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加聚肌胞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疗效观察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外耳道乳头状瘤;干扰素;聚肌胞 

  【论文摘要】目的:研究干扰素加聚肌胞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108耳外耳道乳头状瘤局部注射干扰素加聚肌胞后的临床效果。结果:96例108耳用干扰素加聚肌胞局部注射2~4次后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1年,无1例复发及恶变。结论:干扰素加聚肌胞局部注射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具有效果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我院耳鼻喉科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采用干扰素加聚肌胞局部注射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96例108耳,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门诊病人,男72例,女24例,年龄18~79岁,平均43岁,乳头状瘤基底广但不超过软骨部面积1/2的60例,超过软骨部面积1/2但未完全堵塞外耳道的31例,软骨部及骨部均为乳头状瘤堵塞5例,96例患者均于每次治疗后第五天来院复诊,于疗程结束后6个月来院行疗效评定,96例无1例复发及恶变,无1例出现外耳道狭窄,治疗前病理报告均为乳头状瘤。
  1.2 治疗方法: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后,探针探及乳头状瘤基底部范围的大小,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 100万U(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用0.9%生理盐水1 ml溶解后加聚肌胞2 mg(济南维尔康生化制药有限公司),混匀后作乳头状瘤基底部及其周围局部浸润注射,对多发性或广基肿瘤可采用多点注射,以局部轻度隆起苍白色最佳,每5天复查,如瘤体尚未完全脱落,则再次同上治疗,直至肿瘤完全脱落为止,一般2~4次均能完全脱落。而对肿瘤长满外耳道,基底太广,注射时药液不易浸润到整个基底部者,则先注药1~2次,待瘤体缩小,视野清晰后手术摘除瘤体,手术结束时局部压迫止血后再行局部注射效果更佳。合并有感染者应先治疗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治疗瘤体。
  1.3 治愈标准:肿瘤完全脱落,表面皮肤光滑,外耳道干洁无分泌物。
  
  2 结果
  
  2.1 单纯注药治疗痊愈者86例98耳。注射1次痊愈26例32耳,注射2次痊愈38例40耳,注射3次痊愈16例18耳,注射4次痊愈6例8耳,注药与手术同治后痊愈10例10耳。无1例复发及恶变,未出现外耳道感染及外耳道狭窄等并发症。
  2.2 不良反应:局部皮肤潮红、轻度肿胀及疼痛,部分患者治疗后1~2天内出现发热,及流感样症状(随所用剂量的增大而增加),4例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未作特殊治疗,均于短期内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乳头状瘤在临床上是指高出皮肤或黏膜表面呈乳头状增生,中央为结蹄组织和血管组成,多发于皮肤、口腔、鼻、咽喉、阴茎、肛门等附近。皮肤上乳头状瘤好发于外耳道。上海第一医学院耳病理室分析502例耳部良性肿瘤,78.9%为乳头状瘤,其中95.2%发生于外耳道。但外耳道为“S”形腔道,常规手术视野小,操作困难,一旦出血多,则视野更不清晰,切忌范围不准确、彻底。故术后易发生外耳道狭窄及乳头状瘤复发,有报道局部注射氟尿嘧啶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但因其毒性较大,主要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皮肤、指甲色素沉着、皮炎、脱发、眩晕等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时患者顾虑较多,广泛推广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