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视剧审美(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24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若过分忧虑,预先设定好一些不可逾越的框框,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而不是首先鼓励大胆进行艺术实践,那么真正意义上的、能受观众欢迎的戏曲电视剧永远不可能产生。我们要解放思想,破除定势,不怕别人说“四不像”。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要的正是“非驴非马”一既非一般电视剧又非传统戏曲。因为它并没有一个参照系,必须让它“像”什么什么,它是通过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实践最后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电视艺术品种。我们相信,在新世纪里,经过广大电视一戏曲工作者的艰辛工作,一定会让古老传统戏曲的优秀“基因”经过荧屏的移植、改造,重新获得旺盛的生命力,绽放出一朵朵崭新的艺术奇葩,重新回到广大民众中去!
【参考文献】
①吕新雨《戏剧传统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命运》,《安徽大学学报》2000(5)
②⑤⑥阿诺德·豪塞尔《艺术史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P319,P375,P372
③④滕守《艺术社会学描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P305,306
⑦孟繁树《戏曲与电视的结合是电视与戏曲的双向选择》,《艺术百家》1995(4)
⑧汪人元《关于戏曲电视剧的几点理论思考》,《艺术百家》1995(4)
⑨孟繁树《戏曲电视剧创作论》,《中国电视》1992(8)
⑩熊艳《新世纪民族戏曲仍然“有戏”》,《了望新闻周刊》2000(2)
【参考文献】
①吕新雨《戏剧传统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命运》,《安徽大学学报》2000(5)
②⑤⑥阿诺德·豪塞尔《艺术史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P319,P375,P372
③④滕守《艺术社会学描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P305,306
⑦孟繁树《戏曲与电视的结合是电视与戏曲的双向选择》,《艺术百家》1995(4)
⑧汪人元《关于戏曲电视剧的几点理论思考》,《艺术百家》1995(4)
⑨孟繁树《戏曲电视剧创作论》,《中国电视》1992(8)
⑩熊艳《新世纪民族戏曲仍然“有戏”》,《了望新闻周刊》2000(2)
上一篇:人与物关系的解码
下一篇: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