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直接穿刺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护理体会
  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保证操作顺利进行。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多交谈,说明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情绪,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更好配合治疗。穿刺时要摸清血管的位置、走向,准确选择穿刺部位。可不使用局麻者,尽量不选用局麻,以免因局麻引起局部肿胀,增加穿刺的困难。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确保穿刺成功。要做到充分暴露穿刺部位,摸清血管的走向,确定桡动脉搏动最明显的位置,先穿刺进针至皮下,然后沿血管壁进入血管,见有冲击力的回血和搏动后固定针翼。刚开始血液透析时血流量欠佳,大多是血管痉挛所致,只要穿刺到位,血流量会逐渐改善[1]。本组206例较为紧张的患者,开始透析时血流量80~100ml/分,0.5~1小时后,病人情绪逐渐稳定,血流量可达150~200ml/分。
  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灵活掌握操作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初期,桡动脉穿刺点的位置要固定。肥胖者前臂宽厚,进针深度要调整稍深。老年及瘦弱型患者,由于此类病人皮下脂肪少,桡动脉直接穿刺进针时,不但要绷紧皮肤,而且进针的角度不可过大,见到回血立即固定穿刺针柄,防止滑脱。对急性肾衰、药物中毒和烦躁不安的患者,穿刺前给予适当的镇静剂,穿刺点应予局麻,这既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又可较有效的预防血管痉挛,改善透析时的血流量。此类病人穿刺成功后进行透析时,一定要有专人看护,以免透析过程中,病人出现烦躁,穿刺针脱出。本组有20例较为烦躁的患者,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和局部麻醉后,再行桡动脉直接穿刺,均获得一次成功。
  做好穿刺部位的保护,严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桡动脉穿刺创造良好的条件。①要严格无菌操作,穿刺点及周围若有皮肤感染,不要在该处穿刺进针,以免该处皮肤感染扩散,细菌进入血管内和加重瘢痕反应,给以后的穿刺增加困难。此外,不可在一处反复穿刺,以免损伤动脉内膜,引起动脉内膜炎或动脉血栓形成。②透析完毕后拔出桡动脉穿刺针时,要做好穿刺点的压迫和观察,防止穿刺点出血、血肿、动脉瘤形成和减少瘢痕的发生。穿刺针拔出后,要用自制无菌纱布球对准穿刺针眼,然后用手指压迫20~30分钟,再用胶布环形固定,持续按压1~2小时,透析结束24小时后,可用温水对穿刺部位进行热敷,3~4小时/日,以减少瘢痕形成和提高穿刺成功率[2]。③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及时发现和处理穿刺部位的并发症。穿刺部位保护的好坏,关系到后面穿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对患者及家属要反复指导,透析完毕拔出桡动脉穿刺针后,要按规定对针眼按压,要有足够的时间,不能因按压时感到穿刺点疼痛,而放松了按压的力量或按压不对点以及时间过短,而造成皮下渗血、肿胀、硬结,甚至形成动脉瘤,影响往后的穿刺。另外,穿刺部位要注意保持清洁,防止感染。解除穿刺点压迫后,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和血肿,如有出血要用手压迫,及时找医护人员处理;如有血肿,当天可以冷敷,次日可用温水或75%酒精清洁消毒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然后用喜疗妥软膏,每天2次沿桡动脉走向涂抹或按摩。这既可防止桡动脉反复穿刺而引起的皮下硬结和炎症反应,又能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有利于下次穿刺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8-29.
  2 汤维波,詹学哲,屈艳萍.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行桡动脉直接穿刺的探讨.黑龙江医学,2001,12(19):938.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