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中国电影备忘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24
提要:1999,对于中国的情节中一样"。 无论这部影片在艺术和技术上达到了多么成熟的程度,但是那种"少年老成"的程度都多少令人不安。新生代导演从成长的创伤到成长的渴望再到成人的仪式,已经走过了近10年的路程,许多人都在努力寻找在目前这个全球化背景中进入主流文化的道路,而《洗澡》在国内外的商业成功,应该说正是这种努力的结果。当然,《洗澡》所提供的并不是一条必然之路,毕竟我们处在多重文化的冲突、交流、融合的境遇中,新生代在这样一种多元文化状态和生存状态中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归大同,人们一定会以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理念和精神走向共同创造中国电影的希望工程。
1999年虽然是献礼片熙熙攘攘的一年,但是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还是新生代导演的全面登场。与前些年不同,1999年新生代的影片似乎更加少年老成,更加随机应变,许多作品都相当体制化和工业化,相对单一的社会/历史经历,相对单调的人生/生命体验作为一种局限,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他们的电影中,他们影片的视野都比较狭窄,人物也比较平面,所表达的情感也时常有一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造作,思想的深度、情感的深度和艺术的深度都明显缺乏,应该说,这批青年导演的电影素质强于他们的人文素质,艺术感觉强于他们的生活感觉,形式力度强于他们的精神力度,但毕竟他们是在1999这一特殊的年代、这一"给定"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制作电影的,这些影片有许多都并不是青年导演们的原创,正如他们自己所言,许多都是"命题作文" ,因而,他们的这一代人的精神优势和弱势在这些影片中也许都还不能充分反映出来,但是,应该说,他们的多数影片都显示了相当的艺术潜力,李虹导演的《伴你高飞》获得了"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提名,金琛导演的《网络时代的爱情》获得了"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王瑞导演的《冲天飞豹》被列入了10大献礼片之列,《洗澡》获得了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以及西班牙赛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等等,尽管在各种权力网络的制约中,获奖并不是衡量一部影片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唯一尺度,但是,从纵向的发展来说,如果21世纪中国电影能够获得发展机会的话,那么无疑,这批青年人将成为真正的主角,他们的全面出场,将或早或迟地更新中国电影的艺术观念。应该说,只要他们能够在各种急功近利的诱惑下还能保持对电影的一份虔诚和对生活的一种热爱,那么他们身上的确寄寓着中国电影的希望。
主旋律化、商业化与新主流
与献礼片呈出不穷的热闹、几代导演同堂献艺的繁荣形成对比,1999年的国产电影似乎并没有给中国观众带来真正的狂欢节。经过年初贺岁片短暂的喧嚣以后,1999中国电影市场便进入了波澜不惊的状态。尽管国产电影得到了许多政策性的保护和行政性的促进,但由于电影产品的品种、类型、数量的缺乏,更由于低劣产品充斥市场,也由于传媒引导的明显失信,电影这一"文化超市"物稀人少、门可罗雀。1999年的中国电影由于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双重轨道上行走,电影工业的改革和电影经济的改善没有取得明显成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电影人提"新主流电影"的理念,同时还有一些电影人则试图通过自己的电影操作来制作中国的市场主流电影,人们还在继续探索能够经受市场检验的主流电影的创作/制作模式,并且试图通过这一模式来调和主旋律与商业化之间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以适应整个社会的市场化转轨。
8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带着各种现实的"镣铐"开始走上了市场化的不归之路。80年代末的娱乐片热是电影市场化的第一次冲刺,但娱乐片文化中那种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文化那种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国家主义的价值观念一直有着深刻的冲突,到90年代初期,这种冲突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娱乐片文化的被否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随着改革进程的加速,电影的市场化再次获得了机会,借助于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特殊境遇,中国电影在1995年创造了一个10年未遇的市场高峰。但是商业化与主旋律之间的内在冲突并没有解决,随着主旋律意识的强化和电影政策的调整,电影的市场化进程由于规划生产与市场发行之间的冲突而步履艰难,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投入电影的资金增加的同时社会的商业投资明显减少,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结果不仅电影产量不足而且能够接受市场检验的影片更是凤毛麟角。对于中国当前的主流文化来说,中国电影事实上很难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商业/类型电影,商业/类型电影那种个体宣泄、个人英雄、感官刺激、自由叛逆的叙事策略与主旋律强调的稳定、团结、昂扬的基调显然并不和谐。因而,90年代中期以来,商业/类型电影在中国的数量不断下降,类型规范没有建立,而且几乎没有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与此同时,几乎所有商业/类型电影都进行了主旋律改造,呈现了商业电影主旋律化的趋势。1999年,是中国电影的献礼年,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中国电影生产的规划性远远大于了市场自身的调节性,主旋律电影无疑成为了本年度电影的主体。尽管1999年的主旋律电影在投资规模、制作水平、艺术和技术质量上,甚至在包装、宣传力度上大都超过了以往,但是由于缺乏市场定位和市场期待,多数影片没有能够获得市场回报。对于1999年的中国电影来说,政府行为的作用似乎超过了产业行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河绝恋》、《紧急迫降》、《冲天飞豹》等几部试图整和主旋律化与商业化冲突的影片便具有特殊的意义。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一直试图找到主旋律电影商业化或者商业电影主旋律化的道路,最终形成所谓"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中国式主流电影。最初是《龙年警官》试图完成侦破类型片与警察颂歌的统一;接着是《烈火金刚》试图完成革命英雄传奇与枪战类型片的统一;《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等试图完成民族团结寓言与马上动作类型片的统一;《红河谷》试图完成西部类型片与爱国主义理念的统一;《红色恋人》试图完成革命回忆与爱情类型片的统一,而在1999年,《黄河绝恋》则试图完成战争类型片与民族英雄主义精神的统一,《紧急迫降》试图完成灾难类型片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题
