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并发症预防及护理(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2.3.2 空肠造瘘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导管,固定导管时松紧适宜,以防止导管牵拉引起疼痛或滑脱移位,本组病例手术24h后,患者循环及生命体征平稳,便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持续滴注肠内营养液,行肠内营养前先告知病人,并向病人介绍肠内营养的优点及对其原发病的好处,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病人能很好配合并有安全感。第一天500 ml,30~40 ml/h,第二天,1 000 ml,50~70 ml/h,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第三天1 500 ml,80~100 ml/h。输注中病人取30~40度体位,营养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 营养液每次输注完后用30~50 ml温开水冲洗,保持营养管通畅,对需要家庭营养支持的病人,出院前要教会家属及病人熟练掌握造瘘管的护理及注食的注意事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定期返院复诊,如有异常及时与医务人员取得联系。本组有12例病人带造瘘管出院,院外自行管喂,恢复正常进食后回到医院拔除造瘘管,仅1例离院后1周出现PEJ阻塞,其余均未发生营养管相关的并发症。
  2.3.3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造瘘口旁感染或渗漏:是PEG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31例中发生造瘘口处皮肤感染4例,全部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糖尿病病人,其中3例为造瘘口处皮肤垫盘或快速夹固定不牢,致造瘘口旁渗漏导致皮肤感染;1例因免疫功能低下出现全身严重感染(包括真菌感染)所致,如术后造瘘处出现局部发红、肿胀、压痛,病人有发热或白细胞增高,要高度怀疑皮肤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和局部换药,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并涂敷氧化锌软膏,同时还要加强皮肤清洁的护理,重新调整皮肤垫盘或快速夹的松紧度。(2)腹泻、腹胀:腹泻为肠内营养中最多见的并发症,腹泻发生率2.3%~30.6%[2]。其原因与营养液的配方组成、渗透速度、输注速度、温度有关或者血清蛋白的低下,肠道菌群失调等引起。因此应对腹泻、腹胀的原因作出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如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并适当加温,调整输注速度,开始宜慢,以后根据病人的适应情况及每日所需量而调整输注速度,让肠道有一个适应过程,蛋白低时可静脉补充蛋白,出现腹胀时,可应用双歧因子调节,必要时予易蒙停2 mg,2次/天,首剂加倍,或思密达3 g,3次/天。(3)代谢并发症:肠内营养时,可有水、电解质失衡,糖过高或过低的并发症,需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密切监测电解质及血糖的变化,测血糖4~6次/天,如有异常及时纠正处理,对术前就有糖尿病的病人。术后应选择专门适宜糖尿病病人的肠内营养剂,可有效防止血糖升高。(4)导管尖端移位及阻塞:主要是由PEJ导管长而细,不易固定,加之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等原因所致;也有输注完后未及时冲管所致,亦因自配的食物未充分混匀或药片未完全碾碎,颗粒过大而导致。因此经PEJ导管肠内混悬剂前后均用30~50 ml温开水冲洗防止导管阻塞,导管不用时,冲洗后封堵导管外口,如出现阻塞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用细管、导丝插入堵塞的造瘘管中进行疏通,如不能疏通时则应及时更换。
  
  3 讨论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是一种微创手术, 保持了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的完好,符合正常生理特点,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各种不能经口进食病人的营养状况,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它可以根据需要作持续胃肠减压,又可以作肠内营养,病人出院后,家属通过医院护士指导即可安全地为病人进行管饲,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家属的生活质量,且术后能达到提高肠黏膜微绒毛功能,增强肠道及肝脏血流量,保护胃肠黏膜屏障,防止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易位的功效[3]。
  
  参考文献
  [1] 邓翠珍,徐国军,杨永英,等.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早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4.
  [2] 徐乐天.现代胸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85
  [3] Merli M,Riggio,Dally.Does malnutrition affect survival in cirrho.sis?PINC(Policentrica Icalina Nutrizione Grrosi)[J].Hepatology,1996,23(5):1041.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