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冠心病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类型,为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局部坏死,从而导致心脏功能的严重损害,死亡率较高,据统计,约有1/3~1/2的患者在送至医院之前死亡。死亡的原因可能与其特殊的生理因素有关,如心室舒张顺应性差,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使左室负荷增加从而易发生心力衰竭;由于心脏肾上腺素能反应性下降,心脏代偿功能下降,使心脏处于边缘状态的部分患者死亡率增加;或由于心脏副交感神经功能下降,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使迷走神经张力抑制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能力下降。?
  近年来,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简单,效果显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溶栓治疗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使富含纤维蛋白的血栓发生溶解,梗塞相关动脉血管再通,从而挽救濒死心肌,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这种治疗方法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1-3]。本资料显示,溶栓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方法,且没有死亡病例。?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应遵循以下原则[5]。?
  3.1 下列情况首选溶栓治疗:①发病早期(症状出现<3 h且不能及时行介入治疗);②不能选择介入治疗:导管室被占用或不能使用,血管人路困难,缺乏熟练进行PCI的导管室条件;③不能及时行介入治疗:转运延迟,从就诊到球囊扩张治疗比就诊到开始溶栓治疗时间要延迟1 h以上,从就诊到球囊扩张治疗时间超过90 min。?
  3.2 下列情况首选介入治疗:①有熟练PCI技术的导管室且有外科支持:从就诊到球囊扩张时间<90 min,从就诊到球囊扩张比就诊到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差<1 h;②有溶栓禁忌证:如出血高危或颅内出血等;县级医院不具备以上介入治疗条件,仅作为遵循的原则;③非早期发病(症状出现超过3 h)。同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开始的时间是生存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某种意义上说时间就是心肌,如何更有效地减少时间上的延误,是临床急救工作的重点。目前,就诊到冠脉开通的平均时间为2~3 h,如果就诊时能立即开通冠脉,可使病死率降低3%[6]。?
  溶栓治疗可使梗死相关血管早期完全及持续性开放,易导致再灌注心律失常。多在胸痛明显缓解后出现,溶栓后?24 h?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溶栓3 h左右发生率更高[7]。对前壁、侧壁心梗患者,警惕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准确区别不同性质的快速心律失常,对于频发早搏及短阵室速,发生室速、室颤,及时给予电复律。同时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约11%的患者出现出血,因此需要护士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如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紫斑,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患者意识、瞳孔对光反射及瞳孔异常变化,有无呕吐等,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并观察患者尿及分泌物变化。还要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在溶栓进行的30 min内每10 min测血压1次,溶栓后?3 h?内每30 min测血压1次,之后每小时测量血压1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延长测量时间[2]。?
  总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有效,易于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华文良,张世裕,陆曙.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7,45(5):90-91.?
  [2] 马文霞.5例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及其合并症的护理.中国全科医学,2004,7(9):650.?
  [3] 尿激酶多中心临床试验协作组.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多中心临床试验1406例总结.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76-179.?
  [4] 黄先勇,李利华,盂庆义,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问题的探讨.中国急救医学,1996,16(6):1-4.?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6] 胡大一,崔亮,项志敏,等.尿激酶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19例观察.中国急救医学,1996,16(5):45.?
  [7] 宋尚明,周生芬,刘同宝,等.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研究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0):739-740.?
  [8] 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2规范化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127.?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