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脑梗塞的影像表现和临床相关因素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
  头颅外伤性脑梗塞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已有报告[1-2]。其发生机制一般认为有:①头部外伤时,头颈部突然的伸屈活动,造成颈部血管的牵拉,使血管壁挫伤或内膜受损,一方面直接形成创伤性血栓;另一方面可反射性的引起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本身为血栓形成提供可能。同时,因为血管损伤、痉挛,或血栓形成产生缺血改变,损伤的血管壁可成为延缓形成血栓的部位。血栓扩大或血栓脱落,阻塞基底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从而引起脑梗塞。另外,外伤性脑梗塞也可能与夹层动脉瘤形成有关。脑血管内层与中层之间,由于外伤损害后,血流撞击作用,导致内膜与中层进行性分离,而形成夹层动脉瘤,血管腔进行性狭窄,最终导致血管闭塞;②头颅受外力碰击后使小血管壁挫伤,动脉内膜受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增多,使局部脑血管痉挛,脑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组织供血不全;③血管损坏释放组织凝血活酶,激活血浆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使ATP降解产生ADP,血浆内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促使血小板粘着聚集,最后形成血栓发生梗塞;④近年来由于自由基生物学的发展,其病理学与疾病的发生、病理的发展过程也有了进一步认识。学者们经过实验研究认为:脑损伤后脑缺血、氧供应下降,使电子传递呼吸链中的传递体脱节,传递体失去控制,发生自动氧化,使氧还原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再则缺血时黄嘌呤脱氢酶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ATP降解为次黄嘌呤,又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被氧化为黄嘌呤,而氧则被还原成O2-。脑损伤致脑缺血启动催化自由基反应增强,引起脂质过氧化损害,使细胞膜上Na-K-ATP酶、腺苷酸环化细胞色素氧化酶等重要的脂质依赖酶失活,膜通透性、流动性改变,加上溶酶全膜和线粒全膜的破坏,使得细胞内环境紊乱,能量合成障碍和细胞功能丧失。脂质过氧化物又可抑制PGI2(前列腺素I2,又称前列环素)的合成,使血栓烷A2(TXA2)的活性相对增高,导致微血管内凝血,内皮细胞破坏,通透性增加,脑水肿形成。这样更加重原有的缺血缺氧,造成细胞广泛死亡和组织溶解。因此自由基的反应与其他病理机制一起,可能也是引起脑缺血性梗塞的重要因素。?
  从理论上,外伤性脑梗塞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常见于青少年,特别是儿童,一般外伤程度较轻,无合并脑挫裂伤等,本组占55.4%,这与儿童、少年植物神经功能发育尚不健全,脑血管发育尚不成熟,其血管壁相对比较柔嫩、脆弱,当头部突然受到外伤时容易发生血管痉挛、变细乃至闭塞,本组病例50岁以上只有2例,因此有无动脉硬化并不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梗塞灶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本组有15例,占75.0%,基底节-内囊区供血来自豆纹动脉、穿支动脉及前脉络膜动脉,走行成直角或接近直角发出,这些血管远离大动脉主干,长而迂曲,对血液动力学变化特别敏感,易受缺血影响[2]。头颅外伤时,在剪力作用下小血管壁较易直接受损,形成血栓。本组17例均在外伤后4 h~3 d内行MRI检查,病灶显示清楚,其中有2例在外伤后1 d内行CT检查,未发现病灶而行MRI检查后发现。脑缺血数小时后就可发生水含量增多,从而引起MRI信号的变化,动脉模型提示:在血管闭塞后1~2 h,即出现MRI阳性,发现6 h后所有动物出现阳性表现[3],所以MRI显示优于CT,可更早发现梗塞灶。?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CT和MRI诊断,笔者认为患者伤前无异常表现,有明确的头颅外伤史,且随后出现偏瘫等症状,CT表现脑内低密度灶,MRI显示脑内长T1、长T2信号灶,可诊断为外伤性脑梗塞。但需与其他疾病所致脑内低密度病灶,如烟雾病、胶质瘤、脑脱髓鞘病变、脑脓肿等鉴别。?
  
  参考文献
  [1] 戴先前,郑浩陆,彭建文.外伤后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1,7(2):136.?
  [2] 沈天真,陈星荣.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251.?
  [3] 陈星荣,沈天真.全身CT和MRI.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17.?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