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凌示范区成年居民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3.2防患于未然,加大艾滋病健康教育力度

  健康教育是控制艾滋病的首要环节,只有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播,提高广大群众预防疾病的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才能杜绝艾滋病的传入和流行。在大力开展全民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时,首先把重点应放在农村居民和文化水平较低的服务业、商业、打工者及家属身上。调查显示,农村居民知晓率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居民文化水平与艾滋病知晓程度呈正相关。而“在不共用剃须刀、指甲刀、牙刷”(17.2%)及“不去街头游医拔牙”(22.0%)、“性生活使用安全套”(38.4%)、“不共用注射器”(48.1%)可预防艾滋病方面知晓率很低,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尤其处于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有限,日常生活多不能做到这些。

  目前健康教育活动多在城市开展,很少深入农村;加上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对精简的宣传单、宣传广告不能理解,造成他们对艾滋病知识缺乏深入了解,而目前我国疫情主要发生在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4],所以要充分重视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为农村居民办一些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顺口溜、快板、图片作为宣传栏目、资料,或在农村放电影中间插播艾滋病科普片,或在村广播站定期进行科普讲座等。

  另外要充分看到乡村医生在村民卫生知识传播中的作用,应首先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把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作为农村艾滋病宣传的窗口或宣传员。文化生活较为单调的村民把聊天多作为生活的一种乐趣,在农村培训有威望、群众关系好、文化程度高的村民作为宣传员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宣教方式。

  在调查时我们发现,男性和文化程度高的人易接受调查,女性和文化程度低的人拒绝回答率相对较高,且多数调查项目女性知晓率低于男性。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女性患者逐年上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0%为妇女,所以女性居民的健康教育也应作为一个重点。

  在宣传内容上进行全面调整的同时,首先要广大居民了解艾滋病,知道通过改变不良的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再把重点放在日常生活哪些为高危行为要预防、哪些行为不会感染上。在宣传形式上应立足于城乡居民普遍喜爱的大众传播媒体——电视。艾滋病科普片、宣传广告应在当地电视台定期播放,或制作成公益广告、字幕播放。

  当前,我国在艾滋病防治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当地无艾滋病报告情况下,政府和卫生部门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通过健康教育进行艾滋病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志成.全球/中国HIV/AIDS流行状况及预防与控制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84-88

2陈清蓉,陈启超,王静,等.十堰市2005年社区居民、大学生、中学生艾滋病常识及态度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3):56-58

3于慧芳,陈忠文,周哲华.嘉兴市南湖区艾滋病健康教育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9):75.

4王宁.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9):291-293.

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