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2.2.3 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包括各种食糖、糖果、甜点心、饼干、冷饮、水果及各种含糖饮料等。患者需甜食时,可用糖精、木糖醇或其他代糖品。若偶然发生低血糖时,可立即引用易于吸收的果汁、糖水或吃少量糖果予以缓解。经常出现低血糖者,应报告医师,调整饮食或药物。
  2.2.4 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应补充少量食物,防止低血糖。
  2.2.5 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包括豆类/菠菜/粗谷物/含糖分低的水果等,因食物中纤维素含量高可加速食物通过肠道,从而延迟和减少糖类食物在肠道的吸收,使餐后血糖下降,同时增加肠蠕动,有利于大便通畅;纤维素体积大,进食后使人有饱食感,有利于减肥。
  2.2.6 每周定期测量体质量一次,衣服质量要相同,且用同一磅秤。
  2.3 休息与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质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还可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患者心情舒畅。尤其对2型肥胖患者应鼓励运动和适当体力劳动。避免疲劳和精神紧张,以免交感神经及胰岛A细胞等,导致血糖升高。
  2.3.1 运动锻炼的方式 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打门球等活动,其中步行活动安全,容易坚持,可作为首选的锻炼方式。有氧运动可达到重复大肌肉运动,加强心肺功能及降血糖的目的。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者最好每日定时活动。肥胖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
  2.3.2 运动的注意事项 在运动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运动量。运动应以尽量避免恶劣天气,天气炎热应保证水的摄入,寒冷天气注意保暖。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食用。身体状况不良应暂停运动。由于运动可加重心脑负担,使血浆容量减少,血管收缩,有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的危险,还可使肾血流量减少使糖尿病肾病加重;运动时血压上升,增加玻璃体和视网膜出血的可能性。因此,在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处理。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写有本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病情以备急需。运动后做好运动日记,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2.4 口服降糖药物的护理 除了解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外,还应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及时纠正不良反应。观察患者血糖、尿糖、尿量和体质量变化,评价药物疗效。指导患者按时进餐,切勿提前或推后。
  2.5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2.5.1 准确执行医嘱 做到制剂种类正确,剂量准确,按时注射。
  2.5.2 注射时间、部位和方法 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时间,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1 h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食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切不可逆行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其速效性。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法,宜选择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部位,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2.5.3 胰岛素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胰岛素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与剂量过大和饮食失调有关。表现有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全身性寻麻疹少见,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罕见严重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停止使用该部位后可缓慢自然恢复。对低血糖反应者及时监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果、含糖饮料或静注50%葡萄糖液20~30 ml;对过敏反应者,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脱敏疗法等,严重过敏者需停止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
  2.5.4 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尿糖、血糖变化。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38.
  [2] 王秀玲,吴红梅.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4):85-86.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