1999年虽然是献礼片熙熙攘攘的一年,但是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还是新生代导演的全面登场。与前些年不同,1999年新生代的影片似乎更加少年老成,更加随机应变,许多作品都相当体制化和工业化,相对单一的社会/历史经历,相对单调的人生/生命体验作为一种局限,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他们的电影中,他们影片的视野都比较狭窄,人物也比较平面,所表达的情感也时常有一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造作,思想的深度、情感的深度和艺术的深度都明显缺乏,应该说,这批青年导演的电影素质强于他们的人文素质,艺术感觉强于他们的生活感觉,形式力度强于他们的精神力度,但毕竟他们是在1999这一特殊的年代、这一"给定"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制作电影的,这些影片有许多都并不是青年导演们的原创,正如他们自己所言,许多都是"命题作文" ,因而,他们的这一代人的精神优势和弱势在这些影片中也许都还不能充分反映出来,但是,应该说,他们的多数影片都显示了相当的艺术潜力,李虹导演的《伴你高飞》获得了"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提名,金琛导演的《网络时代的爱情》获得了"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王瑞导演的《冲天飞豹》被列入了10大献礼片之列,《洗澡》获得了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以及西班牙赛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等等,尽管在各种权力网络的制约中,获奖并不是衡量一部影片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唯一尺度,但是,从纵向的发展来说,如果21世纪中国电影能够获得发展机会的话,那么无疑,这批青年人将成为真正的主角,他们的全面出场,将或早或迟地更新中国电影的艺术观念。应该说,只要他们能够在各种急功近利的诱惑下还能保持对电影的一份虔诚和对生活的一种热爱,那么他们身上的确寄寓着中国电影的希望。
主旋律化、商业化与新主流
与献礼片呈出不穷的热闹、几代导演同堂献艺的繁荣形成对比,1999年的国产电影似乎并没有给中国观众带来真正的狂欢节。经过年初贺岁片短暂的喧嚣以后,1999中国电影市场便进入了波澜不惊的状态。尽管国产电影得到了许多政策性的保护和行政性的促进,但由于电影产品的品种、类型、数量的缺乏,更由于低劣产品充斥市场,也由于传媒引导的明显失信,电影这一"文化超市"物稀人少、门可罗雀。1999年的中国电影由于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双重轨道上行走,电影工业的改革和电影经济的改善没有取得明显成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电影人提"新主流电影"的理念,同时还有一些电影人则试图通过自己的电影操作来制作中国的市场主流电影,人们还在继续探索能够经受市场检验的主流电影的创作/制作模式,并且试图通过这一模式来调和主旋律与商业化之间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以适应整个社会的市场化转轨。
8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带着各种现实的"镣铐"开始走上了市场化的不归之路。80年代末的娱乐片热是电影市场化的第一次冲刺,但娱乐片文化中那种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文化那种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国家主义的价值观念一直有着深刻的冲突,到90年代初期,这种冲突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娱乐片文化的被否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随着改革进程的加速,电影的市场化再次获得了机会,借助于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特殊境遇,中国电影在1995年创造了一个10年未遇的市场高峰。但是商业化与主旋律之间的内在冲突并没有解决,随着主旋律意识的强化和电影政策的调整,电影的市场化进程由于规划生产与市场发行之间的冲突而步履艰难,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投入电影的资金增加的同时社会的商业投资明显减少,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结果不仅电影产量不足而且能够接受市场检验的影片更是凤毛麟角。对于中国当前的主流文化来说,中国电影事实上很难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商业/类型电影,商业/类型电影那种个体宣泄、个人英雄、感官刺激、自由叛逆的叙事策略与主旋律强调的稳定、团结、昂扬的基调显然并不和谐。因而,90年代中期以来,商业/类型电影在中国的数量不断下降,类型规范没有建立,而且几乎没有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与此同时,几乎所有商业/类型电影都进行了主旋律改造,呈现了商业电影主旋律化的趋势。1999年,是中国电影的献礼年,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中国电影生产的规划性远远大于了市场自身的调节性,主旋律电影无疑成为了本年度电影的主体。尽管1999年的主旋律电影在投资规模、制作水平、艺术和技术质量上,甚至在包装、宣传力度上大都超过了以往,但是由于缺乏市场定位和市场期待,多数影片没有能够获得市场回报。对于1999年的中国电影来说,政府行为的作用似乎超过了产业行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河绝恋》、《紧急迫降》、《冲天飞豹》等几部试图整和主旋律化与商业化冲突的影片便具有特殊的意义。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一直试图找到主旋律电影商业化或者商业电影主旋律化的道路,最终形成所谓"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中国式主流电影。最初是《龙年警官》试图完成侦破类型片与警察颂歌的统一;接着是《烈火金刚》试图完成革命英雄传奇与枪战类型片的统一;《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等试图完成民族团结寓言与马上动作类型片的统一;《红河谷》试图完成西部类型片与爱国主义理念的统一;《红色恋人》试图完成革命回忆与爱情类型片的统一,而在1999年,《黄河绝恋》则试图完成战争类型片与民族英雄主义精神的统一,《紧急迫降》试图完成灾难类型片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题
下一篇:电影中的叙事(一):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