展》于《戏剧》,1996年04期第93至98页18转引自戴嘉枋《「样板戏」一词的由来》于《党政论坛》1995年11期19见江青《谈京剧革命》於《人民日报》1967年5月10日头版20戴嘉枋《走向毁灭》,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第219页21转引于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22同上第128-129页23即善恶兼有24详细内容请看李辉编《八大样板戏》,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第1至70页25正反人物的比例正好反映了’突出英雄人物’一原则的具体贯彻方法之一26请参考季羨林《牛棚杂忆》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陈白尘《牛棚日记》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年等27金常烈《我国舞台照明发展的掠影(续)》,1996年01期第23页28陶雄《出社会主义之新,让京剧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智取威虎山」的修改和加工》于《人民日报》1964年6月5日第六版29亦参考:刘艳《"样板戏"观众与乌托邦文化》于《艺术百家》,1996年03期第16页30见王友琴《1966:学生打老师的革命》及《打老师和打同学之间》于刘青峰编《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至48页31即’Non-directive’32为了符合受访者的要求,本文恕不提供受访者姓名等细节。
上一篇:浅论电视台的新闻管理详细内容
下一篇:电视电影:民族电影的生存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