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与阿莫西林胶囊疗效的对比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2 结果
2.1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治疗组 急性咽炎多属葡萄球菌感染病例36例,显效35例,治愈率达97.0%。急性扁桃体炎,多属溶血性链球菌,病例52例,显效51例,治愈率达98.0%。气管炎,多属链球菌,病例20例,显效19例,治愈率达95.0%。急性喉炎,属葡萄球菌,病例64例,显效61例,治愈率达95.0%。泌尿道感染,多属大肠克雷伯菌感染,病例20例,显效19例,治愈率达95.0%。皮肤感染属链球菌感染,病例12例,显效11例,治愈率达92.0%。急性肠炎,多属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感染,病例16例,显效15例,治愈率达94.0%。
2.2 阿莫西林对照组 急性咽炎多属葡萄球菌感染,病例36例,显效24例,治愈率67.0%。急性扁桃体炎,多属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例52例,显效38例,治愈率73.0%。气管炎,多属链球菌感染,病例20例,显效14例,治愈率70.0%,急性喉炎,多属葡萄球菌感染,病例64例,显效45例,治愈率70.0%。泌尿道感染,多属大肠克雷伯菌感染,病例20例,显效15例,治愈率75.0%。皮肤感染属链球菌感染,病例12例,显效8例,治愈率67.0%。急性肠炎,多属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感染,病例16例,显效11例,治愈率69.0%。
2.3 统计方法 对两组患者退热及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进行数理统计学处理,其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说明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细菌在β-内酰胺类药物长期诱导下,产生了β-内酰胺酶,降解β-内酰胺药物的β-内酰胺环,使β-内酰胺类抗菌素灭活,从而产生了抗药性。
阿莫西林属于半合成广谱抗菌素,可灭活繁殖期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粪便、肠道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属、大肠杆菌,淋病双球菌,及幽门螺旋杆菌[3]等,曾以价格低,不良反应少、毒性小、效果好而著称,深受医患欢迎。但易被β-内酰胺酶降解,近年来其疗效明显下降。
双氯西林为噁唑类耐酶抗生素,其化学结构的特点是通过酰基侧链(R)的空间位阻作用保护了自身的β-内酰胺环,使其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因此具有耐酸、耐酶等特点。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双氯西林不仅能通过位阻作用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还能与病菌产生β-内酰胺酶的活性部位结合,通过另一途径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从而使得抗菌谱扩大,抗菌效果加强。
本文采用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治疗相关病原菌感染患者,并与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对照组对照分析,发现致病菌对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的敏感性明显增强,对病原菌的清除率及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后者。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对各种致病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疗效好,且口服方便,安全系数高,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价格低,不良反应少,药品性价比高,建议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淑云.中华临床药物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1.
[2] 龙熴,李万亥.临床药物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9.12.
[3]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6.
下一篇:肺结核合并乙肝7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