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内处理血管治疗中心型肺癌疗效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2 术后管理与治疗
  
  2.1 呼吸系统支持
  此类手术时间长,手术损伤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不全,术后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是必要的。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辅助呼吸在6~12h,在辅助呼吸的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如果血氧饱和度在93%以上,末梢循环波峰显示良好,说明肺通气良好,可以停呼吸机。
  2.2 循环系统支持
  本组患者年龄偏大,绝大多数均有隐性冠心病及其它心脏病,心功能有一定的损害,术后维持心功能非常关键。术后心电监护,观察24h尿量,根据血压、心率、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的测定,补充一定量液体。如果血压高,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心排量,可用硝普钠泵入。如果有心率失常,可给相应的抗心率失常药物。
  2.3 一般护理及治疗
  常规应用抗菌素,持续低流量吸氧,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时反复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极为重要。术后患者痰多无法咳出,影响通气时,可施行气管切开。本组有6例气管切开,其中2例是预防性切开,即术后马上行气管切开。
  
  3 结果
  
  全部病例均是在全麻下开胸手术,经过心包处理肺动脉和肺静脉手术切除中心型肺癌。全部15例病例均手术成功,无大出血,无副损伤,根治手术干净彻底,肺门淋巴结清除彻底。
  
  4 讨论
  
   肺癌患者病变常累及肺动脉或肺静脉,使心包外处理血管困难,3期以上的肺癌肺门常固定。癌肿如侵及心房壁或肺静脉内出现癌栓,常规处理易造成癌栓脱落或大出血。采用心包内处理血管及切除部分心房壁,可大大减少探察率和术中癌栓脱落的机会,并达到根治的目的。国内报道,35岁以下小细胞癌占45.6%,且多为中央型,巨大块,晚期。40岁以下3期肺癌占50%,故常需心包内处理血管或肺切除。心包内处理血管之所以安全,是其解剖特点决定的。右肺动脉的全长几乎都在心包内,左肺动脉全长1/2也都在心包内,因此,打开心包后能较充分的暴露这些血管。心包内肺切除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大,故术后应足量供氧并延长供氧时间,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尽量减少心率紊乱的因素,对高龄的患者更应注意。
  
  参考文献
  [1] 兰锡纯.心脏血管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12-629.
  [2] 周清华.肺癌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331-335.
  [3] 顾恺时.胸心外科学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9-455.
  [4] 黄孝迈.现代胸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16-124.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