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超胆总管结石临床诊断的意义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 B超;胆总管结石;诊断;胆总管扩张

  【论文摘要】 目的 讨论B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B超常规检查方法对胆总管结石进行定性诊断,探讨诊断结果。结果 52例经手术证实的胆总管结石,50例手术前被B超正确诊断,检出率为96.2%。结论 B超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胆总管(CBD)结石约占胆系结石的11%左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胆总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本文对52例患者进行B超临床诊断,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评价B超的诊断作用,为临床选择检查治疗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所在进修医院收治的52例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男22例,女30例,平均49.5岁;曾患CBD结石已行切除8例,出现发热12例,黄疸16例,52例均出现腹痛;单发结石40例,多发结石12例;结石大小约9~19 mm,CBD扩张14~20 mm。
  1.2 B超检查方法
  1.2.1 使用仪器 日本东芝SSA-550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
  1.2.2 检查方法 采用仰卧位及左侧斜位,在肋间、肋下等区域扫查,观察并记录胆总管内径、胆管结石数量和大小、胆囊大小及囊内情况。最后通过全面分析病例资料、治疗过程及影像表现,探讨误诊漏诊的原因与对策。
  
  2 结果
  
  52例患者经B超确诊为胆总管结石50例,2例B超仅提示胆总管扩张而未发现结石。在这50例中,结石分布情况:肝外胆管上段结石34例,下段16例。结石大小:最大者约12 mm×5 mm,最小者约4 mm×2 mm。胆总管内径:0.8~1.0 cm 30例,1.0~1.5 cm 8例,1.5 cm以上12例,胆总管内径最大达2.5 cm。确诊胆总管结石病例中50例经治疗后能取净结石,造影至结束取石术历时30 min~1 h,患者配合良好,均未再发腹痛、发热,伴黄疽患者取石术后逐渐消退,复查B超均未见结石。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系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多数是由于肝内胆管弯曲度大,肝细胞所生成的胆汁在肝内胆管中流动速度缓慢,造成肝内胆管内胆汁排除不畅,淤积而形成结石,多数为原发性色素性结石。这些结石由于其与周围组织或胆汁的声阻抗不同,使其形成强回声,并易被B超所发现。在本组病例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可能与运动量大小相关。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潴留时间延长,胆石病的发病率随之增加,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将近50岁,正好说明了这一情况。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